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如何眾叛親離》西德尼·揚整天憧憬著自己能進入時尚名流圈子,“談笑有紅顏,往來有人盯”,可事實上,他只是一個失意落魄的英國小記者。畢竟,家族的榮譽不是進入娛樂圈的通行證,而名校的出身也不能保證他躋身名流的行列。對
於那個充滿誘惑的名利場,他關注,他羨慕,他也嫉妒。於是西德尼·揚創辦了一個叫《後現代評論》的雜誌,專門拿明星大腕兒們開涮,希望以此來保持自己與“夢想”若有若無的聯繫。一次晚宴上,行為古怪的他又出了醜,誰知在眾人的恥笑聲中,西德尼·揚灰溜溜的人生竟泛出光澤來!原來,美國著名時尚娛樂雜誌《銳利》(有人譯作《尖銳:Sharps》,但《銳利》似乎聽起來更親切些)的老闆克萊頓·哈丁看上了這個呆頭呆腦的記者。作為一個在娛樂傳媒浸淫多年的高手,克萊頓深知西德尼的價值,娛樂圈(銅)臭(人)氣熏天,就需要西德尼這樣“棍子式”的人才來時時攪動。就這樣,西德尼·揚走進了曼哈頓的大廈,擁有了和名流們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可在同事看來,西德尼·揚還是一個來自英國的土老冒,性格固執,不懂得變通,乾起工作來更是古怪笨拙,有時他會不顧臉面執著地追問別人生活的隱私,招致巨大的反感,有時他會奇思妙想,請來脫衣舞娘為他的採訪“助興”,結果卻被被採訪者的妻兒堵在辦公室……儘管各種雷人的故事頻頻發生在西德尼·揚的身上。影片幕後
《如何眾叛親離》本片改編自媒體人托比·楊(TobyYoung)的同名回憶錄《HowtoLoseFriendsandAlienatePeople》,講述了他在《名利場》(VanityFair)的工作見聞,不僅為我們描繪了一個紙醉金迷的花花世界,也披露出美國娛樂雜誌和娛樂圈很多追名逐利的內幕。對於托比·楊,一位自稱是《如何眾叛親離》譯者的人給出了較低的評價,筆者委婉地用周華健大叔的歌詞來表達一下,就是:“我賤,何去何從……”(繞了這么多圈子,想說我誹謗也難,哈哈)托比·楊出身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一個熱心公益事業的知識分子,1978年因為對歷屆工黨政府所作出的貢獻而封爵;他的母親創作過一部獲得大獎的小說,是一本教育類雜誌的編輯。”托比·楊本人畢業於牛津大學,先後被
許多久負盛名的報紙和雜誌聘用、開除,其中包括《泰晤士報》、《衛報》、《獨立報》和《名利場》。我們暫且把他看做一個超級追星族吧,至少他自己這樣表示:“在《名利場》雜誌舉辦的第一次奧斯卡派對上,一看到湯姆·克魯斯我就想跪下去。”本片導演羅伯特·B·韋德是一名出色的導演和製片人,1998年,曾因《LennyBruce:SweartoTelltheTruth》一篇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並在1999年贏得艾米獎;羅伯特·B·韋德製作並參與導演了美國電視劇《抑制熱情》(CurbYourEnthusiasm),這部根據拉里·大衛在洛杉磯演藝圈的親身經歷改變而成電視劇大受歡迎,而羅伯特也在2003年憑藉此片獲得艾米獎喜劇系列傑出導演獎,該片在2004年、2006年也分獲提名。對於《如何眾叛親離》這樣一部同樣反映演藝圈故事的影片,羅伯特·B·韋德的執導是輕車熟路,讓人放心,也讓人期待。本片需要的男主角是一個來自英國的、長相中差的“土老冒”,而西蒙·佩吉就是最佳人選!西蒙·佩吉是英國單人喜劇、作家和影視演員,1999年,他與傑希卡·史蒂文森聯手改編創作了4頻道播放的電視劇《Spaced》,憑藉在這一節目中的出色演繹,佩吉贏得了一項英國喜劇獎的提名——最佳最佳喜劇新人獎。2004年4月,佩吉自編自演的殭屍浪漫影片《殭屍肖恩》(ShaunoftheDead)隆重登場,他在其中創造了一個經典的倒霉蛋角色肖恩,他也因此片獲得英國獨立電影獎最佳獨立電影獎。在《如何眾叛親離》中,西蒙·佩吉盡顯喜劇天賦,亮“賤”相當成功!影片簡評
