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葛寺

宗葛寺,是由迪倉麻尼巴喜饒扎西建於清康熙二十年(1683),位於縣治南偏西34公里處,在今扎毛鄉政府所在地北山坡上,為隆務寺所屬格魯派寺院。

簡介

藏語稱“宗葛噶丹頗章扎西林抹”,意為“宗葛佛語教授官吉祥洲”,現亦簡稱“扎西達吉林”(吉祥興旺洲)。位於縣治南偏西34公里處,在今扎毛鄉政府所在地北山坡上,為隆務寺所屬格魯派寺院。據《安多政教史》記載,該寺由迪倉麻尼巴喜饒扎西建於清康熙二+年(1683)。迪倉麻尼巴喜饒扎西,今同仁縣人,13歲由其叔剃度出家,16歲入隆務寺嘗經, 20歲(1666)入藏於哲畦寺郭莽扎倉深造,由五世達賴授給比丘戒,25歲(1671)獲得拉仁巴格西學位,27歲(1673〕,返 回故鄉,繼續拜師求教,或隱居苦修,37歲。(1683年)建成宗葛寺,塑立佛像、佛塔,從理塘請來《甘珠爾》等經,使寺院初具規模,61歲(1707)起任隆務寺法台7年,71歲(1716,即藏曆火猴年正月二十三日)圓寂。其轉世(即第二世)羅桑克卻(約1717一1796),學經於扎西其寺,第三世官卻羅桑丹增, 1737年生,傳因前世之託,由嘉木樣活佛剃度並授沙彌戒。現世麻尼巴晉美喜饒,傳為該系統第六世,原澤庫和日部落頭人欽卻之子,現年59歲,住本寺。該寺活佛除麻尼巴系統,尚有賽赤、晉美三旦等。賽赤系統源於卡加翁則喇嘛。卡加翁則喇嘛名楚臣扎西,卡加人,曾任同仁扎西其寺引經師,與第一世麻尼巴交往甚密,許多高僧奉為上師;第二世阿旺赤列(1695一 1738),系第一世麻尼巴喜饒扎西之侄,曾學經於隆務寺和哲蚌寺郭莽扎倉,返回故鄉後住持宗葛寺,倡建經堂和護法殿,從德格請來《丹珠爾》,曾任隆務寺法台,並住持西關寺、扎西其寺及察加寺等;第三世名羅桑丹貝尼瑪;第四世晉美隆柔嘉措,阿柔參果部落人,1823年人藏於哲蚌寺郭莽扎倉學經, 1829年受比丘戒後回鄉,1831年任隆務寺法台,著有《隆務寺志》等。現世賽赤,循化縣尕楞鄉人,現任隆務寺法台。晉美三旦系日朝巴活佛,常雲遊各寺,學識淵博,傳有三世。
據同仁縣委統戰部1954年統計資料,1958年時有大經堂、護法殿、彌勒殿、密咒房、吉康等殿堂6座,大小昂欠3院,常住寺僧40戶94人,活佛2人,僧官1人,耕地2000畝,馬50 匹,牛1000頭,羊1500隻,牲畜主要代牧於其香火莊卡蘇乎、和日等地。該寺於1958年拆毀。1981年6月批准為宗教活動點,重建小經堂和彌勒殿各1座,僧舍23院,硼有寺僧40餘 人,馬2匹,奶牛25頭,樹林16畝。活佛麻尼巴新建昂欠,私有大小汽車各1輛。

相關條目

佛教 文化 寺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