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恩和奶牛

安恩和奶牛

《安恩和奶牛》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丹麥作家約翰尼斯·延森的一部作品。這篇短篇小說記敘的是老婦人安恩牽著一頭奶牛來到牲口交易市場,因為奶牛很精良,問津者不少,但是老婦人卻拒不出售。最後人們氣憤起來,老婦人這才吐露真情:她不是來賣牛的,而是因為奶牛太孤獨,她把它帶到集市上來想讓它和同類相聚,散散心。文章抒發了作者的真情實感,語言流暢順口。

基本信息

原文

安恩和奶牛
丹麥約翰尼斯·延森

《安恩和奶牛》課件《安恩和奶牛》課件

瓦爾普峽集市的牲口交易場上,站著一位老婦人和她的奶牛。她牽著那頭孤獨的奶牛悄悄地站在一邊,也許是太靦腆羞怯,也許是故意要吸引更多的人的注意。她身上穿著樣式老掉牙的舊衣服,可是很乾淨;一條手染的藍裙,還帶著鄉下染缸中的那股土味兒。一塊棕褐色的絨線方披肩交叉地蓋在她那乾癟癟的胸上。她戴的那條頭巾顏色褪得泛白,七皺八褶,好像是撂在抽屜里有了年頭。腳上的木屐連後跟都磨平了,皮面上卻抹了油,擦得鋥亮。她那瘦骨嶙峋的雙手拿著毛線針飛快地翩然起舞。除這幾根針之外,在她的灰白的頭髮上另外還橫插著一根。她站在那裡,豎起耳朵凝神傾聽著雜貨攤上飄過來的音樂聲,也不時抬頭看看身邊熙來攘往的人群和買賣交易的牲口。周圍一片嘈雜喧囂,馬市上馬兒嘶鳴,海灘上漁船卸貨的在吆喝,馬戲班鼓聲咚咚,小丑們招搖地高聲喊叫。然而她卻站在那裡曬著太陽,打著她的毛襪。喔,真是旁若無人,安閒得很。
那頭奶牛依偎在她的身邊,頭蹭著她的肘部,神情厭煩,腿腳僵硬地站在那裡,翕動著嘴唇不斷地反芻。這頭奶牛已經上了年紀了,可這是一頭很好的牲口,毛色鮮亮,連半根雜毛也沒有,可以看得出來,它是出身真正高貴的純粹良種。當然,要是存心找茬的話,那就是它的臀部和脊樑上長著一溜肉瘤,不過能挑得出來的瑕疵也就這么點兒了。它的渾圓的乳房脹得鼓鼓的,軟綿綿、毛茸茸地垂在肚皮底下。它那黑白相間的美麗的牛角上點綴著幾條環狀的花紋。這是一頭健壯結實的奶牛,曾經有過所有奶牛都有過的生活經歷,它產下了小犢,然而連看它們一眼舔它們一下都沒有來得及便被人帶走了。這以後便吃著粗糲的草料,心甘情願地把牛奶奉獻出來。

它是一頭好母牛,而且顯而易見已經成熟到可供屠宰的地步,不久就有人來端詳它,用手指摸摸它那刷洗得乾乾淨淨的皮毛。
“這頭母牛賣多少錢,老婆婆?”那人問道。他把挑剔的眼光從奶牛身上轉到安恩身上,錙銖必較地望著她。安恩自顧自繼續打著毛線。“它不是賣的。”她回答說,然後,像是為了表示謙恭,她一隻手把毛衣針撂下,使勁地把鼻孔擦個不停。那個男人惶惑起來,躊躇不決地站了半晌;後來終於不得不走了,但他臨走時眼光卻仍然依戀不捨地盯著這頭奶牛。
過了不大一會兒工夫,一個精明利落、臉颳得光溜溜的屠夫用他的藤杖敲了敲牛角,又用肥碩的手匆匆摸了摸母牛身上光滑的皮毛。
“喂,這頭母牛多少錢?”
老太婆愛憐地瞅了瞅自己的奶牛,不屑地斜視了一下那根藤杖,然後轉過臉去往遠處張望,仿佛發現了什麼使她感到興趣的東西。
“它不賣的!”
聽了這話,這個身穿血跡斑駁的罩衫的屠夫揚長而去了,緊跟著又來了一個人,死乞白賴地糾纏著要做成這筆買賣,可是老太婆安恩搖搖頭說:“這頭奶牛是不賣的。”
她就用這副神情接連打發走了許多主顧,這便理所當然地引起大家對她的注意,對她說長道短起來。有個人已經來過一次想買這頭牛,遭到了拒絕,現在又折回來,出了一個大價錢,那誘惑力簡直令人難以抗拒。安恩老太太還是用非常堅定的口氣回答說:“不!”但是她似乎有些窘迫不安。
“那么,它是已經賣了不成?”那人問道。
“沒有,這頭牲口是不賣的。”
“是嗎?那么幹嗎老站在這裡?難道光是讓這頭奶牛出出風頭嗎?”這個男人刨根問底地追問著,“是你自己的奶牛嗎?”
“是呀,當然是的嘍!”在這頭奶牛還是條小牛犢的時候,就是她的了,那是一點都不假的。安恩想,要是同他多說上幾句話能夠消消他的氣的話,那就不妨多同他閒聊一會兒。
“難道你站在這裡是為了拿大伙兒開心嗎?”
天哪,怎么能這么說呢!安恩老太太氣憤地說不出話,神色有些慌亂。她收起毛線針,從牛角上解下拴牛的繩索,預備回家去了。在這個時候,她睜大了眼睛,用懇求的眼神看著那個人。
“這頭奶牛太孤單了!”她終於吐露了真情,“我的小村莊上就只有這么一頭奶牛,它又沒法同別的牲口在一起,所以我就想到不如把它帶到集市上來,至少可以讓它跟同類聚聚,散散心。是這樣的,真的,我們就到這里來了。但是我們不是來做生意的。既然已經弄成這樣,我們只好回去了。不過,我剛才應該講一句‘對不起,我很抱歉’。好吧,再見了,謝謝你。”