本片片名挺嚇人——《如何眾叛親離》!這可不是譯者的故弄玄虛,英文也差不多這個意思。原以為是某個誰在監獄中的懺悔錄呢,後來才知道是“下崗”記者說娛樂圈的那些事。關於那個圈子,我們習慣的是擁擠的冬粉、閃爍的聚光燈,沒聽說過眾叛親離這樣“悽慘”的故事啊。誒,這心理一有反差,影片的票房啊、作者的版稅啊,就都有保證了。這年頭,甭管文章寫得好壞,名字要震撼!筆者喜歡就事論事,而鑒於本片片名的冷清,這
次影評就找出幾部片子一起聊聊,也趕趕(過)時髦,搞個PK。搞笑英國人PK:《憨豆特派員》VS《如何眾叛親離》提起英國喜劇,羅溫·艾金森(RowanAtkinson)是一個標誌性的人物,他因為扮演了英國BBC招牌電視喜劇《憨豆先生》中的“憨豆先生”而聞名遐邇。那個“有一點笨拙、有一點幼稚、有一點單向思維(腦筋不轉彎)、有一點靦腆、又有一點短路的傢伙”在全世界各地都擁有大批冬粉,而羅溫·艾金森也創造了一種英國式的無厘頭。《憨豆特派員》(JohnnyEnglish)可以說是羅溫·艾金森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現了英國式幽默的特點,主人公面對各種情況都非常自負,以至於自己常常陷入令人啼笑皆非的窘境。羅溫·艾金森的喜劇好看,其原因還在於老少鹹宜,多少能保留些大英帝國的保守與莊重,而好萊塢的喜劇卻常常帶著古羅馬喜劇的特徵,比如喜歡大開男女之間的玩笑。《如何眾叛親離》中的成人笑料可是不少,這使得西蒙·佩吉在羅溫·艾金森面前顯得比較下流和庸俗,而他塑造的人物也真是“賤”鋒所指,所向披靡。不過票房證明,西蒙·佩吉的“風格”是人民民眾喜聞樂見的,邁克·邁爾斯和他的《王牌大賤諜》(AustinPowers)不是火得一塌糊塗嗎?演員介紹
西蒙·約翰·佩吉,1970年2月14日出生於英格蘭格洛斯特市,他是英國單人喜劇、作家和影視演員,他飾演的著名角色包括影片《殭屍肖恩》和《終棘警探》中的片名角色,以及英國電視連續劇《Spaced》中的主角。他的很多大宗作品都是與自己的老搭檔傑希卡·史蒂文森、埃德加·賴特和尼克·弗洛斯特合作完成。他的主要電視喜劇作品有《收容所》(Asylum)、《12條短褲》(SixPairsofPants)、《堅信未來》(FaithintheFuture)、《BigTrain》和《嬉皮士》(Hippies)。2004年4月,佩吉自編自演的殭屍浪漫影片《殭屍肖恩》隆重登場,佩吉主演了電視劇《危險!5萬伏電壓!》,2007年,佩吉和賴特拍完了他們的第二部影片《終棘警探》,影片於2007年2月發行。
花絮評論
梅根·福克斯因為西蒙·佩吉加盟影片而主動要求在片中飾演角色。她承認自己很喜歡看西蒙的影片,並大讚西蒙是個表演天才。梅根·福克斯在片中扮演的性感女星索菲亞曾出演一部NC-17級的情慾片《聖潔修女特蕾莎》,因此作為一種宣傳手段,《如何眾叛親離》製作方在上映前推出了這部片中片的虛假預告片。
據說原著作者托比·揚因為常常對演員的表演橫加指責,還干涉導演的現場執導工作,而被禁止在拍攝現場出現。
精彩對白
ClaytonHarding:howisyourcomingtoworkwithme,TheSharps,amagazineofNewYork.克萊頓·哈丁:我想你來紐約的《銳利》雜誌來為我工作。
AlisonOlsen:ThisisNewYorkcity,womenonlydatewithmenweresuccessful.
