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瑤

孔繁瑤

孔繁瑤,家畜寄生蟲學家。 在“中國馬屬動物圓線蟲的地理分布和廣義盅口屬的分類修訂”中,取得了國內外最系統完整的資料,並發現了一些新種和建立了新屬;提出了廣義盅口屬分類的修訂見解和方案。線上蟲、球蟲和焦蟲等方面也有深入研究。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孔繁瑤 孔繁瑤

孔繁瑤,獸醫學家。直隸(今河北)滿城人。194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農學院畜牧獸醫系。建國後,歷任北京農業大學副教授、教授、獸醫系主任,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第五屆理事,中國寄生蟲學會第一屆副理事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長期從事寄生蟲學的教學與研究。五十年代末開始研究中國馬屬動物圓線蟲的地理分布及廣義盅口屬的分類修訂,共記錄了圓線科線蟲十二種、盅口科線蟲四十八種,包括北京懷環線蟲、碟形盅口線蟲熊氏變種等新種和新變種,為研究馬圓線蟲病及其防治提供了基礎資料。1980年後開始從事球蟲的生活史與生物學、線蟲體外培養和實驗動物寄生蟲的研究。主編有《家畜寄生蟲學》,共同主編有《家畜寄生蟲與侵襲病學》。

人物生平

孔繁瑤,1924年出生於河北滿城縣。這個太行山東麓的小鎮,由於1968年漢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而名聲大震。孔繁瑤從小與飽讀詩書的祖父一起生活。祖父認為“要學好語體文,首先要學好古文”。因此,國小期間他以上縣立的“洋”國小,學習語文、算術等課程為主;但下午放學回來,則要跟隨祖父請來的前清舉人念“子曰詩云”。日久天長,對中國古代文化和儒家思想便有了較多的了解,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等古訓在他的品德修養中打下了深刻烙印。

1937年,孔繁瑤考取了保定省立第六中學,由於“七七事變”耽誤了一年,後於1938年到北京師大附中就讀。國中時,孔繁瑤就非常喜歡動物學這門課程,原生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動物……的進化,對青蛙、鴿子的解剖,都使他興趣盎然。到高中時,進一步學習生物學,從法國博物學家拉馬克最早提出的“用進廢退”理論,到英國博物學家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以及人類對動物的馴化等等,都深深激發著他的求知慾望。

如果說他考大學時選擇了北京大學農學院畜牧獸醫系是興趣使然,那么進而選擇寄生蟲學專業則是慕寄生蟲學家、獸醫教育家熊大仕教授之名。正是這最初的興趣和慕名,使這位青年學子逐漸地明白了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以至後來幾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獸醫寄生蟲學的研究和教學領域之中。

在北京大學農學院就讀期間,胡適任校長。胡適的兩件事給孔繁瑤印象頗深。胡適政治上是右的,曾挨過魯迅先生不少的“罵”,但當有人問他“你對周氏兄弟如何評價”時,他的回答是“在中國新文化運行中功不可沒”;著有《亞洲腹地旅行記》的瑞典人斯文赫定,是諾貝爾獎評選人,曾欲薦胡適為文學獎候選人,胡適明確表示:稱我為白話文運動的創始人可以,但評文學獎不可。孔繁瑤很讚賞胡適這種實事求是的態度和君子風度。

1948年,孔繁瑤從北京大學農學院畜牧獸醫系畢業後留校任教,1949年隨北京大學農學院併入北京農業大學。1959年以援外專家身份赴越南河內農林學院任教,1960年回國後任北京農業大學副教授,1980年以訪問學者身份到美國默克公司醫療研究所和依阿華州立大學獸醫學院做研究工作。回國以後曾擔任北京農業大學獸醫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校務委員會委員,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兼獸醫組召集人,國家發明獎勵評審委員會農業專業組委員,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農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寄生蟲學分會理事長,中國動物學會寄生蟲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常務理事,中英友好獎學金資格審查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獸醫卷》編委會副主任,《獸醫學大辭典》主編,《畜牧獸醫學報》副主編,《動物分類學報》編委,全國政協第七屆委員。現任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動物學會寄生蟲專業委員會第三屆理事會理事長,四川聯合大學生物工程系及草原生防工程國家實驗室兼職教授,全國政協第八屆委員。

