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起源
出自子姓,以祖字為姓。春秋時,宋襄公母弟敖在魯國作官,其孫宗伯被三郤所害,宗伯之子州犁逃到了楚國,他的小兒子連,遷居於南陽,便以祖父之字為姓,也稱宗氏。
春秋時有偃姓宗國(在今安徽舒城東南),宗子的後代也稱宗氏。
聚集地(遷徙分布)
"忠簡堂":宋朝時抗金名將宗澤,文武全才,抗金戰爭中屢戰皆捷。金人呼為"宗爺爺"。他前後向朝廷奏本要求回京收復失地,被奸臣壓抑,未達到目的,憂憤而死。臨終時,還三呼"渡河"(指渡過黃河收復失地),謚忠簡。
歷史名人
宗澤: 宋代抗金名將。靖康元年任河北義兵都督總管,用岳飛為將,屢敗金軍。
宗無鼎:清代書畫家。嗜梅花,堂有西梅一株,時人謂之宗郎梅。擅畫山水,工詩。有《芙蓉新柳堂集》。
宗臣:明代稽勛員外郎。嘉靖進士。文章與李樊龍、王世貞相切磨,為嘉靖七子之一。
春秋時齊國有大夫宗樓,三國時蜀漢有鎮軍大將軍宗預,南朝齊有藝術家宗測,梁有尚書宗夬,唐朝有宰相宗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