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季風從某一盛行地區退出或消失。在我國冬季風自3月初開始從南向北撤退,大約需要4個多月才能完全撤出我國。夏季風自9月初開始從北向南撤退,大約只一個月即可撤出我國。在印度,西南季風是9月初開始撤退,直到11月初才能撤出印度半島。
東亞副熱帶夏季風撤退
1)氣候平均東亞副熱帶夏季風建立或大氣環流由冬季型向夏季型轉換完成的時間為第24候,最顯著的環流變化特徵是東亞副熱帶區域對流層高層由南風轉換為北風,與低層早已出現的南風配合,副熱帶地區出現強烈上升運動,南側南海地區為下沉區,形成了局地季風經圈環流。因此將關鍵區平均的經向風垂直切變(925hPa減去200hPa)由負穩定轉正的時間定義為東亞副熱帶夏季風的建立時間。進一步分析發現南亞高壓西部中心在中南半島的重建很可能是造成這種逆轉的主要原因。
2)氣候平均東亞副熱帶夏季風撤退的時間為第52候。主要特徵是:一是越赤道水汽輸送的向南回撤,區域內水汽供應減少導致強降水迅速撤出;二是不斷增強的大陸冷高壓南壓,改變海陸之間的熱力對比,夏季海平面氣壓場上“東高西低”或溫度場上“東冷西暖”分布轉換為“西高東低”或“東暖西冷”,同時大陸高壓前端分裂出的小冷高壓南下,影響低層經向風;三是垂直對流運動迅速減弱南撤,低層的南風轉為北風、高層則北風逐漸向南風過渡;四是熱帶氣旋的形成、發展和移動對高低層經向風的轉換起到促進作用。
3)確定了1979~2010年東亞副熱帶夏季風建立(撤退)的時間序列。發現均具有顯著的年際振盪現象,多年平均的建立(撤退)時間為22.3(51.3)候,標準差為2.8(3.0)候。最早建立(撤退)時間為15(46)候,最晚建立(撤退)時間為26(58)候。建立時間以19候、23候和24候的頻次最大;撤退時間以51候和52候頻次最大。
4)揭示了建立與撤退過程異常年的環流差異。建立偏早年(偏晚年)高層南亞高壓位於中南半島東南端(西端),東亞副熱帶西風急流強勁(弱)且軸線偏南(偏北),垂直上升運動區域範圍較小(大),經圈環流中心高度位於中(高)層。撤退偏早年(偏晚年),熱帶地區對流異常旺盛(相對較弱),東亞高層110°E處存在深(淺)槽區,區域內高層偏南風偏強(偏弱)、西風急流的強度弱(強)。
5)揭示了熱帶MJ0對流活動可促發東亞副熱帶夏季風的建立。當熱帶MJO活動從西印度洋(40°E附近)傳播到中東印度洋(80°E附近)時,深對流所釋放的凝結潛熱加熱大氣,通過"Matsuno-Gill"效應產生東傳Kelvin波,導致對流層高層海洋大陸、中南半島直至南海出現輻合,從而引起南亞高壓在中南半島南部的建立,而該區域的輻合作為正渦度源強迫其北側的副熱帶地區產生高度場負距平,最終導致東亞副熱帶夏季風建立和大氣環流從冬季型向夏季型轉換的完成。因而將高低層風向轉換、南亞高壓在中南半島的重建、熱帶MJO活動和副熱帶夏季風建立有機地聯繫在一起。
6)揭示了中高緯冷高壓和低緯熱帶氣旋活動對副熱帶夏季風撤退的影響特徵。冷高壓改變海陸熱力差異和低層風向而熱帶氣旋通過改變高低層風向從而影響季風的撤退。有(無)熱帶氣旋影響年季風撤退時熱帶地區對流異常旺盛(相對較弱),上升運動迅速(緩慢)退出副熱帶地區,副熱帶地區反向的季風經向環流中心高度較高(較低);西太平洋副高西部脊不斷北抬(脊線偏南),南半球越赤道西南氣流較強(略弱)且向東能輸送到西太平洋(在南海轉向);南亞高壓西退(南壓),東亞110°E的高空槽加深(偏淺),副熱帶區域位於高空槽前,盛行西南風(偏西風),經向風轉換明顯(不明顯),高空西風急流強度略弱(強)。1991年副熱帶夏季風撤退過程的主要影響因子是熱帶氣旋的發展和西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