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斷機

孟母斷機

孟母斷機出自於孟母三遷。

基本信息

詞目:孟母斷機
所屬朝代:戰國
拼音:mèng mǔ duàn jī
出處:見於西漢·劉向《古列女傳·母儀·鄒孟軻母》

原文

孟母姓仉(zhāng)氏,孟子之母。夫死,狹子以居,三遷為教。及孟子稍長,就學而歸,母方織,問曰:“學何所至矣?”對曰:“自若也。”母憤因以刀斷機,曰:“子之廢學,猶吾之斷斯機也。”孟子懼,旦夕勤學,遂成亞聖

白話

孟母姓仉(zhāng)氏,是孟子的母親。丈夫死後,和兒子孟子生活在一起,為了教育兒子曾經三次搬家(見孟母三遷)。等到孟子漸漸長大的時候,他在臨近放學的時候就回家了,孟母正在織布,孟母問(他):“讀書學習是為了什麼?”孟子說:“為了自己。”孟母非常氣憤,用刀砍斷織布機,說:“你荒廢學業,就像我砍斷這織布機。”孟子感到害怕,每天從早到晚勤學苦讀,後來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

解釋

孟母姓仉(zhang)氏,是孟子的母親。丈夫死後,和兒子孟子生活在一起,為了教育兒子曾經三次搬家(見孟母三遷)。到孟子年齡大一點,臨近放學時回家,孟母正在織布,孟母問他:“讀書學習是為了什麼?”孟子說:“為了自己。”孟母非常氣憤,用刀砍斷織布機,說:“你荒廢學業,就像我砍斷這織布機。”孟子感到害怕,每天勤學苦讀,後來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亞洲的聖人。

啟示

孟母斷機這個典故流傳很廣,《三字經》中就有“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的記載,它與“孟母三遷”齊名,可見孟母教育藝術之高超,這我國著名的兒童勵志故事之一。這個典故給我們以很深
孟母斷機
的啟迪。
首先,孟母斷機告訴我們要有決斷性,一旦認為是錯的就當機立斷改正錯誤,同時只有好好學習,持之以恆,才能成才。
可以說,自古以來,如何教育好孩子一直是親職教育中最為重要也是最為棘手的問題。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鳳。然而,良好的主觀願望並不一定都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這其中就有一個 教育方法的問題。孟母斷機的故事之所以能流傳至今,並為人們所稱頌,筆者以為,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孟母的循循善誘。
面對孟子的逃學,孟母既沒有罵,也沒有打,而是用“斷機”一事使孟子明白不學習很可惜,從而勤學不止。這種善於藉助事物的道理來教育孩子的方法確實令今人為之擊節讚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空洞的說教,只能讓孩子似懂非懂,左耳進右耳出;嚴厲的“懲罰”,更讓孩子逆而反之,甚至鋌而走險。何故?有專家認為,孩子尚小,其抽象思維能力極為薄弱,還無法與成人的思維同步。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當向孟母學習,少一些大而空的說教,多通過具體而微的事例對孩子進行啟發引導。這種以事說理的教育方法,才能讓孩子真正而深刻理解事物的內在道理和父母的良苦用心。
如今在我國,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由此帶來的對這一群體的親職教育問題備受社會關注。每件事情都有一定的內在規律,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如果凡事都要遵照父母的意志去做,孩子只有服從的份兒,甚至強求孩子學習名列前茅,那么勢必會導致揠苗助長,扼殺孩子個性,其後果可想而知。由此,我們希望,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能多從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出發,能多用孩子看得見、摸得著的事實說話,讓孩子領悟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真正做到“教子成才”,而不是“逼子成龍”、“逼女成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