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衍豪:地層古生物學家。福建永定人。193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30年代後期系統調查昆明附近早寒武世地層,已成為中國的標準層型。1950年重新劃分東北南部的寒武紀地層,徹底糾正了日本學者長期造成的錯誤,在國際上引起強烈反響。此後,對山東等地寒武系進行深入研究,建立10個階和32個化石帶,得到國際公認,已作為亞洲、澳州、南極州標準分層和對比的依據。50年代後期致力於奧陶紀三葉蟲化石的系統研究,完成92萬字巨著《華中-西南奧陶紀三葉蟲動物群》,得到國際古生物界的讚賞。70年代創立了“生物-環境控制論”的學說,為解釋全球早古生代動物群分布規律提供了理論依據,並在國內套用於多元素金屬和非金屬礦床。80年代完成專著《浙江西部寒武紀三葉蟲動物群》及《浙西寒武-奧陶系界線》,為寒武紀地層的國際對比提供了重要依據。1980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楊遵儀:地層古生物學家。廣東揭陽人。193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地質系。1939年獲美國耶魯大學研究院哲學博士學位。中國地質大學教授。對無脊椎古生物的門類有深入研究,尤其是對腕足動物、軟體動物、棘皮動物的研究造詣頗深。組織領導了對古生代與中生代之間生物絕滅事件的成因、二疊系與三疊系界線及其上下礦產形成規律的研究,並選擇中國南方三個二疊-三疊系界線剖面作為國際候選層型,從而推動了這一研究的深入開展。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鄭度:自然地理學家。生於廣東揭西。原籍廣東大埔。1958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地理系。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員,國家重點基礎研究項目“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環境資源效應”首席科學家。我國自然地理學的主要學科帶頭人之一。在研究氣候、植被與土壤分帶相互關係的基礎上,建立了珠穆朗瑪峰地區垂直帶主要類型的分布圖式;劃分了青藏高原的垂直自然帶為季風性和大陸性兩類帶譜系統,構建其結構類型組的分布模式,揭示其分異規律;建立了橫斷山區乾旱河谷的綜合分類系統,證實並確認高原寒冷乾旱的核心區域;闡明了高海拔區域自然地域分異的三維地帶性規律,建立適用於山地與高原的自然區劃原則和方法,所擬打的青藏高原自然地域系統方案是迄今最全面和系統的,得到廣泛的套用。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王佛松:高分子化學家。廣東興寧人。1955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1960年獲蘇聯化學科學副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研究員 ,太平洋地區高分子聯合會(PPF)主席,中國石油學會副理事長。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長期從事定向聚合、稀土催化及導電高分子研究,近期還開展高分子-無機納米複合材料的工作。參與和領導順丁和異戊橡膠的研究和開發工作,發現了異戊二烯定向聚合稀土催化劑,並初步闡明其活性中心的形成和結構以及催化機理。在導電高分子聚乙炔、聚苯胺研究中取得一系列創新性結果。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盧嘉錫:化學家。祖籍台灣台南。福建廈門人。1934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化系。1939年獲英國倫敦大學物理化學“哲學”博士學位。1985年被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同年被選為比利時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他早年設計的等傾斜魏森堡照相的Lp因子倒數圖,曾為國際X射線晶體學界普遍採用。創建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1973年在國際上最早提出固氮酶活性中心 網兜模型之一,之後又提出過渡金屬原子簇合物“自兜”合成中的“元件組裝”構想,還系統地組織提出一些[Mo3S4]4+簇合物的“類芳香性”本質問題,因而使中國化學模擬生物固氮及有關原子簇合物的合成和結構化學研究躋身世界前列。曾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第八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特邀顧問等職。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黃子卿:化學家。廣東梅州市梅縣區人。1921年畢業於清華學堂。1924年獲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化學系理學士學位;1925年獲康乃爾大學化學系碩士學位;1935年獲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北京大學教授。畢生從事物理化學的教學和研究,在溶液理論和熱力學方面的研究尤為突出。1938年所發表論文《水的三相點溫度》,被國際上公認為出色的成果,其測定數值(0.00980℃)被國際溫標會議採納,定為國際溫度標準之一,本人因此而被選入美國的《世界名人錄》。1956年編著出版的《物理化學》是第一部高水平的中文物理化學教科書。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盧佩章:化學家。福建永定人。1948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化學系。1958年獲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博士學位。現為該所研究員。早年從事水煤氣合成液體燃料的研究, 其後主要從事氣相色譜和高效液相色譜的理論研究和新技術開發, 建立了多元混合物分離的理論基礎,為超純氣體製備提供了純化和檢測方法, 發展了腐蝕性氣體色譜分析儀,金屬中氣體分析儀和大氣中毒物分析儀等。