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公務員錄用考試專業教材

安徽省公務員錄用考試專業教材在內容與體系安排上進行了大膽創新,呈現出結構巧妙、體例新穎的特色。對於部分章節的重點、難點都以“重點提示、陰影勾勒、表格分析、圖表統計”等直觀形式做出明確標註,進行對比講解,使考生一經過目即瞭然於胸,以最短的時間收最大之功效。

《安徽省公務員錄用考試專業教材》

出版信息

省 份:安徽
版 本:2010
主 編:李永新
作 者:張永生、張 成、鄧湘樹、王學永、李 琳、於天笑、劉 彥、吳紅民、張 晗、呂春林
出版社: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分冊信息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內容簡介
一部系統、全面、透徹、創新的安徽省公考圖書將引領你走向成功
中公教育是公務員培訓行業的領袖者,一直致力於為考生提供高質量的考前培訓與輔導。中公教育的李永新、張永生、鄧湘樹、王學永、李琳、吳鴻民、於天笑、劉彥等老師組成了公務員考試輔導領域公認的最一流的師資團隊,這一團隊結合多年輔導經驗與智慧,在把握公考最新變化與趨勢的基礎上,傾心打造了國內最一流的品牌圖書——李永新團隊系列公考圖書。幾年來,這一系列圖書以其精深的研究與強大的創新成為引領公考的領袖圖書,本書具有如下四大特點:
一、專家編著,解析精準,凸顯“安徽特色”本書是由目前公務員考試培訓界最富盛名的數位資深專家和名牌老師精心打造而成,凝聚了多年的輔導智慧與經驗,做到了理論和實踐的完美結合。書中細緻分析了安徽省公務員考試的特點,試題的解析準確精練。
二、系統全面,深入淺出,深度解讀安徽行測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包括的知識內容比較龐雜,涉及的專業領域較多,考生的複習難度相對較大。針對這一特點,本書內容包括數字推理、數學運算、圖形推理、演繹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資料分析九個章節。在對所有知識點作系統化梳理的基礎上,又將全部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中所涉及的近百種題型更加科學的作出了組合分類,並對每一種題型的特性、原理、出題思路及解題模式都一一作了詳細的闡述,是目前題型整理最全面、解題思路最清晰的行測教材。
三、緊扣真題,把握前沿,預測2009-2010年安徽考試
本書是公考名師在全面研究了近幾年安徽省公務員考試、國家及各省市公務員考試全部真題的基礎上,分析公務員考試的最新變化、特點和趨勢,最終確定的教材內容。緊密聯繫歷年真題,密切關注公考的最新動態,具有極強的前瞻性與預測性。
四、體例新穎,大膽創新,深入講解安徽行測重點、難點
本書在內容與體系安排上進行了大膽創新,呈現出結構巧妙、體例新穎的特色。對於部分章節的重點、難點都以“重點提示、陰影勾勒、表格分析、圖表統計”等直觀形式做出明確標註,進行對比講解,使考生一經過目即瞭然於胸,以最短的時間收最大之功效。
目錄
前言(1)
第一章 數量關係——數字推理
第一節 數字推理概述(2)
第二節 古典型數字推理(9)
第三節 數字推理思維提升(27)
第四節 圖形型數字推理(31)
第二章 數量關係——數學運算
第一節 數學運算概述(35)
第二節 數學運算常見解題方法(37)
第三節 數的特性(42)
第四節 數學運算常考題型分類解析(49)
第五節 數學運算題型擴展(70)
第三章 判斷推理——圖形推理
第一節 圖形推理概述(99)
第二節 古典型圖形推理(110)
第三節 視覺型圖形推理(121)
第四節 多圖形推理(130)
第五節 空間形式圖形推理(137)
第六節 其他類型圖形推理(140)
第四章 判斷推理——演繹推理
第一節 安徽省歷年考試真題分析(145)
第二節 直言命題(147)
第三節 復言命題及其推理(159)
第四節 模態命題(173)
第五節 因果聯繫及尋求方法(177)
第六節 削弱型(182)
第七節 加強型(188)
第八節 前提型(193)
第九節 解釋型(197)
第十節 評價型(200)
第十一節 結論型(206)
第十二節 常用解題方法(210)
第五章 判斷推理——定義判斷
第一節 安徽省歷年真題特點分析(217)
第二節 定義判斷中的基礎邏輯知識(219)
第三節 定義判斷的主要題型(222)
第四節 定義判斷解題全攻略(225)
第五節 定義判斷的實戰技巧——兩步對位法+充分運用排除法+合理利用背景知識(232)
第六章 判斷推理——類比推理
第一節 安徽省歷年真題分析(235)
第二節 類比推理的題型介紹(235)
第三節 類比推理的解題步驟和技巧提升(237)
第四節 詞項之間的各種關係(240)
第七章 常識判斷
第一節 安徽省常識判斷考試情況分析(248)
第二節 時政習題及參考答案(250)
第三節 法律習題及參考答案(257)
第四節 政治習題及參考答案(265)
第五節 經濟習題及參考答案(272)
第六節 管理習題及參考答案(276)
第七節 中共黨史習題及參考答案(283)
第八節 人文科技習題及參考答案(288)
第九節 公文習題及參考答案(300)
第八章 言語理解與表達
第一節 近三年安徽省言語理解與表達題目分析(303)
第二節 選詞填空(305)
第三節 修改病句(340)
第四節 語句連貫(355)
第五節 閱讀理解(361)
第九章 資料分析
第一節 資料分析概述(429)
第二節 資料分析重點概念綜述(431)
第三節 基本運算技巧(441)
第四節 文字資料(446)
第五節 表格資料(451)
第六節 圖形資料(457)
第七節 綜合資料(472)
2009年安徽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試卷(481)
參考答案及解析(502)

