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安仁中學](/img/b/187/nBnauM3X1EDN2MDO2ATM1UzM2QTMzUzMwYDN0MTNwAzMxAzLwEzLz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宗旨
![安仁中學校園風景](/img/0/1d9/nBnauM3X3gzNxkDOyATM1UzM2QTMzUzMwYDN0MTNwAzMxAzLwEzLy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領導苦幹、教師苦教、學生苦學成為學校蓬勃發展的動力源泉.學校以“勤奮好學,文明上進”為校訓;以“一切為了學生髮展”為辦學宗旨,將教育定位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意識和道德水平,以“讓每一位進入安仁中學的學生都能樹立遠大理想、掌握紮實的基礎知識、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讓安仁中學的教育為學生將來的成功鋪墊基石”為我們辦學的最終目標。
榮譽
![安仁中學新教學樓](/img/3/5b1/nBnauM3XxATN2gTMxETM1UzM2QTMzUzMwYDN0MTNwAzMxAzLxE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歷史
![安仁中學](/img/8/8f6/nBnauM3XwIjMxUjN1ETM1UzM2QTMzUzMwYDN0MTNwAzMxAzLxE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安仁中學當時中學面積一般不會超過10畝。學校從1942年開建,直到1945年3月才建成,耗資3.5億法幣,相當於當時的200多萬美元,40幢古色古香的建築構成完美的建築群落。“其建築規模,在當時四川同類學校中並不多見。”經陳本義考證,當時全川只有自貢蜀光中學、重慶南開中學校園規模能和安仁中學相提並論。而且,安仁中學是當時四川規模最大的以中式建築為主、一次性建成投入使用的中學。
40幢建築、400米跑道、德國鋼琴……“摩登”中學傲視西南
“把安仁中學稱作當時西南最好中學,絕不過頭。”幾乎與安仁中學同齡的老校長馮建全備感自豪。從讀書到留校工作,直到2012年9月退休,馮校長在學校度過了漫長的光陰,他回憶說,安仁中學建成之初,就擁有了圖書室、禮堂、音樂室、實驗室、儀器室等設施,“在那個年代,這裡的教學設施在全省中學中是最齊全的。另外,當時學校操場就有了標準400米跑道,你說先不先進。”
規模
![安仁中學](/img/f/f9a/nBnauM3X2EzNxUTM5ETM1UzM2QTMzUzMwYDN0MTNwAzMxAzLxE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如今,校園裡浸潤著百年書卷氣,當年40幢建築還保留了30餘幢,整個學校格局未變。宏偉大門、千人禮堂均為中西交融的風格,而有著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安仁中學落成紀念塔,早已成為古鎮的標誌性建築。塔樓大鐘雖已不知去向,但塔內紀念碑卻詳記著過去的歷史。上世紀60年代,曾有人想毀掉這座塔,學校員工極力看護,塔才得以保留下來。完好的上世紀初建築群落,使這裡迅速成為影視拍攝熱土,《朱德》、《一隻繡花鞋》、《格達活佛》、《挺進大西南》等都選擇了在此拍攝。
在馮校長的帶領下,記者在一間飽經滄桑的老屋內,見到了當年從德國買回的鋼琴,60多年過後,大部分琴鍵雖已失聲,但黝黑的光澤仍散發著“摩登氣息”。馮校長回憶說,當年學校專門購回兩輛卡車,用於周末接送老師和學生,這也是大邑縣第一批卡車。此外,安仁中學也是大邑最早使用電燈的學校。
安仁中學建成後,1945年春天,首次招生361人,1949年,在校生多達700餘人。這裡逐漸成為大邑乃至川西地區培養人才的搖籃。
優秀教師帶來開明風氣上世紀四十年代,安仁中學就在四川甚至全國聘請優秀教師。陳本義介紹說,學校董事會通過劉文輝關係,將當時四川知名的成都建國中學校長高樹元挖過來出任第一任校長。化學教師解子宜,國文教師文百川、萬博哉,數學教師蘇嘵昌、張國華等教育界精英均雲集安仁。吸引優秀教師來安仁,董事會的另一個砝碼是:學校所給薪水為當時市價的1.5倍。教師待遇豐厚,一伙食由學校供給,周末有汽車接送。當時,安仁中學有24個班,36名教師。教員工資足養四口之家,並可聘請保姆。
學校條件較好,收費也高,一學期學雜費為10塊銀元。學校招公費生和免費生,免費生免除學雜費用,而公費生不僅不交錢,還要領取生活費,每年公費生和免費生有60至70人,相當於學生總數的10%左右。
陳本義介紹說,由於教師多為進步人士,還帶來了民主、開明的風氣,魯迅、茅盾、巴金等人的作品,都能進入學校圖書室。
歲月無痕。如今,已走過花甲之年的安仁中學依然保持著當年的風貌,百年文脈都濃縮在了學校的一磚一瓦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