客體永恆性

客體永恆性(object permanence) 一譯“客體永久性”。皮亞傑理論術語。兒童在生命的頭兩年內形成的外界客體不依自己的知覺而永久存在的觀念。即當客體從視野中消逝時,兒童知道該客體依然存在,並未消失。皮亞傑及其後的一些研究者發現,處於感知運動階段早期的嬰兒,還不能把客體與自己的動作區分開來。當客體從其視野中消逝後,便停止注視或把目光轉向其他物體。用幕布把兒童正在玩的玩具遮蓋住,他也不會去找,好像客體已經不存在了。8個月~12個月的嬰兒開始能夠尋找被幕布遮蓋住的玩具。隨運動協調能力的發展,兒童常在感知運動發展的第五階段(12個月~18個月)獲得客體永恆性。它的獲得是感知運動階段智力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和成就,是兒童以後認知活動發展的基礎。

基本信息

提出者簡介

讓·皮亞傑(Jean Piaget,生於1896年8月9日,逝於1980年9月16日),瑞士人,近代最有名的兒童心理學家。他的認知發展理論成為了這個學科的典範,一生留給後人60多本專著、500多篇論文,他曾到過許多國家講學,獲得幾十個名譽博士、榮譽教授和榮譽科學院士的稱號。

主要理論:發生認識論、兒童心理學發展階段論、兒童道德發展階段論等等。

客體永恆性的作用

客體永恆性是兒童在感知運動階段的最主要的認知概念。在此階段的兒童的主要認知結構是感知運動圖式,兒童藉助這種圖式可以協調感知輸入和動作反應,從而依靠動作去適應環境,讓兒童可以從一個僅僅具有反射行為的個體逐漸發展成為對其日常生活環境有初步了解的問題解決者。

嬰兒的客體永恆性一般出現第9-12個月大時,該認知對與兒童的思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父母可以根據此來判斷兒童是否發展了恰當的認知理念,時刻關注兒童思維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