《申論》

內容簡介
審視申論的新角度 作答申論的新方略
2010年中公版安徽《申論》教材的創新與超越
申論歷來是公職人員錄用考試的難點,也是考生備考複習中關注的焦點。公職輔導業界對於申論的研究早已形成千帆並立、百舸爭流的態勢,然而,市面大量申論教材的通病是重複、粗淺,引用試題原文過多,原創成分過少,規律分析與方法總結缺乏理論的高度與專業的深度,限於粗加工的方式,讓考生讀後對申論的理解仍然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層次,很難有透徹的領悟,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增益其所不能”。
面對複雜的公職輔導圖書市場,中公教育本著求新求變、服務考生的態度,組織旗下研發與輔導專家,重新編寫了安徽省申論基礎教材。本版教材是真正意義上的修訂改版,其諸多亮點正是來源於專業、深度和永不止步的自我突破,為考生獻上特色鮮明、價值突出的申論備考基本讀物。
一、2010年中公版安徽《申論》最根本的立足點是原創
全書40萬字,自主原創內容占60%以上,引用試題給定資料和其他來源的資料不足40%。全書絕大部分為中公教育研究與師資團隊的多年心血結晶,即使引用試題或給定資料的部分,也均與規律分析結合在一起,杜絕了對資料照抄照搬、生吞活剝的做法,在引用材料的同時,真正為考生指點迷津,提供具有規律性和實用價值的視角、觀點、方法。
二、2010年中公版安徽《申論》最鮮明的特色是創新
立足安徽省考新發展、研發輔導新成果,2010年中公版安徽《申論》再次進行了脫胎換骨的修訂,對原有的申論分析觀點全面更新,闡述方式更深刻、更精煉、更通俗,汰除了陳舊資料,刷新了不合時宜的內容,融入了最新教學研究成果,為考生不落窠臼、自成一家、事半功倍地學習申論開闢了一片新天地,實現了對以往各種版本申論教材的超越。
三、2010年中公版安徽《申論》最突出的亮點是實用
亮點一:迎難而上,全方位破解申論新題型
亮點二:緊扣申論本質要求,透徹解析給定資料
亮點三:針對考生弱項,提供一條黃金律、5套模板、6項原則、20條經典戰術
目錄
前言(1)
申論實用知識問答(1)
第一章 全面把握安徽省申論考試
第一節 申論概述(2)
第二節 安徽省歷年申論考試情況及趨勢分析(9)
第三節 安徽省申論考試的備考策略(15)
第二章 申論的構成要素
第一節 試題構成要素(19)
第二節 答案構成要素(50)
第三節 申論要素的運用原則(52)
第三章 閱讀理解
第一節 審題策略(56)
第二節 閱讀理解的應試方法(59)
第四章 歸納概括
第一節 歸納概括綜述(62)
第二節 歸納概括類試題的作答範式(65)
第三節 歸納概括的應試方法(79)
第四節 歸納概括實戰演練(88)
第五章 綜合分析
第一節 綜合分析的題型(96)
第二節 判斷型分析(99)
第三節 辨析改錯型分析(102)
第四節 因果分析(105)
第五節 綜合分析實戰演示(111)
第六章 提出對策
第一節 對策的形式(114)
第二節 提出對策的方法(116)
第三節 對策的針對性(124)
第四節 完善對策(141)
第五節 對策的邏輯(148)
第六節 借鑑對策(152)
第七節 提出對策實戰演練(158)
第七章 議論文
第一節 議論文概說(163)
第二節 申論議論文作答範式(165)
第三節 議論文的基本寫法(170)
第四節 構思文章的策略(173)
第五節 章法布局的策略(186)
第六節 寫作技巧的策略(188)
第七節 修辭策略(190)
第八節 修改策略(193)
第九節 申論文章實戰——書寫(194)
第十節 申論議論文實例講評(198)
第十一節 論證表述實戰演練(204)
第八章 套用型議論文
第一節 公文型議論文(209)
第二節 事務文書型議論文(222)
第九章 歷年考試真題精解
2009年安徽省各級機關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251)
2009年中央機關及直屬機構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262)
2009年上半年北京市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274)
2009年上海市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282)
第十章 申論熱點與實用知識
第一節 2009-2010時政熱點關鍵字連結(293)
第二節 實用論據(331)
第三節 標準表述及參考例文(341)
第十一章 安徽省概況及熱點分析
第一節 安徽省概況(350)
第二節 2009年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要點分析(352)
第三節 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361)
第四節 加強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366)
第五節 積極應對金融危機做好農民工工作(370)
第六節 加快建設文化強省(375)
附錄1: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381)
附錄2:申論經典戰術20條(387)
2010年國家、安徽省公務員考試招生輔導簡章(392)
中公教育·全國分校一覽表(398)

