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特伐利亞和會

威斯特伐利亞和會被公認為使歐洲最早的一次國際會議。1643年“三十年戰爭”參戰各國為了恢復歐洲和平,而在威斯特伐利亞召開會議結束戰爭。會議上法國和瑞典鞏固了戰場上所取得的成果,取得了與神聖羅馬帝國同等的地位。他開創了用國際會議形式解決國際爭端,結束戰爭的先例,並肯定了國家主權原則,標誌著近代國際關係史和近代歐洲外交史的開端,對後世國際關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概念釋義

這次會議現代意義的國際關係發生在具有主權性質的民族國家出現之後。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發展、市場和經濟中心的形成,歐洲的政治區域化進程也在發展,其特點是不斷否定教皇和神聖羅馬帝國的權威,不斷加強王權和主權意識,最終使民族國家應運而生。在這一過程中,以1648年結束席捲歐洲的30年戰爭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及其 ,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為標誌,以主權國家為國際行為主體的國際關係體系也初具雛形。

其他介紹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開創了召開國際會議解決國際爭端恢復和平的先例;調整了一些國家的疆界;肯定了西歐各國王權的正統性和德意志幾百個諸侯國的主權和宗教信仰自由,確立了國家關係中國家主權的獨立性、統一性、不可分割性;強調了國際條約的神聖性並規定對違約國可以實施集體制裁;它還建立了外交使團制度。這一切在人類歷史上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表明了以王權為代表的民族國家開始取代基督教的神權,成為國際關係的主體,一個以正式邦交形式和召開國際會議為互動模式的國際關係體系在歐洲初步形成。與此同時,它所確立的有關國家主權和國家關係的這些基本原則,也成為現代國際法的基礎。但是這個體系還不具有全球性,它更多地帶有歐洲國際關係體系的特點和色彩,它所展現的更多的是歐洲的以“多極均勢”為特點的國際秩序,還沒有對世界其他地區的歷史進程產生重要的影響。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建立後,經過100多年的爭鬥,歐洲各國的力量對比發生了很大變化。到18世紀末,瑞典、荷蘭、西班牙、葡萄牙已不是大國,波蘭已不存在,活躍在歐洲政治舞台上的是英國、法國、俄國、奧地利和普魯士。在世界上,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生活的日益國際化,歐洲列強憑藉船堅炮利,迅速向外擴張,把世界其他地區變成了歐洲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逐漸形成了歐洲的世界中心地位。
但是歐洲內部並不平靜。資本主義的發展強化了各國對現實國家利益的追求,人權的理念和民主共和的思想猛烈地衝擊著專制主義的舊體制。這一切最終導致曾經是歐洲最強大的君主專制國家的法國於1789年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法國大革命的勝利極大地震撼了歐洲的專制制度,最終打破了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所構建的歐洲“多極均勢”結構,一時間形成了法國一強主宰歐陸的形勢。拿破崙帝國的不斷擴張威脅了各國的生存,於是在長達20多年的時間裡,英國與俄國、普魯士、西班牙、奧地利等國先後組織了7次反法同盟,最終使拿破崙帝國解體,舊王朝得以復辟。1814—1815年列強在維也納召開和會並達成《最後議定書》,目的是結束戰爭,恢復歐洲的和平與均勢。

