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Kroeber Le Guin,1929年10月21日-),(Ursula K. Le Guin,1929-),又譯厄休拉·勒吉恩,美國重要科幻、奇幻與女性主義與青少年兒童文學作家。
著有小說20餘部,以及詩集、散文集、遊記、文學評論與多本童書。並與人合譯老子《道德經》。所獲文學獎與榮譽不計其數。她深受老子與人類學影響,作品常蘊含道家思想,寫作手法流露民族志風格。
她的重要奇幻作品《地海傳說》系列,一舉奠定她在西方奇幻文學上的經典地位。此作品常與另兩部西方奇幻經典-托爾金的《魔戒三部曲》與劉易斯的《納尼亞年代記》相提並論.後兩者皆為美國兩大科幻獎項雨果獎與星雲獎雙料得主。
生平
勒瑰恩出身學術家庭,父親是人類學家,母親是心理學家及作家,三位兄長都成為學者,均非常關注美國原住民文化。家中時常高朋滿座,除了知名學者、研究生之外,還有許多印第安人,套句勒瑰恩母親說的話,他們家就是「一整個世界」。在這樣富有學術氣氛的環境成長,勒瑰恩年紀輕輕即開始寫作,在11歲時便已向Magazine,Astounding Science Fiction 投稿,雖然不幸被退稿。1951年於哈佛大學的雷地克里夫學院取得學士學位,1952年於哥倫比亞大學取得碩士學位,並在大學任教。
她早期的作品並非科幻或奇幻小說,而是根基於真實事界的虛構國度(Fictional Country)。大部分這些小說在當時都沒有被出版,但後來以合集方式收錄於Orsinian Tales 與Malafrena中。因為不受出版商青睞,她轉而嘗試她早期較感興趣的科幻小說,在1960年代漸漸寫出名聲。1969年《黑暗的左手》出版,獲頒雨果獎與星雲獎,同時奠定她在文壇的地位。
作品風格
勒瑰恩的小說最有特色的是她對社會學與人類學的關懷。在勒瑰恩的科幻作品中,她經常架空出一個相當真實但又與地球不相似的世界,與相當人性化的族群,並以這些完全迥異於地球的文化流暢地帶出她的主題。
她作品為分析對象的文學評論眾多,甚至出版專書探討。舉凡《地海傳說》的成長主題與道家思想、《黑暗的左手》的敘事方式與性別議題、《一無所有》的烏托邦與反烏托邦等等,皆對主流文學界產生重大影響。
勒瑰恩除了創作,更投入老子《道德經》的英譯註解工作,耗時四十年之久,此版本推出之後獲得相當高的評價。她並將老子思想融入創作,在一向以西方文明為骨幹的奇幻、科幻小說中,發揮東方哲學的無為、相生與均衡概念。此外,《地海傳說》中的島嶼世界(相對於歐美的大陸世界)與骨架纖細、黑髮深膚的民族(相對於西方人種的外貌),以及隱喻西方文明的侵略與破壞性格,這種「去西方中心」的敘述觀點與一般西洋奇幻文學形成強烈對比。
小說
地海系列
地海傳說(奇幻小說)
《地海巫師》 A Wizard of Earthsea, 1968《地海古墓》 The Tombs of Atuan, 1971
《地海彼岸》 The Farthest Shore, 1972 (National Book Award得主)
《地海孤雛》 Tehanu: The Last Book of Earthsea, 1990 (星雲獎得主)
《地海奇風》 The Other Wind, 2001
由《地海傳奇》改編成的電影:
【片名】地海傳奇
【英文片名】Tales from Earthsea
【又名】加德戰記
【國家/地區】日本
【區域】亞洲
【類型】動畫 冒險 劇情
【導演】宮崎吾郎
【主演】岡田準一 菅原文太 田中裕子 小林薰 夏川結衣
【片長】115分鐘
【上映時間】2006年7月29日
【劇情】
少年巫師的魔法之旅
人與龍曾是一體,
人選擇了地與海,
龍選擇了火與風,
這個夏天,人與龍將合為一體……
《地海傳奇》的故事發生在島嶼的集中地——阿斯西。在西海奇異的海底世界棲息的龍突然來到了人類生存的世界——東海,瞬間,災難降臨了,植物逐漸枯萎,牲畜不斷的死亡,人也漸漸生活得毫無目的,就連世界也失去了平衡,難道,天要塌下來了嗎?