《歷年真題精解·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內容簡介
多做真題 換位思考 把握命題規律
安徽省公務員考試的題型變化豐富,綜合難度較大。尤其是2005年以後,這種逐步加大難度的趨勢更為明顯。本書的編寫作者通過對安徽省公務員和其他地方公務員考試的深入分析,總結得出,想勝出公務員考試,“多做真題”必不可少。這主要是由於:
第一,真題命題科學,思路穩定。現在市場上充斥著各色所謂“公務員考試題”,很多胡拼亂湊,不僅題目刁鑽古怪,而且答案解析錯誤連篇,根本談不上科學性。這樣的題目只能把考生引入歧途。浮躁的空氣里,歷年真題對廣大考生的指引性作用更顯珍貴。
第二,解真題有利於把握規律。多做真題可以使考生透過真題分析了解命題規律,並學會換位思考,全面了解命題意圖,從而快速提聯考試成績。
基於以上兩點原因,為使更多的考生能夠全面、系統地了解安徽省公務員考試題的情況,真正做到有備而戰,我們編寫了《歷年真題精解·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本書具有以下特點:
權威專家編寫
本書由多次參加公務員考試,具有豐富經驗的考試實戰專家編寫。專家從考生作答的角度全面分析安徽省公務員考試題型特點、命題思路及解答過程,使考生真正了解作答過程,快速提高成績。
符合考試難度
競爭之激烈決定了安徽省公務員考試的難度無疑一年甚一年。對廣大考生來說,選擇一本難度足夠匹配的教材尤為重要。本書將安徽省公考之景象完整呈現在讀者面前。
答案精準
試題答案均由多名考試專家反覆論證,其準確性毋庸置疑。
解析詳盡
與其它輔導資料只進行簡單的提示不同,本書對真題進行了全面、深入、細緻的精解,因此能使廣大考生真正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目錄
2009年安徽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試卷(1)
2008年安徽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試卷(34)
2007年安徽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試卷(63)
2009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試卷(83)
2009年北京市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試卷(123)
2009年浙江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試卷(158)
2009年上海市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試卷(188)
2009年江西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試卷(230)
2009年湖北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試卷(257)
2009年黑龍江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試卷(A、B)(288)
2009年福建省春季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試卷(324)
2009年內蒙古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試卷(358)
200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試卷(389)
2010年國家、安徽省公務員考試招生輔導簡章(416)
中公教育·全國分校一覽表(422)