維也納體系

維也納會議把歐洲所有的主權國家(除了信奉伊斯蘭教的土耳其)都包括在內;根據“正統主義原則”恢復了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瑞典、荷蘭以及那不勒斯等王朝原來的地位;用小國和弱國的領土對戰勝國進行補償,再次重新劃定了歐洲的政治版圖。會議還對一些帶有普遍性的國際問題作出了決定,通過了《關於取締販賣黑人奴隸的宣言》,《關於河流自由航行的規章》以及《關於外交代表等級的章程》等。隨後俄國、奧地利、普魯士簽訂《神聖同盟條約》,並與英國簽訂《四國同盟條約》,以防止法國再度爆發革命。隨著法國相繼參加這兩個條約,這一目的已經達到。
維也納會議建立的這種新的政治軍事及其領土的平衡,被稱為維也納體系。《神聖同盟條約》和《四國同盟條約》是對維也納體系的重要補充,也可視為維也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維也納體系是繼威斯特伐利亞體系之後歷史上第二個具有現代意義的國際關係體系。
維也納體系有三個突出特點:第一,強權政治。通過戰勝國對戰敗國財產的瓜分,滿足了列強的領土野心。第二,它依靠英國、法國、俄國、奧地利和普魯士的實力均衡,共同維持著歐洲的穩定。第三,它開始用“會議外交”的方法,通過上述五大國定期舉行國際會議,對列強各自的利益和矛盾進行協商解決,從而維護大國的利益。這也被稱為“歐洲協調”。
從總體來看,維也納體系仍然是一個歐洲列強討價還價求得妥協的國際體系。但是該體系在國際關係發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一、維也納體系已經具有一定的世界性,可視為第一個世界性的國際關係體系;但是世界其他地區是作為歐洲列強侵略和資本擴張的對象而進入這個體系的,因此只具有從屬性。第二、“均勢”原則已經成為指導後世制定外交戰略和外交政策,維護國際關係體系內均衡結構的經典性原則。第三、它對各國外交代表的等級的規定,至今還被作為外交慣例而廣泛運用。
維也納體系維持了歐洲大約100年的和平。但是它建立在歐洲各大國的實力基本形成均勢的基礎之上,既沒有消除各國的擴張野心,也沒有停止它們之間的爭鬥。各國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出現了一系列政治危機和軍事衝突,最終導致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維也納體系也徹底崩潰。但是,這場主要由於歐洲列強的爭鬥而引發的世界性戰爭卻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實際結束了歐洲的全球霸權時代。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戰勝國相繼召開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安排戰後的世界。主要內容有:宣布德國及其各盟國應當承擔戰爭罪責,並據此而對戰敗國進行政治、經濟、軍事、領土、海外殖民地等各個方面的嚴懲;有限承認民族自決權,恢復波蘭的獨立,建立了一批民族國家;建立國際聯盟作為維護世界和平的主權國家的國際組織,並對殖民地進行委任統治;協調戰勝國列強在亞太地區的關係並限制海軍軍備;確認以“門戶開放”、“機會均等”作為它們共同侵略中國的基本原則,等等。
上述這些對戰後世界作出的安排,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該體系也有幾個突出的特點:第一,它反映了20世紀的世界已經形成了一個息息相關的整體的現實,具有真正的世界性,社會主義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鬥爭對世界歷史的整體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第二,它是一個由英國、法國、義大利、美國、日本構成的多極均勢結構,並留有歐洲大國均勢的痕跡,但由於對德國和蘇聯等重要戰略力量的長期排斥而缺乏穩定性。第三,它提倡集體安全,但是國際聯盟在防止和制止侵略戰爭方面缺乏有效的制約機制。第四,強權政治貫穿其中,使該體系存在嚴重的內在矛盾和致命弊端,並導致戰後的和平既短暫又脆弱。
因此,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確沒有帶來永久的和平與安寧,僅僅20年之後,更大規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僅使人類在物質上和精神上蒙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雙重劫難,而且徹底宣告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終結,為建立新的國際關係體系奠定了基礎。

雅爾達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改變了世界範圍內的力量對比。以歐洲大國均勢為中心的傳統政治格局完全被戰火所摧毀,取而代之的是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這個新的兩極格局的基石,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後期由反法西斯大同盟的主要領導人通過多次會談所簽訂的一系列協定而確立的雅爾達體系;而兩極格局的外在表現,則是美蘇在戰後逐漸形成的“冷戰”態勢。
雅爾達體系的明顯特點是:第一,以建立和維持戰後的世界和平為主要目標。戰後的歷史已經證明,儘管存在長達40多年的冷戰和各種局部戰爭,但是就世界範圍來說,這一目標已經實現。第二,它是一個美、蘇兩極均勢結構,但是兩極的戰略力量只是相對平衡。第三,聯合國以維護世界和平,防止和制止侵略戰爭為根本宗旨,具有普遍性和權威性,不僅體現了國際政治的民主化進程,而且安理會及其五個常任理事國的“大國一致”原則,體現了維護集體安全的國際關係準則。第四,它建立在美、蘇戰時軍事實力均勢的基礎之上,因此同樣帶有大國強權政治的深深烙印。
還必須指出的是,雅爾達體系形成的兩極格局是不對稱和不完全的。首先,鑒於蘇聯的經濟實力始終遠遜於美國,因此冷戰對蘇聯的傷害程度遠遠甚於對美國的傷害程度。其次,兩極格局也未能囊括所有的國家和地區,隨著戰後非殖民化進程的不斷深化和開發中國家政治經濟的發展,以及西歐、中國和日本實力的增長,在兩極格局中不斷生長出多極的力量。另外核威懾的制約因素也不可低估。這一切最終使雅爾達體系和平演變。當蘇聯作為一個超級大國以自行坍塌的方式最後消失時,冷戰得以終結,雅爾達體系也成為歷史的陳跡。
但是,作為雅爾達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聯合國繼續存在。作為當代世界主權國家所組成的政府之間的最大和最重要的國際組織,儘管存在著各種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仍然在國際政治舞台上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國際格局多極化的發展方向。
與冷戰的結束幾乎同步發展的是經濟全球化的浪潮。進入21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的速度明顯加快,於是一些人認為經濟全球化和民族國家的主權在基本的價值取向上具有異質性和互相排斥性,並認為國家主權已經成為一個過時的概念,甚至斷言在全球化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主權消亡是一種鐵定趨勢”,國際政治的“後威斯特伐利亞”時代已經來臨。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經濟全球化並未造就“沒有國界的世界”,民族國家及國家主權在國內和國際政治生活中仍然處於核心地位並起著核心作用,國家主權最核心的部分——國家獨立自主地處理其內外事務的權利仍然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各國依然牢牢把守著國家主權,通過參與經濟全球化來捍衛國家的根本利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