在研究色譜峰型等規律基礎上提出了選擇色譜最佳操作條件的方法, 成功地套用於發展細管徑高效液相色譜。在深入和系統地進行氣相色譜和高效液相色譜理論研究的基礎上,發展出氣相和液相色譜定性、擬合定量和智慧型最佳化等專家系統及其軟體,並在環境毒物分析及中藥智慧型分析中獲得初步成效。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楊簡:醫學家。廣東梅州市梅縣區人。1934年畢業於中山大學醫學院,獲學士學位和金質獎牌。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醫學研究所教授。中國實驗腫瘤學的創始人之一。在中國首次利用芳香烴類化合物誘發小鼠皮下纖維肉瘤獲成功;建立第一個纖維肉瘤SP,先後建立9個可移植瘤株,創建了第一個“瘤株保種傳代室”;對宮頸癌、食管癌病因做了研究,首次提出食管癌黴菌病因問題,並創立了“宮頸癌綜合病因學說。”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黎尚豪:淡水藻類學家。廣東梅州市梅縣區人。1939年畢業於中山大學理學院生物系,獲理學士學位。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建立和發展了我國淡水實驗藻類學,並進行了一系列的藻類生理生態的研究,在技術上提出了藍藻、單細胞綠藻與硅藻等的培養基配方,建立了一套為國內普遍採用的藻類培養技術,特別是在固氮藍藻生物學方面,從理論上對固氮藍藻的生長繁殖規律、固氮作用原理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利用固氮藍藻作為晚稻肥源,在示範套用中取得增產10%左右的效果。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曾毅:病毒學家。廣東揭西人。1952年畢業於上海醫學院醫療系。1993年當選為俄羅斯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院長、研究員。從1973年開始研究EB病毒與鼻咽癌的關係,建立了一系列鼻咽癌的血清學診斷方法,已在國內廣泛套用,使鼻咽癌的早期診斷率從20-30%提高到80-90%,挽救很多病人的生命。套用血清學指標可以在發病前5-10年預測鼻咽癌發生的可能性。在國際上首先從高分化和低分化鼻咽癌建立細胞株,這些細胞株都帶有EB病毒的DNA和蛋白。發現鼻咽癌高發區的一些中草藥、植物和食物帶有促癌物。發現人鼻咽部的厭氧桿菌能產生丁酸。發現與HLA連鎖的鼻咽癌易感基因。在國際上首次證明在促癌物TPA和丁酸的協同作用下,EB病毒感染的人胎鼻咽部黏膜組織在裸鼠能誘發人鼻咽癌。這是EB病毒誘發人鼻咽癌的直接證據,同時也提供了研究鼻咽癌病因多因素和作用機制的模型。從1984年起開展愛滋病毒(HIV)和愛滋病 (AIDS) 的研究,證明1984年HIV已傳入我國。1987年分離到第一個中國的HIV-1毒株。建立了HIV的快速診斷方法。發現一些中草藥有較高的抑制HIV複製的作用。1993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鍾惠瀾:醫學家。原籍廣東梅州市梅縣區,生於葡屬東帝汶的叻利島。1929年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院,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北京友誼醫院名譽院長,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教授、所長。首先證明了中國中華白蛉是黑熱病的傳染媒介及闡明犬、人、白蛉三者在黑熱病傳播流行環節中的關係,提出用骨髓穿剌的方法進行臨床診斷,並首先套用“鍾氏”黑熱病補體結合試驗方法診斷黑熱病;首次發現淋巴腺型新型黑熱病;在對回歸熱病的研究中推翻了西方學者的錯誤學說,建立了為國際醫學界公認的新學說;發現8個新種肺吸蟲,並首次發現擬釘螺為四川養殖吸蟲的中間宿主;對鉤端螺旋體病、中華分支睪吸蟲病、麻風病等多種疾病的研究,在病因學、病原體、傳染途徑、診斷及治療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相關詞條
-
客家
客家又稱為客家民系,是近代在世界上分布範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漢族民系之一。客家源流始於秦征嶺南融百越時期,歷魏晉南北朝、唐宋,由於戰亂等原因,他們逐步往江...
起源 政治 人口 經濟 社會 -
廣東客家博物館
廣東客家博物館位於廣東梅州市區客家公園內,是收藏、研究、展示客家人文歷史的綜合性博物館,總投資1.7億多元,由五個展廳的主館及黃遵憲紀念館、大學校長館、...
創辦歷史 簡介 更名 博物館主館 分館將軍館 -
中國客家博物館
中國客家博物館,坐落於有“世界客都”之稱的廣東省梅州市城區,是一間收藏、研究、展示客家歷史文化的綜合性博物館。由主館客家博物館和分館黃遵憲紀念館、梅州大...
博物館簡介 發展歷史 建築布局 館舍介紹 館藏文物 -
客家文化藝術節
為弘揚客家文化、彰顯客家精神,推動客屬地區的文化大交流、經濟大發展,打造一個聯結世界客家鄉親、傳承客家文化的平台,助力創建廣東梅州文化旅遊特色區。經批准...
活動背景 文化藝術節 -
羅勇[客家研究專家]
羅勇,1954年9月出生,江西省贛州市南康縣潭口鎮人,畢業於南京大學歷史系,先後進修於江西師範大學和雲南大學,學習中國古代史碩士研究生課程。現任贛南師範...
人物簡介 工作經歷 研究方向 主要成就 個人作品 -
梅州院士廣場
梅州院士廣場,位於梅州城區東山教育基地,廣場占地面積約42000平方米。
廣場簡介 石楣桿 -
劉廣傳[客家劉氏近代二世祖]
客家劉氏近代二世祖:廣傳公 劉廣傳,字弁,號清淑,謚廣傳,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戊辰歲正月廿日辰時,生於福建汀州府寧化縣石壁鄉,宋理宗端平二年(12...
人物生平 家族成員 作品 評價 史料 -
羅勇[贛南師範學院客家研究院院長]
羅勇,1954年9月生,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潭口鎮人,本科學歷,教授。
人物簡介 教育科研 -
客家人物列表
本詞條為百度百科客家人物詞條列表。
廣東 福建 台灣 湖南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