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石磯滿佈的江畔山巖,長松橫斜,密竹叢生。一座典雅的精舍(或書院),緊密地鑲嵌在這青山綠水之間。小徑由岸邊蜿蜒而上,岬角處兩張圓石小凳閒置於松下,風景優美而寧靜。
藝術特色
自古以來,無論是高僧還是文人、隱士,大多喜歡以山林作為他們修行、習業、陶冶性靈的地方。這是因為在山居的歲月里,人們不僅可以遠離塵世的紛擾,又可以在山林湖澤間,過著恬適自在的生活。這幅描繪著古代禪林精舍(或書院)的「松磴精廬」里,或許是清晨的緣故,因此未見任何人影。但錯落有致的屋宇、羊腸的小徑,緊密隨著地形順勢圍築、游轉,彷彿已成為山林的一部份。游息其間,可令人充份地享受浸潤於自然山林的樂趣。??
這幅「松磴精廬」的作者閻次平(活動於1119-1162),是南宋孝宗時優異的畫院畫師。他出身繪畫世家,以善畫牧牛最為令人稱許,也善畫山水與人物,這幅「松磴精廬」圖便是他難得的存世山水畫作。畫中筆法精細秀潤,對林木、屋宇描繪均甚為仔細,而虛實的犟列對比,也益加使得畫面清曠得宜,是幅精謹的南宋畫院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