艾麗遜·奧爾森:這就是紐約,女人們只和成功的男人約會。
SydneyYoung:Iwouldbesuccessful.
西德尼·揚:我終將會成功。
AlisonOlsen:andtall.
艾麗遜·奧爾森:但還要個兒高。
(西蒙被雷到,因為他比較矮小。)
勞倫斯:有人投訴你在飲水機旁找女人搭燦,那是很不恰當的行為。
西德尼:你一整天都在搭燦!
勞倫斯:我的叫調情,你的叫性騷擾。
2001年,英國作家托比·揚推出了一部個人回憶錄型的小說《如何眾叛親離》,講述他在美國《名利場》雜誌工作5年中的經歷。這個關於一個英國時尚記者如何在美國名利場上打滾的故事獲得商業上的成功,成為當年的暢銷書。
原本這個小說也就這么放著,沒想到輾轉來到導演羅伯特·B·韋德手上。韋德1982年進入演藝界之後,一直在電視界發展,多年來他甚至沒有拍過劇情類電影,但卻獲得過奧斯卡獎提名,1999年他憑藉《蘭妮·布魯斯:我發誓講實話》一片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提名。然而,這對他的電影事業似乎沒啥幫助,韋德繼續回家拍他的電視劇。
2000年,《宋飛正傳》的主創,電視界紅人拉里·戴維找上韋德,與他一起製作了新的電視喜劇《抑制熱情》。這部電視劇讓韋德迎來了事業的春天。
2003年他憑藉這一電視劇獲得喜劇類電視最佳導演獎,這是他職業生涯中得到的最大的獎項。自此,他對劇情類電視/電影的掌控能力才得到業界的認可。
韋德說自那以後,有很多人開始給他送來劇本,希望他擔任導演,不過韋德一直都沒拍劇情片,因為“很多劇本很無聊,這些東西我花兩小時去讀都覺得無聊,更別說用一年時間去拍了。”就這樣,韋德一直拖著不拍電影,直到有一天,他的經紀人戴維·朗納給他帶來了《如何眾叛親離》的劇本,韋德才被震撼,“當我讀了第一頁時,我知道這個劇本是與眾不同的,讀完劇本我馬上拿起電話告訴戴維我喜歡這個劇本,這個劇本新鮮、有趣且充滿智慧,很對我的胃口。我要把它拍成電影。”
戴維接到韋德的訊息後,開始著手聯繫拍片事宜。史提芬·伍利多年前憑藉《哭泣遊戲》入圍奧斯卡獎的英國製片人馬上加盟該片,在他的幫助下,韋德終於為該片籌得了拍攝資金,而在隨後多次出現資金不足的情況下,伍利都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現,將這部差點因資金不足而面臨停拍命運的電影救了過來。
話說韋德開始籌拍該片之際,他首先去拜會了小說原作者托比·揚,跟他暢聊自己的拍片想法。隨後他又與編劇彼德·斯特拉格漢商討劇本,韋德說:“很慶幸劇本不是由我來寫,不然肯定沒有像如今這樣出色,斯特拉格漢總能將書中的精髓完整而又對味地變成電影場面。”
在完成劇本之後,韋德開始尋找演員。
2006年6月,他與英國喜劇演員西蒙·佩吉碰面,問他有沒興趣出演該片男主角。西蒙·佩吉先前有看過劇本,他對片中那個古怪的時尚記者一角相當感興趣,於是馬上同意出演。身為西蒙·佩吉電影的忠實觀眾,韋德很開心自己的偶像能加盟到這部電影中。當西蒙·佩吉出演該片的訊息傳出後,還沒憑藉《變形金剛》走紅的女星梅根·福克斯自己找上門來,要求出演片中性感小明星一角,因為她也是西蒙·佩吉的冬粉,但求能與他同台。韋德答應她的要求,讓她出演該片的女配角。
女主角方面,韋德想起曾經合作過的克爾斯滕·鄧斯特。“我和她的合作始於十幾年前,那時候她只有13歲,如今她已是大紅大紫的明星,我都沒什麼信心能請得動她。”韋德說。不過,當鄧斯特看完劇本之後也相當喜歡,加上檔期也合適,於是也很爽快地答應加盟該片。其他演員方面,韋德說:“《銳利》雜誌主編勞倫斯的扮演者傑夫·布里吉斯,與我是交心多年的老友兼合作夥伴;邀請丹尼·赫斯頓可是頗費了我一番唇舌,和他談了幾個月後,他終於答應加盟這部電影。”
