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泊

孫泊,男,出生於1923年,山東省肥城市,中國共產黨員。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孫泊,1923年生,山東省肥城市人。1937年10月參加山東西區抗日游擊隊,193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衛團戰士、指導員,鄆北縣大隊教導員,冀魯豫軍區八分區特務營政委、團政治處主任、第17軍51師151團政委,福建省南平縣縣長,貴州省鎮寧縣縣委書記,軍事學院政治部組織部長、院黨委監委副書記,軍政大學訓練部政委、副校長,政治學院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

戰鬥經歷

抗日抗日戰爭時期,孫泊參加過的主要戰鬥、戰役有:泰安縣境內的杏木嶺對日軍作戰,肥城縣伊家溝對日軍作戰,肥城縣焦莊對日軍作戰,長清縣大峰山對頑軍郁仁治的反擊戰。尤其在1939年底,六支隊特務營在山東省寧陽縣告山、蔡家窪,同500多日軍激戰一天。這次戰鬥他肺部負傷,至今肺內有彈片,定為三等甲級殘疾;1940年2月,在山東省范縣參加了討伐石友三戰役的柴樓等地戰鬥;3月,參加了殲滅陽穀縣朱莊“忠孝團”的戰鬥;5月,參加了奔襲陽穀縣張秋鎮日軍的戰鬥;7月,參加了討叛戰役的范縣顏村鋪、吳橋等地戰鬥。

解放戰爭時期,孫泊在冀魯豫軍區八分區任特務營政委、團政治處主任、團政委。期間,參加的主要戰鬥有:1947年3月17日,在山東省鄆城縣進行“梁寶寺突圍戰”。當時,他和營長張敬梓同志率分區特務營,掩護數百名被敵尾追的地方幹部,在鄆城東部地域被鄆城、泰安的敵整編五十五師、七十師、七十二師包圍。在西從鄆城,東止南旺,北到黃河邊,同敵人激戰一晝夜。在四面受敵重重包圍下,從梁寶寺東突出重圍,終於轉危為安,取得了反合圍戰鬥的勝利。6月29日,孫泊奉命在鄆城、鄄城之間,掩護劉、鄧大軍渡過黃河,在舊城地區孫泊團被鄆城、鄄城之敵四面包圍,激戰一天,完成了任務;7月26日,敵人企圖使黃河決口,為此,調集了兩個步兵旅、兩個炮兵團、胡宗南的騎兵旅,從菏澤縣城向北黃河邊進犯。孫泊團和臨澤縣大隊、民兵,在臨濮集、楊樓一帶,同敵人激戰5晝夜,殲敵團長以下500餘人,繳戰馬42匹。此次戰鬥受到軍區的通令表揚。1947年12月,孫泊參加了軍區組織的東進戰役,率團強攻東平城,俘敵300餘人。1948年2月,在鄄城縣董口,全殲敵三三五團1個營,俘敵營長以下330人;6月,參加了強攻鄄城以南杜莊的戰鬥,與兄弟部隊一起,殲滅了敵五十五師八十六團;同月,參加“豫東戰役”圍殲鐵佛寺敵整編七十二師、阻擊黃伯韜兵團的戰鬥,在戰鬥中孫泊負傷;孫泊團參加了淮海戰役,11月20日,在徐州外圍的石屯,全殲菏澤保全旅,俘敵1200餘人。這次戰鬥受到華北軍區、冀魯豫軍區的通令表揚。1949年1月,淮海戰役中,孫泊參加了強攻後劉園、青龍集的戰鬥。戰後評選立戰功,報軍區審批授予他二級“人民功臣”獎章。1949年渡江後,部隊執行工作隊的任務,經福建省委審批,孫泊兼任南平縣縣長;10月率團參加了“衡寶戰役”;11月13日解放貴州都勻縣城,俘敵1400餘人;11月21日解放獨山縣城,俘敵數百;1950年2月,貴定城內,3000餘土匪突然襲擊,縣機關被敵包圍,在危急時刻,孫泊命楊自強營長率部隊擊退了敵人,俘敵數百,解了縣機關的圍。當日,又由黃幼衡副團長率領部隊急赴城南都六鄉,當時敵人正猛攻四野部隊,在十分危急的情況下,解救了四野工兵營。1950年3月,一五一團到達鎮寧,歸十七軍指揮,此時經貴州省委決定,孫泊兼任鎮寧縣縣委書記。期間,在軍區指揮下,同兄弟部隊一起,在貴州、廣西境內參加了6次大合圍。他和團的其他領導一起指揮了平塘、南月、羅甸、冊望合圍。在近兩年的剿匪戰鬥中,全團犧牲副營長李明靜、婁采芹、炮兵連長陸有林以下120多位,負傷的營長楊自強以下230多名。1950年、1951年,在貴州市戰鬥的兩年,當他憶起戰鬥的日日夜夜,就懷念當年一起並肩戰鬥的戰友。1952年1月,孫泊調南京軍事學院學習和工作,直到1969年11月調北京軍政大學。1970年、1975年,由毛主席、鄧小平副主席分別簽發命令,孫泊任軍政大學訓練部政委、軍政大學副校長職務、1977年任政治學院政治部副主任。退休後,孫泊和其他同志共同署名,由孫泊執筆寫了《步兵一五一團渡江作戰大事記》、《步兵一五一團剿匪紀實》、《梁寶寺突圍紀實》。由陰法唐同志主持、孫泊執筆寫了《泰西六支隊三團歷史的回顧》,以上回憶均在幾種黨刊上發表。1991年,受國防大學張震校長的聘令,趙叢副政委任主編,李曼村、劉瑞芳、陳瑛、馮征同志和孫泊任顧問,合著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學》,該書已由國防大學出版社出版。(文/王京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