技術成就

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學這門學科,主要是研究寄生蟲的生命規律及控制寄生蟲病手段,為動物生產服務,同時也為保障人民健康服務。自4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孔繁瑤主要從事馬屬動物和反芻獸線蟲的分類學研究。他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檢查核對了大量的標本,發現了原來分類中的某些混亂,進而吸引著他開展了深入的研究,在馬屬動物圓線蟲的地理分布和廣義盅口屬的分類方面,取得了國內外最系統完整的資料,並發現一些新種和建立了新屬;提出了不同於蘇聯葉爾紹夫、荷蘭依萊、美國麥肯塔等權威人士的見解,1960-1964年發表在《畜牧獸醫學報》和《動物學報》上的論文走出國門,進入了國際文摘。儘管“文革”10年,孔繁瑤和許多學者一樣不得不中斷研究,但他已取得的成果,特別是他對廣義盅口屬分類的修訂見解和方案,已為國際上許多學者所承認和採納。1972年,美國農業研究中心寄生蟲分類與地理分布研究室主任李奇頓費爾博士發表一篇文章,引用了孔繁瑤的觀點。他是看到孔繁瑤的文章後,請華人為之譯成英文,並認同了他的觀點,只在命名上作了少許修訂;在他1975年所著的《馬的蠕蟲》一書中,把荷蘭的依萊(1922)、蘇聯的葉爾紹夫(1943)、美國的麥肯塔(1951)、中國的孔繁瑤(1964)排列在一起,同為此方面研究中做出重要貢獻者。1995年7月,全美寄生蟲學會和全美獸醫寄生蟲學會聯合年會上,會議大廳內展出了72 位世界知名寄生蟲學家照片,在美留學的北京農業大學學子白廣星、唐建明十分激動、十分自豪地在孔繁瑤像前合影留念,並在照片後題字——“奇妙的邂逅”。1980年,孔繁瑤主持的“中國馬屬動物圓線蟲的地理分布和廣義盅口屬的分類修訂”項目獲農業部技術改進一等獎。

由於長期潛心研究,孔繁瑤對獸醫領域的整體發展和寄生蟲學各分枝的發展均有較為清醒的認識。80年代以後,他在國內率先帶領研究生進行了線蟲體外培養、球蟲的生活史、生化及電鏡結構和錐蟲的免疫與地理株的研究,使我國的寄生蟲研究由形態描述發展到實驗研究與分子寄生蟲學階段,為探索線蟲的免疫、藥物篩選、抗藥性測定以及線蟲生理生化的研究創造了條件。在擔任獸醫系系主任期間,他作風民主,領導班子團結合作,使該系工作大有起色。在科研工作上,他有遠見,善於抓苗頭。當時,實驗動物科學在我國農業系統是一門新興學科,基礎相當薄弱,急需迎頭趕上。他抓住這一新的課題,組織班子,成立實驗動物教研組,承擔農牧漁業部委託農大組建農業生物實驗動物中心的任務,籌劃成立農業實驗動物專業,並於1985年開始招生。

繼而,他又帶領研究生將分子生物學技術引入寄生蟲學,在蟲株演化、錐蟲免疫、蜱免疫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進展。孔繁瑤帶領同仁較快、較早地把握,跟蹤了時代潮流。

