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瀾亭,在甌江下游山水斗城——溫州古城北城牆和東城牆交匯處附近江邊,南負海坦山根,北臨安瀾碼頭,是溫州城通往甌江航運巨埠的經由之亭。初建宋代,後圮,20世紀末當地市政府依古亭規格型模重建。亭南北朝向,四角16柱,寬三間四柱,深三間四柱。屬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溫州文化元素之一,朴雅美觀。
現“安瀾亭”匾額是名書家毛政敏所題,楹聯繫著名楹聯家陳志歲所撰。其聯曰:“麓構映城,鷗風每共通航起;江流開勢,鯨浪已隨循政舒。”



亭南北朝向,四角16柱,寬三間四柱,深三間四柱。 現“安瀾亭”匾額是名書家毛政敏所題,楹聯繫著名楹聯家陳志歲所撰。 其聯曰:“麓構映城,鷗風每共通航起;江流開勢,鯨浪已隨循政舒。
安瀾亭,在甌江下游山水斗城——溫州古城北城牆和東城牆交匯處附近江邊,南負海坦山根,北臨安瀾碼頭,是溫州城通往甌江航運巨埠的經由之亭。初建宋代,後圮,20世紀末當地市政府依古亭規格型模重建。亭南北朝向,四角16柱,寬三間四柱,深三間四柱。屬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溫州文化元素之一,朴雅美觀。
現“安瀾亭”匾額是名書家毛政敏所題,楹聯繫著名楹聯家陳志歲所撰。其聯曰:“麓構映城,鷗風每共通航起;江流開勢,鯨浪已隨循政舒。”
四宜書屋是圓明園四十景之一,其正殿稱安瀾園。安瀾園位於福海西北。乾隆皇帝南巡之後,在圓明園先後仿建有四處江南名園之一。
文物景觀 文物現狀安瀾索橋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又名“安瀾橋”、“夫妻橋”、“何公何母橋”。全長240多公尺,飛架岷江南北,橫跨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古代四川西部與阿壩之間的商...
簡介 結構 歷史 傳說 艱辛大修安瀾園位於福海西北。乾隆皇帝南巡之後,在圓明園先後仿建有四處江南名園之一。乾隆二十七年南巡時,曾以浙江海寧的陳氏隅園作為行館,並賜名"安瀾園"。
信息 簡介 清代私家園林 傳說 入詩晏安瀾(1851~1919)字海澄,號丹右,別號虛舟。陝西鎮安人。光緒三年(1877)中進士,主持鹽政,注重實際調查,民國初年,晏已年逾花甲,北京政府因...
放鶴亭,為彭城隱士張天驥所建。亭南北長11.95米,東西深4.95米,歇山飛檐,古樸幽雅。張天驥自號“雲龍山人”,蘇軾任徐州知州時與其結為好友。山人養了...
基本簡介 主要景點 傳說 相關文學 國畫放鶴亭,為彭城隱士張天驥所建。亭南北長11.95米,東西深4.95米,歇山飛檐,古樸幽雅。張天驥自號“雲龍山人”,蘇軾任徐州知州時與其結為好友。山人養了...
基本簡介 築亭詠亭 修繕記錄 周邊古蹟 相關文學毛子亭,女,1935年3月出生,浙江省杭州市人,漢族,中國農工民主黨成員(84年加入)。
人物簡介 個人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