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句話為孔子所提倡的一種讀書及學習方法。指的是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因為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意義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書本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地學習和鑽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一無所得。告誡我們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否則就會收效甚微。 即善於理論聯繫實際,歸納總結,理解性記憶。

基本信息

原文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詞解

罔:迷惑而無所得

殆:通假“怠”,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

而:連詞,錶轉折。

則:連詞,相當於“就”“便”

句釋

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望文生義,迷惑而無所得,只是思考卻不學習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補充說明

我們可以把這句話視為孔子所提倡的一種讀書方法。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被書本牽著鼻子走,而失去主見,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即指此意。而如果一味空想卻不去進行實實在在的學習和鑽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一無所得。學習與思考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真知。孔子在《論語·衛靈公》中還說過:“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這些都是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的重要性。 西方的哲人康德也說“感性無知性則盲,知性無感性則空。”這與孔子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以說是驚人的一致。可見,人類在知識的學習和獲取上,不論地域、種族如何差異,其根本性原則往往是一致的。

通俗解釋

“學而不思則罔”:死記硬背而不思考不理解,就做不到活學活用、融會貫通,即使記憶力再好成績也不會太好。

“思而不學則殆”:只是善於思考而沒有學習的行動,即使邏輯思維能力再強也會因為知識積累的匱乏而限於空想失敗。

新的解釋:學習知識不理解,不面對現實問題則知識無用,面對現實問題不總結,不學習知識則問題不能解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