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隙

孔隙

孔隙,指空隙;孔竅。地殼上所有岩石,都有孔隙。

基本信息

工程地質學表述

學科:工程地質學
詞目:孔隙
英文:pore
釋文:孔隙是岩土固體礦物顆粒間的空間。岩土中直徑大於1毫米、 重力水可於其中自由運動的孔隙,是大孔隙(macro-pore,large pore)。岩土中直徑為0.01~1毫米、重力水和毛管水可存其中的孔隙,是小孔隙(small pore)。岩土中直徑為0.1~10微米、無重力水但毛管現象明顯的孔隙,是微孔隙(micropore)。岩土中直徑為0.1微米~1毫米、具毛管特性的孔隙,稱毛管孔隙(capillary pore)。 粘性土中直徑小於0.1微米、充滿結合水的孔隙,是超微孔隙(ultramicropore),又稱超毛管孔隙(uhracapillarypore)。
基本解釋: [hole;small opening] 空隙

石油地質學上的表述

地殼上所有岩石 ,都有孔隙。廣義的孔隙是指岩石中未被固體物質所充填的空間,也有人稱之為空隙,包括狹義的孔隙、洞穴和裂縫。其中狹義的孔隙是指岩石中顆粒間、顆粒內和充填物內的空隙。岩石中的孔隙有原生的,也有次生的;有的是相互連通的,有的是孤立的。

從實際出發,只有那些相互連通的孔隙才具有實際意義。因此,又提出了有效孔隙度的概念。岩樣中所有孔隙空間體積之和與該岩樣總體積的比值稱之為岩石的 總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是指那些相互連通的,在一般壓力條件下,可允許液體在其中流動的孔隙體積之和與岩樣總體積的比值。

目前,在生產單位所說的孔隙度,都是指有效孔隙度,但是習慣上常簡稱為孔隙度。

詳細解釋

1. 空隙;孔竅。
《大集大虛空藏經》卷七:“譬如有孔隙處風入其中,搖動於物有往來相。菩薩亦爾,若心有 間隙,心則搖動,以搖動故,魔則得便,是故菩薩護於心不令間隙。” 唐 盧仝 《月蝕詩》:“今夜吐燄長如虹,孔隙千道射戶外。” 唐 姚合 《買太湖石》詩:“背面淙注痕,孔隙若琢磨。”

2. 引申指門路。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十》:“是自立名色,自開孔隙,以與公正良民作騙局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