寫作特點

設定懸念,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安恩不富有,但她有一頭可以賣個好價錢的奶牛,而且也來到了集市。一般讀者想不到的是,安恩特地把奶牛帶到集市上來,僅僅是為這頭孤獨的奶牛能和同類相處。這樣的構思出人意料,但又符合人物的性格。細緻的描寫,使人物形象非常鮮明。

賞析

安恩老太太把尊重生命做到了極致,給人們心靈的震動。讓人們讀到最後非常感動。安恩這一形象也因而展示出高尚的人性之美。這篇文章從外貌、動作、神態、言語、心理方面來展示了安恩的性格。還從奶牛的方面,也就是側面襯托描寫。第一局部(1-2)是小說的情節的開端局部:引見故事發作的地點、人物。寫安恩和牛在集市上。敘說了年邁、貧窮、勤勞、節儉、自尊、沉著、慈祥、無私、富有愛心、堅定執著的安恩老太太。她像尊重自己的同類、老朋友、親人一樣尊重,關心奶牛。第二局部(3-9)是故事情節的發展局部,寫老太太三次回絕想要買她的牛的顧客。她明確表示這頭奶牛是不賣的!第三局部(9-17)故事的高潮及結局。寫老太太解釋為什麼不賣牛的緣由。

中心思想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孤獨是痛苦的。誰能夠讀懂孤獨,理解孤獨。可是難道只有我們人會感到孤單寂寞嗎?奶牛也會的。能夠把動物當作人來看待,這樣的主人是偉大的。這裡還點明了主旨:我們對待動物不能只看到它的物質性的一面,同時也應該看到它的精神性的一面。人要與動物、與生命平等,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人和動物的和諧。

寫作背景

本文選自作者的《希默蘭的故事》。

作者簡介

約翰尼斯·延森約翰尼斯·延森
約翰尼斯·延森(1873-1950)丹麥小說家、詩人。出生於丹麥日德蘭半島西岸的西瑪蘭。從國小起,他就迷戀書本,尤其喜愛丹麥古典文學和北歐神話傳說。西瑪蘭教育了延森對時空的強烈感受,使他關注人類歷史和命運並與大自然深深結緣。17歲時,延森到格陵蘭上高中,三年後,到了哥本哈根念大學,結識勃蘭兌斯等一些丹麥的著名學者和作家。1895年,延森在一份周刊上發表發表連載驚險小說《卡塞亞的寶物》,這是他的第一部文學作品,緊接著,他又寫了一系列偵探小說。第二年,長篇小說《丹麥人》出版,由延森根據學生時代的經歷寫成。從此,延森成為一名職業作家。從1897年起,他陸續創作了30多篇描寫家鄉西瑪蘭風土人情的短篇小說,後來結集出版了《西瑪蘭短篇小說集》,該小說集連續再版達幾十次之多,為延森贏得了世界聲譽。
延森曾兩度到美國旅行,並寫出了小說《德拉夫人》(1904)和《車輪》(1905)。兩篇小說均本世紀初的美國為背景,充滿了諷刺、滑稽與悲劇色彩,較深奧難懂。延森的重要作品有長篇系列小說《漫長的旅途》(1908-1922):《冰河》、《船》、《失去的天國》、《諾尼亞·葛斯特》、《奇姆利人遠征》和《哥倫布》。這六部長篇小說從遠古冰河時代的北歐寫到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具有史詩的宏大氣勢和優美奇特的風格。其他作品有小說《艾納·耶爾克亞》(1898)、《國王的沒落》(1900-1901)、《魯諾博士的誘惑》(1935),詩集《世界的光明》(1926)、《日德蘭之風》(1931)和數量眾多的散文及美學論文。1944年,“由於他借著豐富有力的詩意想像,將胸襟廣博的求知心和大膽的、清閒的創造性風格結合起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