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皮蛋
皮蛋,是宴席席上的一道好菜,它的製作並不難,如今各地都能生產。但它卻是宜春的特產。
宜春皮蛋製作的起因,說來話長——
宜春這個地方,氣候宜人,水源充足,以前養鴨的農戶很多,經常有農戶將一擔一擔的鴨蛋挑到集鎮上去賣,生意做得很大,當地人叫他們叫“鴨婆佬”。
鴨蛋當地人銷得很少,“鴨婆佬”主要是將蛋送到集鎮上賣給蛋主,由蛋主水運到外地推銷。那時,從宜春城往西走十五公里就是當時鴨蛋生意比較興隆的西村,而西村做蛋生意最大的店,要數“楊記蛋莊”。
“楊記蛋莊”的老闆善於經營,加上他收蛋公道,農戶都願意將蛋送給他,外商也都到他這裡進貨。生意做大了,有時現金周轉不過來,蛋莊採用了大商行的做法,由蛋莊出錢票,客商、“鴨婆佬”到時候可以憑錢票兌取現金,並按時付利息。於是,生意愈做愈活了。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想不到興隆一時的“楊記蛋莊”卻突然飛來了橫禍——
這年九月的一天,西村舉行廟會。西村街上,人山人海,非常熱鬧。四處的“鴨婆佬”,挑著滿籮擔白花花的鴨蛋(每擔六百個),來到集上,把個“楊記蛋莊”擠得水泄不通。楊老闆全店人加上一家老小,應接不暇,從早忙到日頭當頂。好不容易將幾百擔鴨蛋收了下來,錢票也發出去不少。
一年一次的廟會,買賣玩樂,無所不有。賭博最盛行。不少“鴨婆佬”賣了鴨蛋,便雲集到賭場去“發財”。其中有個財氣不好的“鴨婆老”,連連失手,現金輸光,兩眼冒火,掏出錢票又押注。誰知賭場老闆一手將錢票推開,要現金押寶,並罵開了:“鄉巴佬還蒙在鼓裡!他屁大個店一次進幾百擔蛋,刨光地皮也付不清錢。幾張爛紙片當錢用?揩屁股還嫌小呢!”兩下爭吵起來,霎時風傳滿街:“‘楊記蛋莊’開空頭支票羅!錢票沒用了……”眾“鴨婆佬”聽了驚慌起來,一窩蜂擁進“楊記蛋莊”,嚷著要兌現金。楊老闆招架不住,將全部現金湊齊付了幾個人,又火速派夥計到兄弟家去借款救急,不巧兄弟又外出了。眾債主見夥計空手回來,越發相信賭場的話,一場哄鬧,把個蛋莊搶得精光。
楊老闆含淚收拾殘局,再也不做蛋生意了。從這以後,西村的鴨蛋也漸漸滯銷,每逢當集,塞滿街頭巷尾的鴨蛋賣不出去,而幾個投機外商卻又乘機挑精揀肥,壓低收價,“鴨婆佬”莫不叫苦。
一日,楊老闆正打掃店面,有個和他要好的“鴨婆佬”張某,垂頭喪氣地挑著一擔籮筐進來,嘆息著說外地客商這陣子欺行霸市,訛詐鄉民,要求楊老闆重打鑼鼓新開張。楊老闆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只得無可奈何地搖搖頭。
張某求情無效,便說自己要買茶枯餅回去,籮里還剩下的幾十個蛋暫寄放在楊老闆店裡,下圩再來零賣。他將蛋放在牆角落的一個舊籮筐里,想想怕人損壞,又到屋後的松林里拗了幾枝松針柏葉緊緊遮上,這才告辭而去。
油茶遍山的宜春百姓有個習慣,入冬多用茶子殼燒火取暖、燻肉,積灰漚肥。碰巧,楊老闆家裡茶殼灰無處盛了,老闆娘看到廳堂角落裡的舊籮筐,便順手往裡面倒下了兩土箕。過了兩日,天下大雨,幾個客人又把雨水淋淋的雨傘往裡面一放;談話間,喝剩的茶水也往籮里一潑,誰也不知道籮筐里還有鴨蛋。
一場雨下了十多天,雨止天晴,張某才又挑一擔鮮蛋來趕集。這天人都散了場,他六百個鮮蛋在籮筐里原封不動。這時他想起了老店主,又將蛋挑到楊老闆店裡暫存,忽然想起了上次寄放的蛋,往牆角里一看,籮筐還在;伸手一摸,粘糊糊的。端到亮處細看,滿是灰,還好,蛋在裡面。楊老闆見狀,感到過意不去,罵起老闆娘來,而張某卻不在意地笑笑,取出一個在籮筐上一敲,剝開殼一看,不禁驚奇地叫了起來:“喲,結了凍呢!”
楊老闆也眯起眼睛仔細瞄瞄:蛋真的像層肉皮結起凍來了,上面還印有一片片像松針柏葉一樣美麗的花紋呢!也笑道:“這不成了‘皮蛋’!”