作為學術帶頭人,他治學嚴謹,作風正派。不僅自己提出新觀點非常慎重,對研究生和青年教師提出的學術新概念,也在給以鼓勵的同時,要求全面地查資料,把工作做實做細。在科研經費使用上,買儀器、試劑他從不吝嗇,但絕不用於請客吃飯之類。他與本專業同仁共同努力,承擔了多項農業部重點、博士點基金、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年中有11項科研成果榮獲省部級獎勵,如他主持的“寧夏固原地區寄生蟲線蟲區系分類研究”獲寧夏人民政府1986年科技成果二等獎;作為主要參加者之一,在“北京鴨毀滅泰澤球蟲和菲萊氏溫揚球蟲的生活史、生物學、病理學、診斷和防治”研究中,首次詳盡地研究了兩屬兩種球蟲的內生髮育及其致病性,並在防治工作中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從而獲得1983年農牧漁業部技術改進一等獎。北京農業大學獸醫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學於1988年被國家教委列為全國重點學科。

值得一提的還有一件事,就是孔繁瑤較早地開拓了國內植物線蟲的研究領域。1966年,由著名植病學家林傳光教授推薦,孔繁瑤到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研究生班進修植物與土壤線蟲學。夜以繼日的學習為他後來的植物線蟲學的教學與研究奠定了基礎。中國農科院和林科院都有人選修他的植物線蟲學課程。植物線蟲寄生在植物的組織和根部的土壤中,對農作物和樹木危害很大,南京中山陵的松樹就受到松材線蟲嚴重危害,孔繁瑤指導研究生運用線粒體DNA研究松材線蟲的蟲株演化,探求防治方法,為農林業生產服務。

孔繁瑤著有《家畜寄生蟲學與侵襲病實驗指導》(主編)、與熊大仕教授共同主編的《家畜寄生蟲與侵襲病學》和《家畜寄生蟲學》(主編)等書,發表有關線蟲、原蟲等方面論文60餘篇。

孔繁瑤的學識和教學效果,在農大和獸醫學界有口皆碑。不僅校內學生愛聽他的課,校外也有許多相關專業的學生選修他的課。他過去的學生有的如今已是教授了,孔繁瑤的課也已聽過幾遍,但現在有時間仍去聽,一方面重溫他的教誨,另一方面是對自己教學的啟發。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而近些年在高校中,教學往往不如科研受重視。孔繁瑤一直十分重視教學,他認為:教學和科研是一名教授必備的兩個條件,搞科研可以提高學術水平,使教學具有啟發性、彈性和外延性。但只搞科研不搞教學便不能稱之為教授。他考慮,從短期看,科研比教學易見到效果,有經費,有獎勵,看得見摸得著;但從長遠來講,教學的社會效益比科研要大。特別是目前的“短線”科研,往往難以取得世界級的學術水平,而期望其轉化為生產力,則往往比研究期限還長;而精心培養的人才一批批走向社會,15年,20年,在社會上發揮的作用可以說更大。當然,良好教育效果不是一個人的力量所能實現的,要靠集體的力量。因此,大學應該給教學以足夠的關注,使更多的人真正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所產生的社會效益。

幾十年來,在寄生蟲學、植物與土壤線蟲學、寄生蟲學實驗技術、寄生蟲專題等大學生和研究生課程的教學中,孔繁瑤旁徵博引,循循善誘,使學生受益匪淺。他講課的內容從巨觀到微觀,從一般到具體,從理論到實踐,適當穿插所涉及的重大歷史事件、國際上的科學發現和謬誤的產生,條分縷析,娓娓道來。更令人欽佩的是他往往是口裡講著,同時在黑板上寫出了寄生蟲的拉丁文名稱,勾畫出寄生蟲和家畜的形態,並用紅筆點出寄生蟲在家畜體內寄生的部位。圖文並茂,深入淺出,把原本很枯燥的課講活了。難怪很多人都說:聽孔先生的課簡直是一種藝術享受。正是在這種藝術享受之中,他們學到了知識,開闊了思路,懂得了做學問和做人的道理。

