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淳熙十三年內府寫本《洪範政鑒》

宋淳熙十三年內府寫本《洪範政鑒》

宋淳熙十三年內府寫本《洪範政鑒》,共十二卷全,每卷分上下,宋仁宗趙禎撰,前有康定元年(1040)七月御製序。大字工楷,朱欄出手繪,精雅無比。半葉9行,行17字,左右細線,無邊欄,猶存卷子本遺制。蝶裝絹面,尚是宋代宮裝。避諱謹嚴,宋諱樹、頊、桓、構、慎等字均缺筆,敦字不避。此書世無刻本,《宋史·藝文志》未著錄。宋代晁公武、陳振孫兩書目亦不載。其書雖以五行災異為主,而引經史為證,資料性強,可供參考。清徐松《宋會要》輯稿中曾及此書,一曰“建炎三年三月二日行在太史局合要各書,下詔訪求”,內有《洪範政鑒》十三冊 (按:三為二之誤),見《永樂大典》卷19778。一曰“淳熙十三年二月八日令秘閣繕寫《洪範政鑒》一本進納”,見《永樂大典》卷11944。由此觀之,建炎時下詔訪求,至淳熙時當已求得遺本,故令秘閣繕寫進御,書中避諱至慎字,敦字不避,可證即淳熙十三年(1186)秘閣繕進之本。

宋淳熙十三年內府寫本《洪範政鑒》

正文

共十二卷全,每卷分上下,宋仁宗趙禎撰,前有康定元年(1040)七月御製序。大字工楷,朱欄出手繪,精雅無比。半葉 9行,行17字,左右細線,無邊欄,猶存卷子本遺制。蝶裝絹面,尚是宋代宮裝。避諱謹嚴,宋諱樹、頊、桓、構、慎等字均缺筆,敦字不避。此書世無刻本,《宋史·藝文志》未著錄。宋代晁公武、陳振孫兩書目亦不載。其書雖以五行災異為主,而引經史為證,資料性強,可供參考。清徐松《宋會要》輯稿中曾及此書,一曰“建炎三年三月二日行在太史局合要各書,下詔訪求”,內有《洪範政鑒》十三冊 (按:三為二之誤),見《永樂大典》卷19778。一曰“淳熙十三年二月八日令秘閣繕寫《洪範政鑒》一本進納”,見《永樂大典》卷 11944。由此觀之,建炎時下詔訪求,至淳熙時當已求得遺本,故令秘閣繕寫進御,書中避諱至慎字,敦字不避,可證即淳熙十三年(1186)秘閣繕進之本。
書中有內殿文璽、御府圖書、緝熙殿書籍印等印,皆宋代內府藏書印。又明代大本堂印,知明初亦藏內府,纂修《永樂大典》時,因得收入《大典》。“四庫·術數類”存目二著錄《洪範政鑒》十二卷,《永樂大典》本,乾隆《御製詩四集》有題宋仁宗《洪範政鑒》一首,然未著明為何本,如非此本,當亦為《永樂大典》本。此書清宮舊藏,自宋以來歷經四朝,深藏宮禁之中,後流出歸宗室盛昱。盛字伯希,光緒三年進士,國子祭酒。盛身後此書歸完顏景賢。景字朴孫,富收藏,景氏身後,為當代藏書家傅增湘購得。傅氏以此書與宋刻百衲本《資治通鑑》合為雙鑒,因稱藏書處曰雙鑒樓。1949年初,傅氏病逝,其子傅忠謨遵遺命將此書捐獻國家,今藏北京圖書館

配圖

宋淳熙十三年內府寫本《洪範政鑒》宋淳熙十三年內府寫本《洪範政鑒》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