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姓

存姓,一源於官位,出自唐朝時期官吏存撫使,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二源於姬姓,出自唐末梁初將領霍存,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三源於滿族,出自明朝時期女真扎特黑部落,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唐朝時期官吏存撫使,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存撫使,亦稱巡察使、宣撫使,是唐朝初期所設定的官位,為巡行地方的大吏。
唐王朝多在水、旱、地震等大規模自然災害之後,派遣五品以上的內外官員充任存撫使,主要負責考察各級地方官吏、賑濟災民,整頓地方治安等。
在存撫使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省文稱存氏。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唐末梁初將領霍存,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霍存,洺州曲周人(今河北邯鄲),少年時期曾跟隨黃巢起義軍。在黃巢失敗後,霍存降靠唐朝梁王朱全忠(朱溫),成為朱溫的五虎將之一,主管騎兵,為五代時期的後梁名將。
霍存為將驍勇,擅長騎射。當唐朝末期以殘暴著名的軍閥秦宗權進攻汴梁時(今河南開封),霍存以三千人夜襲秦宗權的屬下張晊所部,大破之,後又率領騎兵擊潰秦宗權之弟秦賢所部,連殺三千人,又再敗張晊於赤岡。後跟從朱全忠屬下主軍正帥朱珍掠淄青(今遼寧朝陽),再跟從朱全忠屬下大將龐師古攻擊割據徐州(今江蘇徐州)的時溥,皆有大功。
在朱珍與李唐賓俱逝世後,霍存又跟從龐師古,取代李唐賓繼續進攻時溥,並攻破碭山(今安徽碭山),在戰中獲其大將石君和等五十人。
朱全忠舉兵進攻宿州時,大將葛從周引水浸之,丁會與霍存戰於城下,遂順利攻下宿州。之後,又連攻潞州,與晉人遭遇,戰馬牢川,霍存入則當其前,出則為其殿,逼退晉人,遂東攻魏,取淇門,殺三千人。
後梁政權奪取曹州後,朱全忠以霍存為刺史,兼諸軍都指揮使。後梁攻鄆州,泰寧軍節度使朱瑾來救,後梁諸將或勸梁太祖縱朱瑾入鄆,耗其食,堅圍勿戰,以此可俱弊。梁太祖曰:“瑾來必與時溥俱,不若遣存邀之。”
其後,霍存伏兵於蕭縣,不久朱瑾果然與時溥俱出迷離,霍存突發伏兵擊之,遂敗朱瑾等於石佛山,而霍存則在戰鬥中中箭身亡。
唐天祐四年(公元907年)農曆4月,朱全忠在汴梁即位,是為後梁太祖。當後梁太祖閱騎兵於繁台時,他看著左右手下感嘆道:“如果霍存還在,豈還勞我來親閱!你們大家還思念他嗎?”
在霍存的子嗣中,有一位霍彥威,公元?~928年,字子重,亦是洺州曲周人,但他不是霍存的親子,在年幼時因兵亂成孤,被霍存所收養,後因其俊爽,霍存養以為子。
霍彥威在少年時期即跟隨霍存作戰,曾中箭瞎了一隻眼,後因有勇而得到後梁太祖朱全忠的賞識,任命為左龍驤軍使、右監門衛上將軍。後梁末帝時,轉任洺州刺史、邠寧節度使。效力於歧王李茂貞的後梁叛將劉知俊出兵進攻邠州,霍彥威固守逾年,每次俘獲劉知俊的士兵,必定縱還,劉知俊認為霍彥威有仁者心,於是解圍退去,霍彥威此後轉任義成度使,再任天平節度使兼北面行營招討使,與晉軍相持河上,霍彥威屢次戰敗,被降為陝州留後。
後唐莊宗李存勖同光元年(公元923年)滅後梁時,霍彥威自陝州來朝,李存勖賜酒於崇元殿,霍彥威與梁將段凝、袁象先等人皆在。李存勖酒酣指霍彥威等人說:“此皆前日之勍敵,今侍吾飲,乃卿功也。”霍彥威等人伏地請死,李存勖說:“吾與總管戲爾,卿無畏也。”特別賜霍彥威改名為李紹真。
後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霍彥威改任武寧節度使,跟隨李嗣源討伐契丹。趙在禮在魏州作亂時,李嗣源奉命討伐,霍彥威也擊破其將趙太於邢州,後李嗣源也被亂軍擁立造反,李嗣源初尚不肯,叱說:“自吾為帥十有餘年,何負爾輩!今賊城破在旦夕,乃爾輩立功名、取富貴之時。況爾天子親軍,返效賊耶!”軍士對曰:“城中之人何罪,戍卒思歸而不得耳!天子不垂原宥,志在巢除。且聞破魏之後,欲盡坑魏博諸軍,某等初無叛心,直畏死耳!今宜與城中合勢,擊退諸鎮之兵,請天子帝河南,令公鎮河北。”霍彥威、安重誨等人也都勸說,李嗣源只好叛變。
李存勖死後,霍彥威隨李嗣源進入洛陽,帶頭率群臣勸進,李嗣源於是繼位為後唐明宗,內外要事,皆決於霍彥威。不久之後,霍彥威出為平盧節度使。在宣武節度使朱守殷因叛亂被殺後,他派遣使者獻兩箭為賀,李嗣源也回賜兩箭。
霍彥威是武夫出身,不通治道,但他有智囊淳于晏,頗通理政之道,霍彥威對他言聽計從,因此少有過失。後唐天成三年(公元928年)冬天,霍彥威病逝於任上。後唐明宗李嗣源聞之涕泣,特別追贈霍彥威為太師,諡號忠武。
在霍彥威逝世後,霍存的嫡親後裔“卻不令其繼為霍姓,而彥威無姓,其後遂取存為氏。”即在霍彥威的後裔子孫中,只好以養祖霍存名字為姓氏,稱存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於滿族,出自明朝時期女真扎特黑部落,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扎特黑氏,亦稱查特黑氏,滿語為Jatehei Hala,世居額穆赫索羅(今吉林敦化額穆鎮)。
扎特黑氏家族中有一著名的扎特黑·海都,為滿洲正黃旗人,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康熙大帝集中清軍主力南征吳三桂,扎特黑·海都從軍征吳三桂,後繼征噶爾丹,皆有大功,加世職騎都尉之職。在扎特黑·海都逝世後,因無嗣,由其弟之子扎特黑·長存襲其爵。
在扎特黑·長存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漢化為姓氏者,稱存氏。其族則多漢稱賀氏。