“‘皮蛋’?能吃嗎?”張某剝開一個放到口裡品品,“喲,味道蠻好嘛!”楊老闆也好奇地接過嘗嘗,嘖嘖連聲:“蠻好!蠻好!只是還有點澀。”
二人都為這一發現而高興。張某接著說:“楊老闆,我看這是樁大好事。你就買下我這擔蛋做個試驗吧!事成之後,可是一筆好買賣呀!楊老闆在家裡也閒得難過,曾萌發過復業的打算,經張某一說,當即買下了那擔鴨蛋再作試驗。他叫齊全家人,照樣壅上茶殼灰,蓋上松針、柏葉,撒上水。過了半個月,楊老闆喚齊全家,將籮筐抬到廳里,他第一個動手取出蛋,剝開殼一看,哈哈,皮蛋光油油,軟搭搭,比上次更好,放到嘴裡一品嘗,味道果然不錯。全家都樂了。
“此物的出現,乃我‘楊記蛋莊’復業吉祥之兆。”楊老闆興奮得幾夜睡不著覺,便置備了一桌酒菜,擺上幾盤拌了香料的皮蛋,美其名曰“皮蛋席”,邀請了幾個親朋至好,赴宴品嘗。席間,主人笑容可掬,舉杯引箸,請客人就“皮蛋”下酒。客人嘗過皮蛋,無不砸嘴叫好,都夸楊老闆出手不凡,為酒筵增添了好菜。“皮蛋”味色皆美,特別是蛋上面呈現的“松花”,更是大吉大利的象徵,令人喜愛。然而,客人們問起如何製作,楊老闆卻報以一笑,怎么也不說。
這事很快就傳開了,當地民眾、外地客商紛紛登門詢問、看貨,眾“鴨婆佬”又擔蛋上門,要求楊老闆莫記前嫌,收他們的蛋製作皮蛋,為西村人打開鴨蛋銷路。
楊老闆覺得這事有利可圖,是筆穩當可做的生意,便又壯起膽子向兄弟借了一筆錢,辦起了皮蛋作坊。他邊製作邊捉摸,在茶灰殼裡加上鹹鹽、生薑,敷在蛋上,以鹹、辣治澀去腥。以後,又發現了之所以使蛋黃、蛋白結凍,主要是茶殼灰含有鹼,便又加入一些白鹼,試驗後做成的皮蛋,味道更好。從此,以草木灰加白鹼,代替了茶殼灰。
楊老闆制作皮蛋成功後,又掛起了“楊記蛋莊”的招牌。為了獨占鰲頭,獨攫專利,保住“只此一家,別無分店”,從不對外人透露作坊內的事。作坊人手不夠,他也只請幾個至親來幫忙,並一再囑咐,對作坊的大小事都要守口如瓶,絕對保密。他還記起,那個第一次和他發現皮蛋的“鴨婆佬”張某,怕他泄露天機,又將他請來酒食相待,要他保密。這張某便成了“楊記蛋莊”的座上賓。
誰知紙是包不住火的。有一天,張某在“楊記蛋莊”喝得醉醺醺地出來,經街頭北風一吹,酒性發作,倚在一家“胡記蛋莊”門口又嘔又吐。蛋莊老闆叫夥計將他攆走,他竟坐在門檻上破口大罵起來。他罵這家老闆有眼不識泰山,西村的頭號蛋莊都是靠他幾十個蛋紅起來的,他們還要巴結老子,你胡記蛋莊算老幾……
早就想染指皮蛋生意的胡老闆,聽到這“鴨婆佬”話中有話,甚感驚訝,連忙雙手將他扶進裡屋,叫人倒茶奉煙。一番委婉的套話,終於使張某酒後道出了真情,將製作皮蛋的方法來了個竹筒倒豆子。
幾個月後,西村街上出現了聳人聽聞的事:胡記蛋莊也擺出了和“楊記蛋莊”一樣的皮蛋。經營廣告一貼出去,“胡記蛋莊”門庭若市,連老人、小孩也擁來看熱鬧。把個楊老闆搞得驚慌失措。他派人幾番窺探,知悉那家小蛋莊,確實是自製皮蛋,而且還超過了自己。
原來,胡老闆從張某口裡套出了皮蛋的製作方法後,自己就藏在一間密室里,依樣做試驗。不久,皮蛋做成了,雄心勃勃的胡老闆一心要占上風,壓倒對手,他反覆試驗,用冬茅、茶殼、桑樹等燒成灰,加進純鹼、石灰、茶葉、食鹽、五香粉等佐料,拌勻後包到蛋上,裝到大缸里,一個月即成了皮蛋。這樣做出的皮蛋,色彩更加光潤,味道更加鮮美。這當中他糾正了楊老闆對皮蛋上出現“松花”的錯誤見解,不用松針、柏葉遮,皮蛋上同樣會出現美麗的“松花”。
後來,皮蛋製作方法傳到了宜春城裡幾家大食品商號,於是,他們也做起了皮蛋生意。這樣,宜春的皮蛋愈做愈多,愈做愈好,遐邇聞名,暢銷全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