演員悉數到齊,韋德拿著2800萬美元資金,開始到倫敦拍片。雖然故事發生在紐約,但是拍攝時大部分的場景都選在倫敦,“因為拍攝的資金大部分來源於英國,而出資方又要求我們在倫敦消費,如果費用多數產生在美國的話,又會有很多麻煩,還有這樣稅那樣稅的,而我真的很不擅長這個。”為了不讓電影場景穿幫,韋德在拍攝過程中要注意很多細節,拍攝過程可謂戰戰兢兢,不過,在大家嚴謹的製作態度的指導下,整部電影也算順利完成了。
幕後故事
一個好漢三個幫自從導演羅伯特·B·維德憑電視系列劇《抑制熱情》(curbyourethusiasm)獲得55屆艾美獎最佳導演提名後,他開始收到大量的劇本,“但其中鮮有能抓住我眼球的作品,對於這些劇本,讓我花兩個小時去閱讀都略顯為難,更別說讓我花一年左右的時間去拍。直到我的經紀人戴維·朗納(DavidLonner)給了我這個劇本——《如何眾叛親離》,當我讀了第一頁時,我完全受到了衝擊,我知道這個劇本是與眾不同的,直到讀完這個劇本我的激動之情也久久難以抑制,並且情不自禁地拿起電話告訴戴維我喜歡這個劇本,並有把它拍成電影的衝動。總的來說,這個劇本新鮮、有趣且充滿智慧,很對我的胃口。”
史蒂芬·伍利這個在英國當代電影界相當有號召力和令人敬畏的製片人加盟到該片的籌拍之中,使得這部影片有了拍攝的保障。羅伯特說,“伍利在2006年4月帶我到了倫敦,在那裡我先後拜會了劇本改編作者彼特·斯特拉格漢和這本自傳性小說的作者托比·揚,並得到他們的鼓勵。”
羅伯特表示,“我知道托比·揚的書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英國都非常暢銷,當我讀到他的原作時,我是真心的喜歡上了這本書。但很慶幸地是,劇本並非由我操刀,而是交給了經驗豐富、功底深厚的英國劇作家彼特·斯特拉格漢,否則我是一點也無法將之挖掘得如今天這般出色。他總能創造性地將托比·揚真實生活中的點滴轉化為電影裡的‘賣點’,並能完全地把原著里的精髓寫進劇本同時保留書中大部分的有趣軼事。而對彼特·斯特拉格漢的信任和欣賞也為我們的友好合作奠定了基礎。”
當談到主演班底時,羅伯特很是激動,“2006年6月我返回美國,並與西蒙·佩吉進行了交談,在這之前他已經讀過劇本,而在這次交談中他表示有興趣出演本片的男一號。對於我而言,這真是個振奮人心的訊息。要知道西蒙可是擁有不可限量的冬粉軍團啊,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能和他合作,我真的是要‘抑制熱情’才行。就在他答應與我們合作的那一刻,我覺得我已經積聚了無以言表的力量。”
“接下來,我開始說服克爾斯滕·鄧斯特加盟這部影片,我和她的合作始於十幾年前,那時候她只有13歲,由於對本片比較喜歡加上檔期也安排得過來,她欣然應允;《尖銳》雜誌主編勞倫斯的扮演者傑夫·布里吉斯,與我是交心多年的老友兼合作夥伴,曾幾何時,我們一直在努力尋找可以一起合作的有趣項目,而現在它就擺在我們面前,因此傑夫的加入理所當然;邀請丹尼·赫斯頓可是頗費了我一番唇舌,和他的‘談判’維持了數月,不過最後我還是贏得了勝利;接下來,因《變形金剛》而迅速躥紅的性感女星梅根·福克斯、可愛而很有表演天賦的吉蓮·安德森,以及極具潛力的麥克斯·明格拉先後加入到劇組中,能與這些傑出的演員共事是我的榮幸,也使我的導演工作底氣十足。”
曾受資金困擾的劇組
總部設在倫敦的Intandem電影公司為該片提供資金支持並處理電影營業稅等相關事宜。拍攝期間劇組曾面臨資金不足的情況,導演羅伯特·B·維德談及這點,
也是感慨萬千:“投拍的資金遠遠不夠,啟用金非常少。伍利便四處奔忙去籌集那些剩餘的資金,而需要籌集的資金遠遠超過已經有的啟動金。這就像一場戰爭,在去年7月的時候,也就是影片開機不久,就險些因為資金斷鏈而不能堅持。這些細節現在回想起真的是很痛苦,也相當受折磨,但因為我們的努力,拍攝需要的後續資金最終還是源源不斷地到位,謝天謝地!另外,因為資金到位,現在演員名單上那些吸人眼球的大牌明星也陸續到位,超級感謝伍利,他真的很強大!”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美國紐約,電影大部分的背景都是酒吧、俱樂部、酒店房間、賓館、辦公室之類,所以我們決定在倫敦內取景。但為了節約開支,我們還是做足了功夫,在拍攝過程中我們得隨時注意很多細節,好像插線板、電燈開關又或者是標有‘出口’的指示牌等都要避免在影片中出現。舉例來說,在《尖銳》雜誌社辦公室的場景,我們是在倫敦一間真實辦公室的角落裡布景,但最後兩個星期,劇組移至紐約,儘管布景場地更寬、鏡頭也移向了室外,但還是不能有太多的改變,因為怕穿幫我們必須得小心。”
