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在視線內)有一座塔孤零零地聳立著。
造句: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出自:蒲松齡《山市》)
出自《山市》(被選入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第20課、魯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24課)
作者:蒲松齡
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年恆不一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無何,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為山市。未幾,高垣睥睨,連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忽大風起,塵氣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樓五架,窗扉皆洞開;一行有五點明處,樓外天也。 層層指數,樓愈高,則明漸少。數至八層,裁如星點。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逾時,樓漸低,可見其頂;又漸如常樓;又漸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 又聞有早行者,見山上人煙市肆,與世無別,故又名“鬼市”雲。
譯文:奐山的“山市”,是淄川縣八景中的一景,但經常好幾年也不出現一次。(有一天)孫禹年公子跟他的同業朋友在樓上喝酒,忽然看見山頭有一座孤零零的寶塔聳立起來,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驚奇又疑惑,心想這附近並沒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見幾十座宮殿,瓦是碧綠的,屋脊高高翹起,這才省悟到原來是(出現)“山市”了。沒多久,(又出現了)高高的城牆,(頂上是)呈凹凸形的短牆,連綿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樓閣的,有像廳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現在眼前,數也數不過來。忽然颳起大風,煙塵瀰漫,全城的景象變得模糊不清了。過一陣子,大風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樓,上與天接,(每層)有五間房,窗戶都敞開著,都有五處明亮的地方,那是樓外的天空。一層一層地指著數上去,房間越高,亮點越小;數到第八層,亮點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變得暗淡了,似有若無,看不清它的層次。(低層)樓上的人們來來往往,各乾各的事情,有靠著(欄桿)的,有站著的,姿態各不相同。過了一段時間,樓漸漸低矮下來,可以看見樓頂了;漸漸地,又變得跟平常的樓房一樣;漸漸地,又變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縮成拳頭一般大小,(再縮)成為豆粒一般大小,終於完全消失。我又聽說,有早起趕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鋪,跟塵世上的情形沒有什麼區別,所以人們又管它叫“鬼市”。
山市即山中的“海市蜃樓”(但並不是海市蜃樓)
平靜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地方,偶爾會在空中或“地下”出現高大樓台、城廓、樹木等幻景,稱海市蜃樓,又稱“蜃景”。古人歸因於蛟龍之屬的蜃,吐氣而成樓台城廓,因而得名。但遺憾的是一年中難得一見!
海市蜃樓是近地面層氣溫變化大,空氣密度隨高度強烈變化,光線在鉛直方向密度不同的氣層中,經過折射進入觀測者眼帘造成的結果。常分為上現、下現和側現海市蜃樓。
這裡說的“山市”,跟海市一樣,是一種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麗而又奇特,然而好幾年也難得出現一次,只有少數幸運兒在偶爾的機緣里能夠見到它,而絕大多數人只能望而興嘆。這篇文章是根據目擊者的敘述寫的,它歷歷如畫地再現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過程,無論是大筆勾勒或工筆描摹都非常形象.他既是虛幻的,又是真實的。
淄(zī) 奐山(huàn) 邑(yì)
青冥(míng) 禪院(chán) 飛甍(méng)
高垣(yuán) 睥睨(pì nì) 連亘(gèn)
莽莽然(mǎng) 霄漢(xiāo) 窗扉(fēi)
黯然(àn) 倏忽(shū) 市肆(sì)
逾時(yú) 往來屑屑(xiè)
2、形似字區別:
恆(héng)恆心 甍(méng)飛甍 睥睨(pì nì)
垣(yuán)高垣 瓮(wèng)瓮聲瓮氣 埤堄(pì nì)
聳(sǒng)聳立 裁(cái)裁衣 肆(sì)市肆
耷(dā)耷拉 載(zài)載重 肄(yì)肄業
3、解詞:
邑八景之一也(縣)
數年恆不一見(經常)
碧瓦飛甍(屋檐)
莽莽然(廣大)
危樓(高)
或憑或立(靠著)
市肆(店鋪)
往來屑屑(匆匆)
聳起(高聳,高起)
同人(志同道合的友人)
往來屑屑(形容來往匆匆)
4、通假字:
① 一切烏有(“烏”通“無”,沒有)
② 數至八層,裁如星點(“裁”通“才”)
5、古今詞義不同:
直接霄漢(古義:一直連線到;今義:不經過中間的事物)
6、詞類活用:
窗扉皆洞開(名詞做狀語,像洞一樣)
7、一詞多義:
數:數至八層(計數)
見宮殿數十所(幾,幾個,表示不確定的數目)
然:居然城郭矣(竟然,尾詞)
然數年恆不一見(但,錶轉折)
相關詞條
-
塔
塔(Pagoda)是一種在亞洲常見的,有著特定的形式和風格的中國傳統建築。最初是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經、僧人遺體等的高聳型點式建築,稱“佛塔”。14...
簡介 結構 種類 功能 歷史 -
塔[建築術語]
塔是一種在亞洲常見的,有著特定的形式和風格的中國傳統建築。最初是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經、僧人遺體等的高聳型點式建築,稱“佛塔”。14世紀以後,塔逐漸...
結構 種類 功能 歷史記載 中國名塔 -
塔雲山
塔雲山,位於陝西鎮安縣城西南35公里處,距西康高速公路東坪出口15公里,主峰海拔1665.8米。山上十餘處古樸、奇巧的殿堂樓閣,始建於明萬曆二十五年。2...
景點特色 主要景點 歷史文化 塔雲山詩選 塔雲山樹木 -
普明塔
普明寶塔是“一寺標幟”,是塔院的主體建築,是寒山寺的最高點。從寒山寺山門到藏經樓一路明清風貌過來,普明塔院置身眼前,驀然看到大唐風範,油然而生思古之幽情...
建築布局 舊塔沿革 重建始末 碑文記載 -
吳川雙峰塔
明代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吳川縣令周應鰲於江海河流處建此風水塔,謂之“筆塔凌霄”。又因特思山(俗叫尖山)、麗山遠揖塔前,定名“雙峰塔”。塔為平面八...
簡介 地理位置 文化歷史 -
凌雲塔賦
眾山之中,突顯一山,形如馬鞍,巍巍然橫在衡攸交界之處。 眾山之中,突顯一山,形如馬鞍,巍巍然橫在衡攸交界之處。 而山之鐘毓,人之靈秀,視此已。
馬鞍山凌雲塔重修簡介 鴨塘鋪鄉馬鞍山凌雲塔傳奇 凌雲塔賦 -
沈起元
沈起元(1685—1763)小名傳時,字子大,號敬亭,江南太倉人,詩人,清朝官吏。康熙六十年進士,選庶吉士,改吏部主事。擢員外郎,以知府發福建用。起元為...
人物生平 書院教育 詩文著作 -
陰山港凌雲塔
凌雲塔為清嘉慶 丙子年(1816年)知縣趙襄力偕合邑紳倡建。它是洣水四塔最晚的一座,然又是最大的一座,形制相似於上塔和下塔。但在藝術裝飾上是頗有匠心。塔...
凌雲塔簡介 凌雲塔傳說 凌雲塔史記 -
雁塔[全國著名的古代建築]
大雁塔位於唐長安城晉昌坊(今陝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
歷史沿革 建築格局 文物遺存 文物保護 價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