《歷年真題精解·申論》

內容簡介
多做真題 換位思考 把握命題規律
安徽省公務員考試的題型變化豐富,綜合難度較大。尤其是2005年以後,這種逐步加大難度的趨勢更為明顯。本書的編寫作者通過對安徽省公務員和其他地方公務員考試的深入分析,總結得出,想勝出公務員考試,“多做真題”必不可少。這主要是由於:
第一,真題命題科學,思路穩定。現在市場上充斥著各色所謂“公務員考試題”,很多胡拼亂湊,不僅題目刁鑽古怪,而且答案解析錯誤連篇,根本談不上科學性。這樣的題目只能把考生引入歧途。浮躁的空氣里,歷年真題對廣大考生的指引性作用更顯珍貴。
第二,解真題有利於把握規律。多做真題可以使考生透過真題分析了解命題規律,並學會換位思考,全面了解命題意圖,從而快速提聯考試成績。
基於以上兩點原因,為使更多的考生能夠全面、系統地了解安徽省公務員考試題的情況,真正做到有備而戰,我們編寫了《歷年真題精解》。本書具有以下特點:
權威專家編寫
本書由多次參加公務員考試,具有豐富經驗的考試實戰專家編寫。專家從考生作答的角度全面分析安徽省公務員考試題型特點、命題思路及解答過程,使考生真正了解作答過程,快速提高成績。
符合考試難度
競爭之激烈決定了安徽省公務員考試的難度無疑一年甚一年。對廣大考生來說,選擇一本難度足夠匹配的教材尤為重要。本書,將安徽省公考之景象完整呈現在讀者面前。
答案精準
答案參照人事部門相關標準答案,並由多名考試專家反覆論證,其準確性毋庸置疑。
解析詳盡
與其它輔導資料只進行簡單的提示不同,本書對真題進行了全面、深入、細緻的精解,因此能使廣大考生真正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目錄
前言(1)
2009年安徽省各級機關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1)
2008年安徽省各級機關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11)
2007年安徽省黨政機關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16)
安徽省2006年黨政機關錄用機關工作人員和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23)
安徽省2005年黨政機關錄用機關工作人員和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30)
2009年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35)
2008年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46)
2007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56)
2006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65)
2005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74)
2009年上半年北京市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80)
2009年黑龍江省各級機關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A)(86)
2009年浙江省各級機關錄用公務員(機關工作人員)考試《申論》試卷(96)
2009年江西省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103)
2009年上海市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111)
2009年度春季福建省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121)
2009年內蒙古自治區考試錄用公務員《申論》試卷(128)
200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135)
2009年陝西省、天津市、湖北省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142)
2009年湖南省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149)
2009年廣東省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156)
2009年山東省直機關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164)
2009年江蘇省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174)
2009年吉林省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甲級)(184)
2009年重慶市錄用公務員和機關工作人員考試《申論》試卷(191)
2008年北京市應屆生錄用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199)
2008年天津市錄用公務員和機關工作人員考試《申論》試卷(207)
2008年山東省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考試《申論》試卷(215)
2008年黑龍江省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A、B)卷(225)
2008年上半年廣東省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235)
2008年江蘇省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244)
2008年江西省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253)
2008年上海市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262)
2008年遼寧省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271)

《全真模擬預測試卷·行測》

2010年安徽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全真模擬試卷(一)(1)
2010年安徽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全真模擬試卷(二)(27)
2010年安徽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全真模擬試卷(三)(53)
2010年安徽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全真模擬試卷(四)(79)
2010年安徽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全真模擬試卷(五)(106)
2010年安徽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全真模擬試卷(六)(132)
2010年安徽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全真模擬試卷(七)(157)
2010年安徽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全真模擬試卷(八)(183)
2010年安徽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全真模擬試卷(九)(209)
2010年安徽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全真模擬試卷(十)(236)
2010年安徽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全真模擬試卷(十一)(261)
2010年安徽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全真模擬試卷(十二)(287)
全真模擬試卷(一)— 全真模擬試卷(十二)參考答案及解析(312—432)

全真模擬預測試卷·申論

2010年安徽省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全真模擬試卷(一)——政府節約(1)
2010年安徽省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全真模擬試卷(二)——公共服務(14)
2010年安徽省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全真模擬試卷(三)——治理產品免檢制度(25)
2010年安徽省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全真模擬試卷(四)——法制與和諧社會(37)
2010年安徽省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全真模擬試卷(五)——化危為機(49)
2010年安徽省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全真模擬試卷(六)——扶持企業化解危機(61)
2010年安徽省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全真模擬試卷(七)——擴大內需(75)
2010年安徽省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全真模擬試卷(八)——行業潛規則(88)
2010年安徽省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全真模擬試卷(九)——文化產業危中尋機(101)
2010年安徽省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全真模擬試卷(十)——治理學術腐敗(115)
2010年安徽省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全真模擬試卷(十一)——教育綜合改革(128)
2010年安徽省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全真模擬試卷(十二)——鄉鎮環境治理(140)
2010年安徽省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全真模擬試卷(十三)——農民增收(153)
2010年安徽省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全真模擬試卷(十四)——醫療衛生改革(165)
2010年安徽省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全真模擬試卷(十五)——網路輿論監督(178)
2010年安徽省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全真模擬試卷(十六)——公共工程建設安全(191)
模擬試卷(一)— 模擬試卷(十六)參考答案及解析(204—250)

