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學士橋位於現大隱鎮里埠頭與學士橋村之間的大隱溪上,是餘姚市現存最長的古橋樑之一。據光緒《慈谿縣誌》載:“學士橋宋元裕年間(公元1086一1094年)初建,北宋舒亶學士居此。”可見學士橋之名始於此時。現存橋身系清鹹豐四年(公元1854年)捐資重建。學士橋是座石砌平板多孔橋,南北走向,全長70.3米,橋寬1.96米,除兩岸橋堍外,共有橋墩14個,橋孔13個,中間橋墩西端上聳立著六角形有二米高石經塔一座,意在藏經鎮橋(惜已被毀)。橋中孔東側及南端東西兩側面鐫刻“清鹹豐四年捐資重修”字樣。橋墩用規整的條石,錯縫砌疊,西端砌成分水尖狀,起到剖水作用,遇山洪時能減輕排洪的阻力。橋面兩邊鋪於4--6米不等長條石,中間鑲嵌長方形石板組成,橋板上鐫刻“五福捧壽”“平升三級”等吉祥寓意圖案。橋面兩側不設欄桿,橋南端用條石鋪砌的石階,北端連線泥石路過80米處小溪上又一座獨孔橋,系學士橋之延伸。整條橋樑兩端呈微弓型向上遊方彎曲,使洪水往中流直瀉,以緩解洪水對兩邊堤岸的沖刷。風格
這種橋樑建築,結構古樸,造型別致,具有獨特的地方風格。建橋數百年來雖經風雨侵蝕和多次洪水衝擊,至今只換過幾塊橋面石板,橋身巍然屹立在大隱溪上。往事越千年,學士橋彌足珍貴,大隱溪更為令人發懷古的幽思。漫步橋上、追溯歷史,東漢延光三年(公元124年)被漢和帝敕封為孝子董黯,汲水奉母,隱居大隱溪畔。“母慈子孝”,故以慈名溪,又以溪名縣,孝子之鄉,慈谿之名由此而來。
著名的學士橋已被餘姚市人民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