他很替學生考慮,珍惜學生的時間,希望他們能利用較短時間獲得更多的知識、技能和思路。在傳授知識中蘊含思想品德的薰陶、科學思維的啟迪是孔繁瑤教學的另一個特點。比如他講瘧原蟲,從19世紀90年代對瘧原蟲的科學認識開始,及傳播媒介的發現到20世紀前10個年頭(1902-1907年)科學家們榮獲兩項諾貝爾醫學獎的一段歷史,使學生們深刻認識到重大成就是知識的積累,由量的積累達到認識的飛躍。教育學生搞研究要踏實,老實,要有堅實的功底。研究生們反映:聽孔先生的課,不僅豐富了知識儲備,增強了科學膽略和選題的藝術,而且還提高了哲學思想水平,樹立了正確的思維方法。

孔繁瑤以教書育人為己任,律己頗嚴。他上課、開會從不遲到。由於兼任社會工作較多,有時白天出去開會,晚上便趕回學校給學生補課;每逢新生入學、畢業生離校之際,院裡總是請他給學生作報告,因為他知識面廣,閱歷豐富,講演結合實際而又生動風趣,無空話、套話,學生們都很愛聽,教育效果十分顯著。孔繁瑤1984年被評為農牧漁業部部屬重點高等農業院校優秀教師,他主編的《家畜寄生蟲學》榮獲1988年國家教委頒發的“全國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優秀教材在全國用了17年。孔繁瑤還有一本中、英文並舉兼具圖形的備課手稿,碩士生課程用的《寄生蟲學》,內容已超出獸醫範圍,被他的學生、現任動物醫學院副院長汪明看到後,拿去膠印,研究生們都覺得這本教材基礎性很強,很珍貴。

幾代學子對孔繁瑤有一個共同的評價——博學多才,溫文爾雅;平易近人,循循善誘;工作兢兢業業,為人謙和寬厚。他有一副健康的體魄,年輕時,在華北運動會上曾奪得青年男子組800 米田徑賽第一名。他喜歡書法、繪畫、詩詞,喜歡靜靜地讀書。不論是學生還是同事,在別人那兒談不明白的事都願意找他談。他修養極好,從不厭煩。與他談話都覺得輕鬆、愉悅,啟發思考。林昆華教授說:我從學生時代接觸孔先生以及後來一起工作37年,從沒見他跟誰發過火。有時學生做錯了事,他總是耐心地講道理,指出正確的做法,使人心悅誠服。因此學生、同事都很敬重他。孔繁瑤對研究生的論文修改非常細緻,不僅做專業上的修改,連文字甚至標點的錯誤都給改過來。他培養研究生近20名,他們均學有所成,其中有的學位論文被評為優秀;有的科研成果已獲部級獎勵。有的在國外繼續深造或謀求新的發展;有的在國內教學、科研中已成為業務骨幹和領導。

孔繁瑤還為整個寄生蟲學界的師資隊伍建設作出了較大貢獻。1955年,孔繁瑤作為熊大仕教授和當時教育部顧問、蘇聯專家葉爾紹夫教授的主要助手,協助兩位教授,舉辦了全國寄生蟲學師資講習班(包括醫學院、綜合性大學和中科院系統),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普及寄生蟲學知識和技術、培養寄生蟲學專門人才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文革”後,百業待興。高校和科研單位隊伍遭受摧殘的危機已顯露出來,許多搞寄生蟲的人對國際進展知之甚少,有些不知所措。在農業部科技司和教育司的支持下,孔繁瑤於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先後組織開辦了5次培訓班,參加者以農口為主,也有生物學界和醫學界的。當時農大剛遷回北京不久,各方麵條件都很困難。孔繁瑤不僅承擔了組織工作,還親自授課,介紹國際上寄生蟲學的發展。為該學科的教學和科研培訓了300 多名業務骨幹,推動了我國寄生蟲學的發展。

孔繁瑤作為早期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的成員和獸醫組召集人,參與獸醫研究生教育學科點的規劃和建設,參與獸醫碩士點和博士點的評議工作,主持擬定了獸醫寄生蟲學碩士和博士生的培養方案。1984年,孔繁瑤應邀參加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熱帶獸醫教育國際討論會”,在大會上作了“中國獸醫教育”的主題發言,全面介紹了中國獸醫教育的體制、規模和特點,引起與會各國代表極大的興趣。他的發言稿全文載入大會出版的《熱帶獸醫教育》一書中。1987年,在加拿大舉行的23屆世界獸醫大會上,孔繁瑤應大會組織者之一美國普渡大學教授S.M.D戛法的邀請,作了“中國獸醫教育的過去、現狀和未來”的專題書面發言,再次向世界介紹了中國的獸醫教育。這次雖然由於經費問題而沒有赴會,但仍獲得大會頒發的貢獻獎。