主編簡介

李永新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畢業於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具有深厚的公務員考試核心理論專業背景,具有極其豐富的公務員考試實戰經驗,對中央國家機關和各省公務員招考有博大精深的研究,主持研發了自成體系、獨具特色、效果顯著的公務員考試輔導課程和全系列教材。講授深刻、系統、精彩,極受考生歡迎。
張永生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中公教育資深專家,頂級輔導教師。多年來潛心致力於公務員考試的教學研究,參與編撰了中央國家機關及各省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實踐中充分體現了培訓針對性強、真題命中率高的特點。成為深受考生信賴的實力派講師!
李 琳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中公教育研發團隊核心成員,對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有系統深入的研究,對公務員考試命題趨勢有著準確的把握。在授課過程中,在傳授解題方法技巧的同時,更注重提升學員基本能力,幫助無數考生在考前短期內大幅提升,最終在面試階段脫穎而出。
劉 彥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執教多年,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對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及面試輔導造詣頗深,善於用簡單方法解決看似複雜的問題,講授生動,幽默,備受學員推崇和歡迎。
王學永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公共管理碩士,理論基礎紮實。有著豐富的備考經驗和技巧,受到各地學員的歡迎和認可,特別是對公務員考試的難點(演繹推理部分)有深入的研究,將理論與實戰很好地結合起來,形成了最新成果,能讓學員在備考過程中得到顯著提高。
李國斌 中公教育資深研究與輔導專家
從事多年高等教育數學教學工作,對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科目有系統深入的研究,尤為擅長邏輯推理部分教學。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完美的授課藝術,對公務員考試相關科目具有獨到的研究,授課邏輯思路嚴謹,語言生動幽默。其對面試體系的研究,同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雲 哲 中公教育資深研究與輔導專家
中公教育公務員考試研究與輔導專家。對數字推理和數學運算有深入的研究,透徹剖析命題人的命題思路,善於把握抽象的數字推理規律,幫助考生突破瓶頸,注重培養考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啟發學員發現各類題型的快速解題方法,總結應試規律,授課思路清晰,深受廣大學員的好評。
王 娜 中公教育資深研究與輔導專家
對中央國家機關和地方公務員考試有深入研究,主講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面試理論。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講解知識深入淺出,條理清晰,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完美的授課藝術。
趙金川 中公教育資深研究與輔導專家
中公教育研究與輔導專家,對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部分有深厚的研究,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授課極具特色,廣受學員歡迎。
葛樹明 中公教育資深研究與輔導專家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科目授課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資料分析。系統研究了資料分析部分的重要概念、圖表特點,並總結出一系列適合於資料分析部分的解題技巧。授課細緻認真,對考點把握準確,重點突出,條理清晰,實用性強,總結的解題方法能夠引導學生準確有效的複習。
單堂雲 中公教育資深研究與輔導專家
執教多年,積累了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對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有系統深入的研究,造詣頗深,授課充滿激情,考點把握準確,善於將複雜的問題巧妙簡化,善於抓住學生的思想,有效提聯考生快速解題的能力,深受廣大學員的歡迎。
陳 巍 中公教育資深研究與輔導專家
主要研究方向為言語理解與表達。對歷年真題有深入的研究,總結了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的變化過程、出題特點、命題趨勢,為輔導學員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授課嚴謹而不失幽默,傳授簡單實用的解題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人民日報出版社

人民日報出版社成立於1956年8月1日,是人民日報編委會直屬的中央級社科類出版社。出版社下設綜合室、三個編輯室、發行部、《每月要文》發行部及財務室外,編制職工30人,年出書130種左右。50多年來,出版社把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放在首位,堅持高品位、高格調,把專業性與綜合性相結合,配合黨的中心工作,出版了大量政治、經濟、法律、新聞和科學文化知識等方面的圖書、資料,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推進社會主義新聞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弘揚祖國悠久歷史和民族文化作出了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