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生[溫州醫學院基因組醫學研究院院長]

孫中生[溫州醫學院基因組醫學研究院院長]
孫中生[溫州醫學院基因組醫學研究院院長]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孫中生,博士,溫州醫學院基因組醫學研究院院長,在溫州醫科大學招收生物信息學及分子生物學碩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遺傳學會表觀遺傳專業委員會主任, 雜誌編委。1982年北京大學學士;1992年美國德克薩斯A&M大學博士;1993-1998年先後在德克薩斯大學安德生癌症研究中心放射治療系、貝勒醫學院分子人類遺傳學系做博士後;1998-1999年任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神經科學中心助理教授、主任助理,同時任生物化學和遺傳系助理教授;1999-2005年在美國康奈爾大學任助理教授,威爾醫學院特護醫學實驗室主任;2005-2010年在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行為遺傳學中心任研究員,2010年至今任北京生科院研究員。2006年入選中科院“百人計畫”,併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

基本信息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外周組織振盪器的生物鐘基因在生理節律不同階段的特定表達;免疫生理節奏的分子機制;研究生物鐘基因mPer2如何調節學習和記憶行為。

發現哺乳動物關鍵的生物鐘基因—mPer1和mPer2,該發現揭示了哺乳動物生物鐘的分子生物學基礎,曾經被《Science》評為1997年度十大科學突破。到目前為止,發表的十三篇生物學方面的研究論文,被他人引用了1400多次。近幾年開始從事表觀基因組學研究,成功預測了基因組上所有的DNA甲基化功能區序列,運用自主研發的9K CGI晶片對惡性腫瘤、出生缺陷等疾病進行了大規模的DNA甲基化修飾研究,並且運用9K CGI晶片和bisulfite測序對不同的甲基化DNA富集技術進行了系統的評價。

研究領域

基因組學、表觀基因組學、行為遺傳學

1.疾病及生命現象的基因組及表觀基因組研究。本研究的長期目標是利用基因組學手段揭示控制生物學表型的遺傳及表觀遺傳代碼。首先發展全基因組水平的表觀遺傳密碼的分析技術,包括基於新一代測序儀的全基因組DNA甲基化譜圖的分析方法及組蛋白修飾分析方法。隨後,利用此項技術在全基因組上分析複雜生物現象、疾病與DNA甲基化及組蛋白修飾的關係。此外,還將開發基於新一代測序儀的全外顯子組測序技術,並利用此技術在全基因組水平上分析孤獨症等複雜疾病與基因突變的關係。

2.疾病及生命現象的生物鐘調控機制研究。在基因組、細胞及行為學水平上分析免疫與生物鐘、心血管疾病與生物鐘、藥物成癮與生物鐘、疼痛與時間生物學的關係,了解受節律基因控制的相關生理過程的生物鐘調控機制。此外,我們認為生理節律除了受生物鐘基因的調控,還與組蛋白構型的24小時節律相關,因此,我們試圖揭示二者之間的關係。

3.表觀基因組分析算法及工具的開發。人類基因組中大部分的DNA甲基化發生在重複序列(repetitive genomic sequences)區,這些區域的DNA甲基化在維持基因組穩定性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並可能影響了惡性腫瘤的發生髮展。但是目前單鹼基解析度的DNA甲基化分析方法所產生的短序列在重複序列區的比對、定位上存在重大缺陷,我們擬在前期已成功開發甲基化可視化軟體iMethy的基礎上,進一步開發重複序列區DNA甲基化的分析算法和工具,提高甲基化修飾鹼基的辨識率,為腫瘤基因組穩定性研究提供技術支撐。

盤點中科院心理所科研人員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前身為創建於1929年的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1951年重建。作為我國唯一的國家級心理學綜合性研究所,主要研究心理活動發生、發展規律及其神經和遺傳基礎。心理所現有職工150人,科研人員和技術人員共127人,包括研究員23人,副研究員30人。其中,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人,百人計畫入選者4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2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