在第七、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會任職期間,他一直不負眾望,盡職盡責。1996年12月,他的“在農村開展防治豬囊蟲病的科普教育”提案,成為在有1943位委員參與的8489件立案中評選出的125件優秀提案中的一員,《人民政協報》1997年2月4日在頭版頭條位置對孔繁瑤的提案進行了報導。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如今年逾古稀的孔繁瑤仍精力充沛地活躍在研究生講壇上。一年100多學時,依然總是白大褂、白帽子,規範,準時,一絲不苟。更令人欣慰的是,已有青年教師一直在聽他的課,準備接他的班,並立題研究他的教學體系,以便使之得到發揚光大。

簡歷

1924年10月1日 出生於河北省滿城縣。

1937年 考入保定河北省立第六中學,因蘆溝橋事變輟學。

1938年 考入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1944年 考入北京大學農學院畜牧獸醫系。

1944年9月-1948年7月 在北京大學農學院畜牧獸醫系(本科)讀書,並畢業。

1948年7月-1949年7月 在北京大學農學院畜牧獸醫系任助教。

1949年8月-1952年7月 在北京農業大學獸醫系任助教。

1952年8月-1962年7月 在北京農業大學獸醫系任講師。

1959年11月-1960年11月 奉派在越南河內農林學院講學一年(寄生蟲學教師班)。

1962年8月-1980年1月 在北京農業大學獸醫系任副教授。

1966年2月-7月 奉派參加在荷蘭瓦赫寧根大學舉辦的植物與土壤線蟲學研究生班,畢業並獲得證書。

1980年2月至今 在北京農業大學獸醫系任教授。

1980年7月-1981年3月 在美國默克公司醫療研究所任特約研究員9個月,以訪問學者身份在依阿華州立大學獸醫學院從事研究工作3個月(公派)。

1983年2月-1984年9月 任北京農業大學獸醫系主任。

1988-1997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第七、八屆委員。

主要論著

1 熊大仕,孔繁瑤.中國家畜結節蟲的初步調查研究報告及一新種的敘述.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55,1(1):147~170