如何解救世界的災難,只有找到災難的源頭才可能制止更大的不幸。勇敢的加德開始了尋找災難之旅,途中,他碰到同樣迷茫的Arren,Arren是一個捨棄了國家的王子,他們開始結伴同行。
兩個年輕人來到了都城浩特鎮,這是一個隨時都會死亡的城市,這裡到處充斥著毒品與虛偽,就連人命也變得同螞蟻一樣,常常被販賣,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這裡熱鬧非常,但時刻都隱藏著危機。
偶然的一天,王子Arren從人販子手中救出了美麗的少女Therru,這個迷失了自己本性的少女始終不相信是Arren救了她,經過重重磨難,他們終於找到了搗亂的巨龍,年輕的巫師加德決定對抗這隻惡龍,拯救整個人類。
地海短篇故事
The Word of Unbinding, 1975 (收錄於 The Wind's Twelve Quarters)
The Rule of Names, 1975 (收錄於 The Wind's Twelve Quarters)
Dragonfly(收錄於《地海故事集》)
《地海故事集》Tales from Earthsea(短篇集)2001, ISBN 0-15-100561-3
伊庫盟系列
伊庫盟長篇故事 (科幻小說)
Rocannon's World, 1966
Planet of Exile, 1966
City of Illusions, 1967
《黑暗的左手》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 1969(雨果獎與星雲獎得主)
《一無所有》The Dispossessed: An Ambiguous Utopia, 1974 (雨果獎與星雲獎得主)
The Word for World is Forest, 1976 (雨果獎得主)
Worlds of Exile and Illusion, 1996 (Rocannon's World,Planet of Exile及City of Illusions之合集)
The Telling, 2000
伊庫盟短篇集
"The Matter of Seggri", 1994, (winner of the James Tiptree, Jr. Award; found in The Birthday of the World)
"Solitude (short story)|Solitude", 1994, (winner of the Nebula Award; found in The Birthday of the World)
"Mountain Ways", 1996, (winner of the James Tiptree, Jr. Award; found in The Birthday of the World)
"Old Music and the Slave Women", 1999 (found in Far Horizons, ed. Robert Silverberg; also in The Birthday of the World)
Four Ways to Forgiveness, 1995 (Four Stories of the Ekumen)
其他長篇小說
The Lathe of Heaven, 1971 (made into TV movies, 1980 and 2002)
Malafrena, 1979
The Eye of the Heron, 1982
Always Coming Home, 1985
短篇故事集
The Wind's Twelve Quarters, 1975
Orsinian Tales, 1976
The Compass Rose, 1982
Buffalo Gals, and Other Animal Presences, 1987
Searoad, 1991
A Fisherman of the Inland Sea, 1994
Four Ways to Forgiveness, 1995
Unlocking the Air and Other Stories, 1996
The Birthday of the World, 2002, ISBN 0-06-621253-7
Changing Planes, 2003, ISBN 0-15-100971-6
童書或青少年讀物
The Catwings Collection
Catwings, 1988
Catwings Return, 1989
Wonderful Alexander and the Catwings, 1994
Jane on Her Own, 1999
其他
Very Far Away from Anywhere Else, 1976, ISBN 0-15-205208-9
Leese Webster, 1979, ISBN 0-689-30715-2
Solomon Leviathan's Nine Hundred and Thirty-First Trip Around the World, 1984, ISBN 0-399-21491-7
A Visit from Dr. Katz, 1988, ISBN 0-689-31332-2
Fire and Stone, 1989, ISBN 0-689-31408-6
Fish Soup, 1992, ISBN 0-689-31733-6
A Ride on the Red Mare's Back, 1992, ISBN 0-531-07079-4
Tom Mouse, 2002, ISBN 0-7613-1599-3
小說之外
散文
The Language of the Night, 1979, revised edition 1992
Dancing at the Edge of the World, 1989
Steering the Craft, 1998 (about writing)
The Wave in the Mind, 2004
詩作
Wild Oats and Fireweed, 1988
Going Out with Peacocks and Other Poems, 1994
翻譯
老子 : 道德經, a Book about the Way & the Power of the Way, 1997 (a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
Kalpa Imperial, 2003, from Angélica Gorodischer's Spanish original.
Selected Poems of Gabriela Mistral, from Gabriela Mistral's Spanish originals.
