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孔目江濕地公園是江西第一個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新余市仰天崗開發區,規劃總面積1563.9公頃。依託新余的母親江———孔目江,有河灘濕地8000餘畝,水田濕地3000--4000餘畝,這是一個國家級生態濕地公園。其間水網密集,各種動植物資源豐富。公園內濕地生物多樣性和濕地景觀豐富,是由河流、湖泊、庫塘、泉眼和水田構成的複合濕地生態系統,堪稱我國南方鄉村濕地組合的代表和鄉村濕地文化的典型。孔目江國家濕地公園的建立,對豐富江西濕地保護管理利用形式、樹立示範具有重要意義。景點特色
孔目江濕地公園的旅遊風景資源主要表現為:以孔目江和白雲水庫多姿多彩的水文景觀為主體,以綠蔭盈野、阡陌縱橫的田園風光和大氣磅礴、獨具特色的地文景觀為輔,以豐富的生物景觀和人文景觀鑲嵌互補的風景資源體系,充分展示出水靈秀、林郁野、天碧藍、境清幽的顯著特點。此外,濕地公園物種豐富,現有濕地植物171種,公園及周邊山林發現脊椎動物188種;人文景觀源遠流長,中國古代科學巨著《天工開物》就在此編撰而成,現公園內還保存著當時留下的水壩遺址,記錄著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智慧。孔目江濕地公園環境質量優良,沒有大的污染源,空氣中的含塵量、含菌量極少,水質狀況良好,土壤基本沒有污染,其各項主要指標均可達到國家I級標準。孔目江國家濕地公園是江西第一個國家濕地公園,被譽為新余的“綠色之腎”。建設狀況
孔目江濕地公園已投資2.7億元,建成了中國中部最佳濕地生態旅遊勝地。中國農業科學院、江蘇省林業廳、江西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局、南昌大學、江西農業大學等單位,就新余市人民政府委託國家林業局中南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主持完成的《江西孔目江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進行了認真評審。評審委員會原則通過了濕地公園總體規劃,此舉標誌著該市孔目江國家濕地公園的申報工作進入實質 性階段,建設工作也將隨之展開。新余將充分利用孔目江國家濕地公園及其周邊的自然資源和景觀資源,將濕地公園建設成為該市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態屏障,整體形象突出、基礎設施完備、濕 地景觀獨特、科普教育與休閒娛樂兼備、具有濃郁地方文化特色的江西濕地生態旅遊目的地;濕地資源“保護———利用———提高”的國家示範點。其具體目標為:仰天崗“生態新城”的名片;新余市穩定、優質的水源地;新余市生態建設的標誌性工程;江西省生態環境教育和自然保護教育基地;中部最佳的濕地生態旅遊勝地;中國國家濕地公園建設示範。
該公園於2006年6月13日動工,一處“水與人的零距離,文化氛圍濃厚、園林景觀優美”的生態型沿江休閒濕地已經呈現在了人們眼前。為進一步加強 濕地資源保護和修復,構建“生態城市”,新余市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抓住城市飲用水源建設工程———白雲水庫的建設契機,作出了建設孔目江國家濕地公園 的重大決定。孔目江國家濕地公園的建設分三期進行,建成後的孔目江國家濕地公園,以自然濕地景觀為主題,立足做好水文章,根據水由深到淺,依次種植挺水植物、浮 葉植物和沉水植物,喬、灌、草、花巧妙搭配,植物品種多達200多種,生物品種180多種。通過一系列原生態自然濕地景觀的展示,亭、廊、木棧道等用材的 構建與創造,東西兩岸13個景區遙相呼應,互為映襯,充分展示孔目江的自然景色,是“水與人的零距離、文化氛圍濃厚、園林景觀優美、生態效益持久”的生態 型沿江休閒綠地,成為城市的“藍色通廊”、“綠色通廊”和“藝術廊道”,給人以回歸自然的心靈享受,將有效促進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淨化。孔目江國家濕地公園建設,對保護和合理利用濕地資源,保障城市飲用水源安全及區域生態安全,改善區域投資環境,完善區域生態旅遊結構,拓展區域生態旅遊空間,促進地方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