2 孔繁瑤等.寄生於北京地區的驢的圓形線蟲報告.Ⅰ.動物學報.1959,11(1):29~41

3 孔繁瑤,楊年合.寄生於北京地區的驢的圓形線蟲報告.Ⅱ.包括一新種的敘述.動物學報.1963,15(1):61~70

4 孔繁瑤,楊年合.寄生於北京地區的驢的圓形線蟲報告.Ⅲ.一新種的敘述.動物學報.1964,16(3):393~397

5 孔繁瑤,楊年合.寄生中國馬屬動物的圓形線蟲,包括一新變種的敘述.畜牧獸醫學報.1963,6(1):68~88

6 孔繁瑤,楊年合.寄生中國馬屬動物的圓形線蟲(續).畜牧獸醫學報,1964,7(1):34~42

7 孔繁瑤.廣義盅口屬(線蟲綱,毛線科)的分類修訂,畜牧獸醫學報.1964,7(3):215~220

8 李健夫,孔繁瑤.寄生於西藏綿羊的一新種線蟲.畜牧獸醫學報。1965,9(1):53~56

9 孔繁瑤,李健夫.寄生於西藏綿羊的一新種線蟲.畜牧獸醫學報.1965,8(3):213~216

10 李健夫,孔繁瑤.西藏綿羊的毛圓線蟲,包括一新種的敘述.寄生蟲學報.1965,2(2):133~138

11 孔繁瑤,殷佩雲.北京動物園野生動物的幾種寄生線蟲.畜牧獸醫學報.1958,3(1):19~34

12 孔繁瑤,薛豐年.中華奧斯特線蟲.西藏綿羊一新種線蟲.畜牧獸醫學報.1986,9(1):53~56

13 白廣星,孔繁瑤.哥倫比亞食道口線蟲的離體培養及其幼蟲的形態發生和發育過程觀察.動物學報.1990,36(3):306~309

14 白廣星,孔繁瑤.幾種不同因子對哥倫比亞食道口線蟲離體培養發育的影響.動物學報.1990,36(3):329~332

15 李健永,孔繁瑤.達呼爾奧斯特線蟲的體外培養.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90,16(3):329~332

16 白廣星,孔繁瑤.哥倫比亞食道口線蟲的掃描電鏡觀察.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90,16(4):451~455

17 孟雁,孔繁瑤.捻轉血矛線蟲離體培養的研究.畜牧獸醫學報.1993,24 (1):74~80

18 韓謙,孔繁瑤等.離體培養中兩種脫鞘方法和幾種不同營養成分對蒙古馬歇爾線蟲L3發育至L4的影響.畜牧獸醫學報.1991,22(2):167~174

19 殷佩雲,蔣金書,孔繁瑤等.北京鴨毀滅泰澤球蟲內生髮育的研究.畜牧獸醫學報.1983,14(4):257~264

20 殷佩雲,蔣金書,孔繁瑤等.北京鴨菲萊氏溫揚球蟲內生髮育的研究.畜牧獸醫學報.1984,15(2):115~121

21 殷佩雲,蔣金書,孔繁瑤等.兩種家鴨球蟲的致病力試驗和八種抗球蟲藥對北京鴨抗泰澤球蟲病的效果觀察.畜牧獸醫學報.1983,14(4):263~270

22 張偉薇,孔繁瑤.毀滅泰澤球蟲生活史各階段的細胞化學研究.Ⅰ.多糖.動物學報,1990,36(2):144~148

23 張偉薇,孔繁瑤.毀滅泰澤球蟲的細胞化學研究.Ⅱ.核酸、蛋白質、鹼性磷酸酶.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90,16(4):447~450

24 李安興,孔繁瑤等.菲萊氏溫揚球蟲的裂殖體、裂殖子和大配子體在杯狀細胞中發育的超微結構研究.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90,16(4):456~460

25 汪明,孔繁瑤.毀滅泰澤球蟲內生髮育的超微結構研究.Ⅰ.裂殖生殖.動物學報,1988,34(4):310~314

26 汪明,孔繁瑤.毀滅泰澤球蟲內生髮育的超微結構研究.Ⅱ.裂殖子.畜牧獸醫學報.1988,19(3):212~217

27 劉群,孔繁瑤等.腸艾美耳球蟲內生髮育階段超微結構研究:裂殖生殖.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92,18(3):341~346

28 李安興,孔繁瑤,索勛,殷佩雲.菲萊氏溫揚球蟲裂體生殖的發育過程與超微結構.中國獸醫學報.1997,17(4):360~363

29 楊漢春,孔繁瑤.伊氏錐蟲抗獨特型抗體疫苗的研究.Ⅰ.伊氏錐蟲變異表面糖蛋白的提純與鑑定.中國獸醫雜誌.1993,19(10):3~5

30 李祥瑞,孔繁瑤.中國伊氏錐蟲的無動基體株.中國獸醫雜誌.1994,20 (11):3~5

31 熊大仕,孔繁瑤等.家畜寄生蟲與侵襲病學(上冊).Ⅰ-Ⅱ+1-207.(下冊).Ⅰ-Ⅱ+1-272.北京:農業出版社,1961

32 孔繁瑤,許鵬如等.家畜寄生蟲與侵襲病學實驗指導.(蠕蟲學部分).Ⅰ一Ⅷ+1-180.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

33 孔繁瑤等.家畜寄生蟲學.Ⅰ-Ⅷ+1-552.北京:農業出版社,198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