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和

守和

道教的守和是指聖人法天順地,不拘於俗,不誘於人;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守和即是守中和。太極拳也是非常看重守和,認為守中和是太極拳的最高原則之一。

道教術語。
老君曰:天地來形,杳杳冥冥,渾而為一,自然清澄。凝濁為地,清微為天。離為四時,分為陰陽。精氣為人,煩氣為蟲。剛柔相成,萬物乃生。精神本乎天,骨骼根乎地,精神入其門,骨骼及其根,我尚何在存?故聖人法天順地,不拘於俗,不誘於人;以天為父,以地為母,陰陽為綱,四時為紀。天靜以清,地定以寧,萬物失者死,順者生。故靜寞者,神明之宅也,虛無者,道之所居也。夫精神所受於天也,而骨骼所稟於地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故貴在守和。
道教的守和是指聖人法天順地,不拘於俗,不誘於人;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守和即是守中和。太極拳也是非常看重守和,認為守中和是太極拳的最高原則之一。孫氏太極拳的創始人孫祿堂指出:“拳術之道,首重中和。中和之外,無元妙也。”中和,既是拳術修為的關竅,又是拳術運用的原則。“在拳中,起鑽落翻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又說:“中也者,大本也。和也者,達道也。”“中”指內勁處於靜中之動,即雖然內勁未與外界發生作用,但能和而不流,無處不在。“和”指內勁處於動中之靜,即雖然內勁與外界已發生作用,但仍然能自然運作,與未發生作用時的自然狀態無異。
守和就有守中之意。在太極推手中不要追求偏剛偏柔。身法要理解中正不偏。求得八面支撐,八不依靠。
守和守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