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蕭照山腰樓觀圖

此圖無論從山石林木之筆法造型,尤以運用禿筆重墨及小青綠設色技巧來看,在在皆顯示出蕭氏亦步亦趨地追隨李唐,並細謹地詮證李氏技法。也或因在筆墨表現上無法超越前人,蕭則在章法上尋求突破,改變北宋主峰鼎立中央位置的固定法式,嘗試描繪山峰的側面。幅中勁峭雄峙的主峰已然旁移,占滿全幅右半,山勢蜿蜒直上,樓觀、瀑泉、山徑、樹石之布列皆集於右半邊,此為畫家所表現之“實”處,而山巔由右往左方橫向延展則愈遠漸虛澹,以烘染代替勾皴,演為遠山,另隔岸河坌及煙霧中隱現的叢樹和水等,則為畫中之“虛”。

基本資料

【名稱】宋蕭照《山腰樓觀圖》[1]
宋蕭照《山腰樓觀圖》宋蕭照《山腰樓觀圖》

【類別】中國古畫
【年代】宋代
【作者】蕭照
【規格】絹本,水墨,179.3x112.7公分。
【原屬】故宮博物院舊藏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作品簡介

相傳蕭照是李唐的弟子,若將《山腰樓觀圖》與李唐的《萬壑松風圖》並列比較,不難看出後者對石塊描寫的方式,為《山腰樓觀》所承襲。值得注意的是,宋室南渡後,蕭照並未採用原本較為流行的中軸式構圖,而將做為主體的巨山,移到了畫幅的一側。如此,由河岸延伸而成的縱深空間,便可一覽無遺。這樣的空間安排,正好形成一虛一實的相互呼應,成為構圖上的有趣對話。這件作品體現了自然世界的鬼斧神工之美。[1]
異於李唐之以筆法繁簡、墨色強烈對比來形容“實里有虛”,蕭氏則以留白和繪煙嵐氣霧之迷濛景象來傳達“虛中有實”,其間並變化山勢-由正轉側、由全至半的方式來豐富畫面的多樣性。所繪內容則從描寫山之實體逐漸轉移至水際,使之象徵虛的天、水、雲、霧在畫面上的重要性漸予提升。是故,虛實相差、迴環互用之法,當始自李唐而至蕭照則完全建立,並影響了南宋以後的畫家。[2]儘管畫史嘗載蕭照“比李唐筆法,瀟灑超逸。”(《畫繼補遺》)、“筆法原出李唐,而沈著過之。”(《清河書畫舫》)實際上,以《山腰樓觀》來看,仍不出李之範疇。然而,蕭照以建立在李唐的筆墨基礎上,別闢蹊徑轉向章法變化的追求,也象徵著北宋時期獨立畫風的衰微,而開展南宋以後結構主義的興起。[2]

藝術賞析

設色畫長山復嶺,路徑縈迴,林木蒙密,山頂屋宇在隱顯之間,下方沙灘漁艇,石壁飛泉,布置得宜,各具臻妙。前景巨樹三株,多欹曲之勢,雙鉤夾葉樹填染青綠色,山石之斧劈皴法以重筆濃墨勾畫,通幅之筆墨設色與李唐之《萬壑松風》、《江山小景》有逼似之處。名款“蕭照”二字楷書於幅中央之樹石間,則與《西湖志余》所載相同。另舊亦謂其頗知書,並“以姓名作石鼓文書”。幅內除清宮鑑藏印外,亦有收傳印二,一為明內府“司印”半印,一“慧辯知賢印章”則不知為何人所鈐,待考。[2]
江邊,一座大山聳然而立,石塊的質地如此堅硬,營造出幾千幾萬噸的重量感,因為如此的穩固,彷佛自盤古開天地以來就靜立於此,看盡了人間的世代交替。這一天,二位相交的好友來到山腰處,此處正好有突出的平台,順著江河的流向望去,視線從近處的對岸、遠山一直引向蒼茫的天際。[1]
此圖無論從山石林木之筆法造型,尤以運用禿筆重墨及小青綠設色技巧來看,在在皆顯示出蕭氏亦步亦趨地追隨李唐,並細謹地詮證李氏技法。也或因在筆墨表現上無法超越前人,蕭則在章法上尋求突破,改變北宋主峰鼎立中央位置的固定法式,嘗試描繪山峰的側面。幅中勁峭雄峙的主峰已然旁移,占滿全幅右半,山勢蜿蜒直上,樓觀、瀑泉、山徑、樹石之布列皆集於右半邊,此為畫家所表現之“實”處,而山巔由右往左方橫向延展則愈遠漸虛澹,以烘染代替勾皴,演為遠山,另隔岸河坌及煙霧中隱現的叢樹和水等,則為畫中之“虛”。[2]

作者簡介

蕭照(活動於1130-1160年),濩澤(今山西陽城)人。生平際遇特殊,頗富傳奇色彩。據《續畫史會要》載1126年(靖康)中流入太行山為盜,一日掠至李唐,檢其行囊,不過粉奩畫筆而已。照因雅聞唐名,即隨其南渡,唐則盡以所能授之。紹興中補迪功郎,畫院待詔。畫山水、人物、舟車、屋宇等,風格酷似李唐,幾於亂真,系李之嫡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