“儘管以降低成本為主,但有些錢卻是不得不花的。最後劇組從倫敦遷移至紐約也是逼不得已。因為拍攝西蒙從百老匯到時代廣場的中心這組鏡頭,我們是無法在倫敦完成的,必須實景拍攝。”
相關單位
製作公司
Number9FilmsLtd.[英國]Film4(funding)
AramidEntertainmentFund(funding)
TheFilmCouncil[英國](support)
IntandemFilms[英國]
LipSyncProductions(funding)
發行公司
ChannelFourFilms[英國](2008)(UK)(theatrical)FilmFour[英國](2008)(UK)(TV)
RCVFilmDistribution(2008)(Belgium)(theatrical)
RCVFilmDistribution[荷蘭](2008)(Netherlands)(theatrical)
ScanboxFinland[芬蘭](2008)(Finland)(theatrical)
ScanboxSweden[瑞典](2008)(Sweden)(theatrical)
米高梅[美國](2008)(USA)(theatrical)
ParamountPictures(2008)(UK)(theatrical)
LuxorEntertainment[俄羅斯](2008)(Russia)(allmedia)
特技製作公司
LipSyncPost[英國](visualeffects)其他公司
IntandemFilms[英國]internationalsalesAll-StarAnimalsanimalhandlers
Compuhirecomputerandvideoplayback
DreamCarspicturecars
ARRILightingRentalLimited[英國]lighting
AudiolinkLtd.walkietalkies/mobiles
Fatts[英國]post-productionscriptservices
Film4development/funding
Henry'sInternationalCuisinecatering:NewYork
HothouseMusicmusicsupervisor
KodakLimited[英國]motionpicturefilmsuppliedby
LipSyncPost[英國]digitalintermediate/soundre-recording
Polydorsoundtrack
SonicMagic[美國]adrrecording
上映時間
法國France2008年5月15日......(CannesFilmFestival)美國 USA 2008年10月3日
英國 UK 2008年10月3日
俄羅斯 Russia 2008年10月9日
韓國 SouthKorea 2008年10月16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2008年10月23日
挪威 Norway 2008年11月7日
比利時 Belgium 2008年11月12日
荷蘭 Netherlands 2008年11月13日
德國 Germany 2008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