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官窯生菜會”源於明代(據民間傳說明代中期)、興於清代(據清宣統《南海縣誌》卷六和清宣統庚戍續修版《南海縣誌》卷四記載)、盛於民國,並延續至今。官窯生菜會與鳳山古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位於官窯驛市街尾的“鳳山古廟”(又名白衣觀音廟,當地簡稱白衣廟),前身為“白蓮觀”,乃佛門子弟隱身之所,建於唐代,至宋末元初,元兵南下,火燒了“白蓮觀”,道士離散,然後才興建了鳳山古廟。
特色
鳳山廟會在每年的正月廿三到廿七日舉行。正月廿六日為觀音開庫的神誕日,信眾趕往鳳山古廟借庫、還庫。善男信女進香後,到廟後“摸仔岩”摸取螺蜆求生兒育女,併到廟後空地的生菜檔攤吃生菜包,取其“包生”之意。當時吃生菜包還有講究,必須席地而坐,生菜包的風味獨特,吃法是:洗淨生菜,剝成一片片菜葉,炒幾樣風味小菜。每菜都有個吉利寓意,如酸菜炒蜆肉,寓意為子孫顯達;茨菇煮豬肉,寓意生個胖男孩;冬粉蝦米,寓意長命富貴;把白飯炒香,放炒飯及各樣小菜於菜葉內,蘸上海鮮醬,包成小包即可食用。生菜包脆嫩爽口,色香味俱全,大人小孩皆大歡喜,吃得津津有味。據說,生菜會之日吃生菜包,則一年順景,生龍活虎,人財兩旺。
而游神和搶花炮乃生菜會的“重頭戲”,最為熱鬧。是日主事者組織村民抬著“天后”、“觀音”、“北帝”、“財神”等菩薩像出遊,隊伍扛幡持牌頭鑼開道,供人膜拜,萬人空巷。
正月廿七日,按例大燒神炮,人山人海,搶者觀者萬頭攢動,此炮大如竹筒。腰間系銅圈,炮響圈飛,直衝雲霄,搶炮者組織精壯隊伍,有計畫、有指揮,搶奪傳接有序,互相呼應,高聲吆喝,志在必得,爭奪的激烈程度比現今美式橄欖球賽有過之而無不及。連放六炮,頭炮、二炮、三炮、閏三炮、四炮、五炮,其中以搶得閏三炮為貴,因此這炮又名丁財炮。
光陰流逝,世易時移,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因該習俗被批判為“四舊”,故朝拜白衣觀音之舉被廢,觀音廟被夷為平地,但當地傳統民間逢新年和正月廿六吃生菜包的習俗仍一直留存。
1986年,為順應民意,官窯生菜會復辦。並為顧及農業開春生產和海外鄉親回鄉參與,由原來的正月廿六而改為正月十五元宵節舉辦,並沿襲至今。
官窯生菜會世代相傳,流傳時間長,參與民眾面廣,表達著人們迎春納福、求生氣,求子求財等美好意願。習俗內容健康,形式簡樸,氣氛熱鬧。生菜會習俗不但具有歷史文化意義,而且對構建和諧社會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2007年“官窯生菜會”被佛山市定為首批“非遺”;2009年又被廣東省定為第三批“非遺”,現已向國家申報“非遺”保護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