See also: The Ones Who Walk Away From Omelas
勒吉恩是一位相當多產的作家,作品並不止於以上所列。大部分的文章是在科幻文學期刊出版,並無結集成冊。
國際大師經典力作
特殊之合作
《地海傳奇》被搬上螢屏經歷了曲折的歷程。它的作者是美國女性作家娥蘇拉•勒瑰恩,從1968年到2001年先後出版了6卷作品,被翻譯成19國語言出版,是與托爾金的《魔戒三部曲》和劉易斯的《納尼亞年代記》齊名的幻想文學傑作。曾經有多家影視公司要將它搬上螢屏,但始終沒有得到娥蘇拉•勒瑰恩的同意,宮崎駿也是其中的一個。宮崎駿雖然沒有將《地海傳奇》搬上螢屏,但他的很多作品都受到了《地海傳奇》的影響,無論是早期的《風之谷》還是後來的《哈爾的移動城堡》,都能從中看到《地海傳奇》的影響。《千與千尋》的成功讓娥蘇拉•勒瑰恩產生了很大的震撼,《千與千尋》先後摘取了柏林電影節上金熊獎、美國奧斯卡金像獎的長篇卡通片部門獎等殊榮,於是娥蘇拉•勒瑰恩向吉卜力發出了電影化邀請,合作開始了。
大師之經典
對於能拍攝《帝海傳奇》這樣一部經典,吉卜力也深感榮幸,特邀請了宮崎駿的長子宮崎吾朗任《地海傳奇》的影片監督。宮崎吾朗曾經參與製作過三鷹之森吉卜利美術館的綜合設計,並在2001年至2005年6月期間一直擔任該美術館的館長,在《地海傳奇》拍攝之時,製作人鈴木敏夫(吉卜力的總裁)表示:“宮崎吾朗一定能繼承父親所建美術館的重任,一切他都可以背負。”鈴木敏夫充分肯定了他的才能,並將監督的重任交給了他。
同樣吸引人的是為《地海傳奇》製作音樂的是樂界天才寺嶼民哉,寺嶼民哉以管弦樂編曲聞名於世界,腳本由宮崎吾朗和《聽到濤聲》(93年)的作者丹羽圭子共同執筆,這是一場天才影人的聚會,這是一場實力的比拼與角逐,本片未上映就已經積累了大量的人氣,是吉卜力2006年度的力作。
作品點評
點評:揭秘魔幻傳奇世界“一個憤怒的、固執的年輕人,他的魔力可以和最強的巫師匹敵;一個年輕美麗的女祭司,召喚來了一個惡魔;一個武士國王,他古怪的語言和武器有著相同的力量;這一切都存在於一個充滿了島嶼、咒語、神秘和處女的世界裡,這個世界名叫‘地海’”
——《地海傳奇》廣告語
面對如此的誘惑,面對強大的魔幻場景,你不心動嗎?
《地海傳奇》於2006年7月29日在日本435家大小影院同時上映,規模的龐大超越了以往所有的動漫作品,就連美國大片也自嘆弗如,不但趕走了《加勒比海盜2》,還勇奪票房冠軍。在該片上映之後不到兩周,雖然劇場版《火影忍者》第三彈,安達充名作改編的《Rough》也在日本上映,但都不能對《地海傳奇》構成威脅,東寶院線方面負責人樂觀的宣稱“票房過100億不是問題!”。
影片上映後不久就有一些媒體批評電影劇本改編失敗,畫面不得人心,但影片取得如此傲人的佳績,宮崎駿百感交集,據悉,宮崎駿在未來幾天之內將飛往韓國出席當地的首映禮,該片在在香港和台灣的放映日期也在緊張的安排中。
有訊息稱《地海傳奇》的製片人鈴木敏夫已經正式得到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組委會的邀請,希望《地海傳奇》能參加下屆威尼斯影展的競賽單元。如果最終確定的話,明年的威尼斯影展將同時出現三部日本動畫電影同室操戈的局面,另兩部有意角逐金獅的電影是《帕布莉卡》和《蟲師》真人版。
父子背後的故事——關於海報
《地海傳奇》的主題海報是龍與少年的畫。在《地海傳奇》拍攝1年左右,鈴木敏夫曾經讓宮崎吾朗監督創作象徵作品世界觀的主題畫,這是一個繁重又長久的創作過程。工作並不順利:“開始時畫面不太華麗,很多必要的元素雖然都被加了進來,但卻不怎么有趣。不過,在企劃階段宮崎吾朗描繪的龍臉製作人很喜歡,就決定以龍和少年作為畫面主題。”鈴木敏夫在談及海報創作的經過時這樣說道。
鈴木敏夫表示“宮崎駿先生創作的作品主題畫,經常是以大元素和小元素組合而形成的,而且他的習慣是橫板構圖。《地海傳奇》的主題海報卻是用豎版構圖的方式來表現,當宮崎駿看到設計組改變了構圖角度時,他的反應是沉默,他一直不想讓自己的兒子宮崎吾朗擔任影片監督,當時大家好緊張喔。”
另外一副畫的創作者是宮崎駿,畫面以主人公加德和Allen王子的視角,從山岡上面俯視以前昌盛的都城的畫面。榮華自豪的文明,卻面臨崩潰的風景,一切均衡即將被毀壞,迎來黃昏的世界——整個故事非常貼切地被一幅畫所展現出來。
在電影製作開始後,在同一屋檐下居住的宮崎父子兩人,就沒有再就《地海傳奇》交換過任何意見,而這個時候,宮崎駿拿出了這張畫。這張畫很符合電影的氛圍,並且與宮崎吾 朗對作品相稱的印象具體體現了出來。
最後,鈴木敏夫帶著這兩張畫,去美國拜訪了原作者娥蘇拉•勒瑰恩。宮崎駿也同行並參加了見面,並諒解和同意了宮崎吾朗擔任監督的事。《地海傳奇》的製作終於正式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