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尚書禹貢》記載:“浮於江、沱、潛、漢逾於路,至於河南。”說的是夏商時代,荊州區向皇室交納田賦的貢道,是經長江入夏水,轉入東荊河,再經潛江入漢水,經白河到伏牛山南麓,然後陸上運輸到帝都。漢、唐、宋、明、清等朝代,長江中游大片地區通過漢水,經唐白河溝通中原,通過丹江溝通關中。江南的漕糧也是由漢水北運,途經南陽,再從陸運接轉京都。
出發,向南經襄陽、荊門,到達南方重鎮荊州的道路,稱為夏路、周道、南北大道、南方驛道。這條古道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是我國最重要的官道之一,是南北方最主要的陸路通道,以後,向北至北京,向南至雲貴川。從南陽至襄陽一段,俗稱宛襄古道,便是夏路中南通荊襄雲貴的一段。
《天下水陸路程》載:北京至貴州、雲南二省路經南陽府,由襄城縣進入葉縣,行六十里至保全驛,再行六十里至裕州,然後轉水路由唐縣入江漢至湖廣。或由陸路經博望驛,行六十里至南陽府,再行六十里至林水驛,再行七十里至新野縣,然後到襄陽府。
驛站
和古道緊密相連的便是驛站。驛站在我國古代運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通訊手段十分原始的情況下,驛站擔負著各種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的信息傳遞任務設在南陽城東關的宛城驛站就成為中途的一個重要傳遞站。清光緒《新修南陽縣誌》載,宛城驛站位於城東關官驛街(即今新生街),明正統四年(1439年)置配有驛丞,獸醫各1名,役夫38名,馬夫34名,驛馬55匹。宛城驛站與城北20公里的博望驛、城南30公里的林水驛並屬南陽縣轄下三大驛站。
新野至襄陽間有古驛鎮,為古時驛站所在。
古時南陽水陸交通便利,是“南船北馬”的交會地、轉折點,它北連中原,東通吳會,西接巴蜀,南控蠻越,具有南北交通腰膂的優勢而曾一度商遍天下、富冠海內,成為商家匯聚、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史記·貨殖列傳》載:“南陽西通武關、鄖關,東受漢、江、淮,宛亦一都會也,俗雜好事,業多賈。”南陽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商業城市之一。
清末光緒年間,當京漢鐵路通車以後,交通幹道東移。宣統三年(1911年),宛城驛站被撤銷。隨後百年間現代交通拉開序幕。汽車,火車,等現代交通工具取代了車馬,公路鐵軌取代了黃塵漫漫的古道。
南北段
宛襄古道,南陽以北接三鴉古道,去洛陽。襄陽以南為荊襄路,到武漢,通雲貴。三鴉古道是南陽至洛陽間的重要道路,石橋鎮是該路上的重鎮,《續修乾隆河南通志》載自南陽石橋以北至陝州雙觀音堂凡數百里皆鴉路也。
襄陽市,經荊門市至荊州市一段又被稱為襄荊路、襄沙路、荊襄道、荊門道、荊州道,民間俗稱荊襄古道,荊襄古道連線鄂西北襄陽、鄂中荊門、鄂中南荊州三個中心城市,連線長江、漢江兩大河流,串聯江漢平原與南襄盆地,是古代南北之間交通往來極為重要的陸上走廊,其重要性惟有東方大道和後來的絲綢之路、京杭大運河可與之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