郡望堂號

1.郡望

京 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例如: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要特別注意的是:“京兆”並非僅指陝西長安地區,凡歷朝歷代由中央政府直轄的都城周邊地區,皆可稱為“京兆”。
洛陽郡:以今河南洛陽城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歷史上被稱為“河南”,與“河東”、“河內”相對應,是華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動中心。自從有歷史記載以來,洛陽城一直是這一地區的政治中心。西周時期,周成王時周公營雒邑,此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東都,直屬於周天子。東周時期,雒邑為首都,其餘大體和西周時期相同。戰國時期,雒邑改稱雒陽。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陽,轄今三門峽市(除靈寶外)、洛陽市(欒川西部除外)、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原陽縣。西漢時期,此地區東部為東都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屬弘農郡。從這一時期開始,“河南”正式成為行政區劃中的一個地理名詞,直到清朝。在這兩千多年的歷史裡,“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陽為中心的地區。此時的河南郡,轄今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西部屬弘農郡的有天的三門峽市全部、宜陽縣、新安縣、洛寧縣、嵩縣、欒川縣已經現在南陽市和陝西省的部分地區。東漢時期,河洛地區的建制與西漢時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為河南尹,轄區不變。三國時期,屬曹魏。雒陽改稱洛陽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襲東漢。河南尹有所擴大,此時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縣。跟兩漢時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縣。西晉時期,大體仍然沿襲兩漢舊制。不同之處在於,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時東部析置滎陽郡,包含今天的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市、新密市、原陽縣。同時河南尹向西有所擴展,包含了新安縣和宜陽縣東部。此時期,河南郡包含的地區有偃師、孟津、鞏義、登封、汝州、伊川、汝陽、禹州、嵩縣、新安。東晉十六國時期,天下大亂,行政區劃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區仍為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沒有變化。北魏統一北方後,遷都洛陽,又改河南郡為河南尹。另置澠池郡,其他各郡無變化。但新設了很多縣。隋朝統一天下,復改河南尹為河南郡,以東都洛陽為中心。轄今偃師、孟津、鞏義、登封、伊川、嵩縣、宜陽、新安、澠池、陝縣等地。汝州、汝陽該屬襄城郡,郡治從襄城遷到汝州。唐朝區劃變化很大。河南郡改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陽為中心。轄區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擴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寧縣、濟源市、溫縣、孟州市。五代十國又是天下大亂,增設陝州、孟州(唐朝中後期設定)所以河南府的轄區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範圍。北宋時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陽為中心,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伊川、新安、宜陽、洛寧、嵩縣南宋時期金國河南府轄區有所縮小,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新安、宜陽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區元朝設河南江北行省,從此以後,“河南”所指代的範圍不再限於河洛地區。不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級行政區。此時的河南府路向西擴展,收納了靈寶、陝縣、洛寧。其他方向不變。明朝河南府進一步擴大,又增加了盧氏、欒川、嵩縣、伊川大部清朝從河南府析置陝州,包括今天的陝縣、靈寶、盧氏,以及欒川一部分地區。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國建立,廢河南府,設河洛道,道尹公置駐洛陽,轄洛陽、偃師等十九縣。民國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長公署遷於洛陽,洛陽成為河南省會。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日寇進攻上海,國民黨政府定洛陽為行都,並一度遷洛辦公。民國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遷洛,洛陽第二次成為河南省會。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陽解放,析洛陽縣城區置市。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稱洛陽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1955年,洛陽縣撤銷,一部分併入洛陽市,其餘部分劃入偃師、孟津等縣。1956年,建成洛陽市老城區、西工區和郊區,次年成立瀍河區。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區。1983年新安、孟津、偃師改隸洛陽市,洛陽所轄登封市劃歸鄭州市管轄。1986年,洛陽地區撤銷,洛寧、宜陽、嵩縣、欒川、汝陽、伊川改屬洛陽市。1993年,偃師縣改為偃師市。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洛陽郊區更名為洛龍區。洛陽附近的各縣中,跟洛陽歷史聯繫最密切的是偃師、孟津、鞏義、登封。其中偃師、孟津從周朝以來三千年如一日,從未改變。其次是鞏義,從周朝一直到新中國,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從三國時期到新中國,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縣(市)如新安、宜陽、伊川、澠池、汝州等則與洛陽時分時合,而欒川、盧氏、陝縣、禹州等隸屬洛陽的時間就更短了。另外,自從西晉置滎陽郡後,今天鄭州市大部地區就跟洛陽地區分道揚鑣。洛陽現轄偃師市、孟津、新安、洛寧、宜陽、伊川、嵩縣、欒川、汝陽等一市八縣和澗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龍區、吉利、高新七個城市區。

2.堂號

京兆堂:以望立堂,亦稱常安堂。
洛陽堂:以望立堂,亦稱河南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