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姚安縣誌》記載,文峰塔始建於明隆慶三年(1569年),為培植風水而建成。至今已400多年矣。
與文峰塔有關的,是一個話題,一段歷史。
這個話題綿延古今貫穿歷史的原因,是這座形似瓦硯的小城。這座小城曾叫弄棟,又叫姚州,如今叫姚安,它還有一個溫雅名字——荷城。
認識姚安的人都說,姚安壩子一馬平川,姚安壩子是個米糧倉,姚安是一個歷史文獻名邦。的確不錯,姚安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史稱“三川門戶,滇中之鎖鑰,南詔之中樞”;享有“迤西文獻名邦,花燈之鄉,梅葛故地”的美譽。宋時為大理國八大名府之一。
姚安壩子東有青山,西有碧水,北有古剎,南有文峰。
話說文峰塔,還得從明代說起。在明朝的嘉靖年間,廣東舉人楊日贊到姚安軍民府任知府,在他任職期間,姚安地區很少出文人。許多有才華的文人進京趕考都名落孫山,連進士都中不了。於是,楊知府建議在姚安縣城南8公里的獨樹山上造塔。老輩人傳說,文峰塔建成後,便有姚安棟川北街人陶鋌考中進士。
是否,有了文峰高聳,姚安就有了一代代文官文人輩出?
那年,潔白的文峰塔還在日光中熠熠生輝,李贄騎著白馬從文峰高聳的姚安南大門緩緩走來,他在縣城南門口的接官廳脫冠下馬,接受流官到姚安做官登基前的特殊洗禮。或許是姚安有文峰屹立的原故,李贄來到姚安後,便在府衙門上懸掛自警聯:“從故鄉而來,兩地瘡痍同滿目;當兵事之後,萬家疾苦總關心。”他深入民間,體察民情,創辦了德豐書院,興建李贄大橋,建蓋官明宮。可謂,功勳卓著。
在文峰塔與山川輝映的靈光里,一代文官李贄卻把他鄉作故鄉,他在這座文雅的古城裡著書立說。當他的《官明宮記》、《龍山說》、《論政篇》等著作成章成卷的時候,他卻期滿三年,自劾免歸。離去時“囊中僅圖書數卷”,真正的兩袖清風。
是否,有了文峰塔,這人傑地靈的姚安就真有了文人輩出?才高博學的陶鋌曾任過四川主事、福建司員外郎、山西司郎中、大名府知府、隴右道副使、武昌兵備道等職之後,暮年歸鄉,又主修了《姚安府志》,著寫了《讀說郛》46卷,並收入《四庫全書》。
土生土長的高雪君,映照了文峰塔的靈光,自幼好讀詩書,不分晝夜寒暑,臥則三更,起則雞鳴,一生著書87種。
四百多年過去了,李贄、陶鋌、高雪君、馬駟良、甘雨、趙鶴清、李士厚等一批批文官文人,來了,又去了。他們帶走的是歲月,留下的卻是文化傳承與積澱的痕跡。
四百多年過去了,文峰塔幾經風雨的洗禮,幾經歲月的剝蝕,依然巍然屹立於姚安南大門的獨樹山上。
神話傳說
文峰塔在當地民間流傳著一個神話傳說。在很久以前,天上的王母娘娘發現姚安壩子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本應是一片人傑地靈之地,但姚安壩子卻連年霪雨紛紛災害橫行民不聊生,王母動了惻隱之心,但上天的玄機,她老人家又不好自己點破,於是拐彎抹角吩咐她的七個仙女中的三個女兒到姚安的南北方向各建造一座寶塔,限期一夜完成,天亮時分完工。大女兒投機取巧,用紙在北方的山上建了一座紙塔。二女兒偷懶,在西北方的山上選址造塔,塔才造了半截天就亮了。三女兒實在,在南邊勤勤懇懇認認真真造了一座磚塔。天亮了,一陣大風吹過,大女兒造的紙塔就被大風吹跑了,造塔的地方一點痕跡也沒有。二女兒在光祿後山上建了半截塔,如今原址上的殘磚斷瓦依稀可辨,山下的村莊也一直被人們稱為白塔街,但人們始終不曾見到塔的半點蹤影。只有三女兒造的這座文峰塔一直在姚安壩子南面的山岡上矗立。有了這座塔,鎮住了妖魔鬼怪,姚安壩子得以風調雨順,作物豐收,黎民百姓才得以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