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好時光
寶髻偏宜宮樣 ,蓮臉嫩 ,體紅香 。眉黛不須張敞畫 ,天教入鬢長。
莫倚傾國貌 ,嫁取個,有情郎 。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好時光:詞牌名,為唐玄宗所創。雙調,前後片各四句,共五十五字。前後片的二四句押韻,均用平聲韻。
⑵寶髻(jì):插戴珠寶的髮髻。偏宜:甚合。宮樣:宮中流行的式樣。
⑶蓮臉嫩:像蓮花那樣鮮艷嬌嫩的臉。
⑷體:即軀體,這裡指女子的肌膚。紅:紅潤。香:馥郁芳香。
⑸黛(dài):青黑色的顏料,古代女子用以畫眉。眉黛即眉毛。張敞:漢宣帝時,為京兆尹。曾為妻子畫眉。後來成為夫妻恩愛的典故,傳為佳話。
⑹倚:倚仗。傾國貌:極言婦女之美貌。
⑺有情郎:有情有意的男兒。
⑻莫負:不要辜負。
白話譯文
你裝飾珠寶的高高的髮髻,最適合宮中流行的式樣。你的臉龐像蓮花一樣鮮嫩,肌膚白裡透紅散發馨香。你青黑的眉毛不需人工描畫,天生雙眉入鬢又細又長。
不要倚仗自己有傾國之貌,應該嫁給一個有情有意的如意郎。我和你正當青春年少,千萬不要辜負了美好的時光。
創作背景
關於此詞的創作,有一個離奇卻有趣的故事,據《詞林紀事》記載,唐玄宗“嘗臨軒縱擊,制一曲曰《春光好》,方奏時,桃李俱發,應詞中‘莫負好時光’之語,明皇戲曰:‘此事不喚我作天公可乎?’”現實中唐玄宗酷愛音樂。他六歲就能歌舞,少年時在府中自蓄散樂一部以自娛。正是由於他酷愛音樂的緣故,他對宮中善於音律的女子寵愛有加,這首詞很有可能是贈予他所欣賞甚至愛慕的一位女子的。
鑑賞評價
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仿效民歌寫男青年向姑娘求婚求愛的新詞。它強調了愛情不要倚仗貌美,要選有情有義的郎君來嫁。當然由於封建帝王的審美觀,把一個美女寫得珠光寶氣,宮樣梳妝,脫離了民間姑娘的天生麗質。
上片集中描寫女子的美艷過人。先寫髮髻,“寶髻”二字透露出來的是精緻與講究。“偏宜宮樣”是側寫其氣質不凡,蓋宮樣髮髻雖時髦好看,但非人人適宜,而詞中女子則天性合適,宛然定製。唐時妝飾風氣往往以宮女為典範,故髮型和服裝的“宮樣”意味著潮流前衛,如劉禹錫《贈李司空妓詩》詩“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即是指官樣髮型,而白居易《上陽白髮人》詩“小頭鞋履窄衣裳,青黛點眉屆細長”,韓偓《忍笑》詩“宮樣衣裳淺畫眉,晚來梳洗更相宜”則主要指宮樣服裝。
接下寫臉部,視覺上的臉嫩、眉長與嗅覺上的體香,襯托出一個青春可人的女性形象,尤其是“天教入鬢長”一句極力寫出了女子的天生麗質。這裡雖用了張敞的典故,但並非表現戀人或夫妻恩愛的意思,而是著力表現其超乎尋常的美麗而已。《西廂記》中張生第一次見鶯鶯,就這樣描寫道:“則見她宮樣眉兒,新月偃,斜侵入鬢雲邊。”也是被鶯鶯長長的屑線所吸引。有學者認為“體紅香”一句乃是暗寫楊貴妃,因為《開元天寶遺事》“紅汗”條記載:“貴妃每至夏月,常衣輕綃,使侍兒交扇鼓風,猶不解其熱,每有汗出,紅膩而多香。或拭之於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紅也。”但是否能由此將“體紅香”歸為楊貴妃的專有特徵,卻是要打個問號的。因為從結構上來說,整個上片都是集中描寫頭部和臉部的裝扮,如果插入一句對身體的描寫,不免使文筆顯得枝蔓了。而且“美人紅妝色正鮮,側垂高髻插金鈿”(岑參《敦煌太守後庭歌》),紅妝及脂粉香用於臉部描寫也是常見的情形。
下片轉入議論。蓋此女子因自恃其過人之美艷,—般男子難入其眼。但真情可貴,青春短暫,故詞人鄭重勸告:美貌不可恃,青春都一晌,如遇有情郎,不妨付衷腸。從詞的前面內容來看,唐玄宗對女子的容貌和氣質是十分欣賞的,暗含愛慕之意,非泛泛之交者可比,但從後面內容來看,又完全是一種朋友口吻,雖有關切,卻無愛戀。其間關係耐人尋味。
全詞語言生動、流暢,饒有民歌率真風味又不失含蘊。像“蓮臉嫩”的鮮活比喻,“體紅香”的鮮明生動描寫,眉黛的誇張,下片流水般的明快、俊朗、流暢,都是藝術純熟的表現。
關於此詞的評論有正有反。陳廷焯認為此詞“俚淺”,與《雲謠集雜曲子》相比,其語言風格倒有幾分相像,則縱是淡淺,似也不足為病。而在詞的體制上,此詞尤其值得注意。因為唐人詞多由律、絕雜和聲而成,後人將和聲填以實字,詞體乃成。劉毓盤《詞史》引《全唐詩注》,即懷疑此同為由五言八句詩而來,偏、蓮、張、敞、個等字,本屬和聲,去此和聲,仍為一詩。其說可備參考。但李隆基在詞體形成歷史上的作用值得關注。正如王易《詞曲史》所云:“······及玄宗而製作爛然,超絕前代,既長文學,復擅音聲······由是上好下甚,聲樂之教幾遍天下。士大夫揣摩風氣,競發新聲,樂府詞章獨越前代,同體之成,亦於是托始焉。”語略有誇張,但李隆基對詞體的推動作用也是不能抹殺的。
名家評價
明·顧梧芳《尊前集序》:音婉旨遠,妙絕千古。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俚淺極矣。
作者簡介
李隆基(685—762)即唐玄宗,又稱唐明皇,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公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在位44年。李隆基博擅才藝,詩文、書法皆有較高造詣。他提侶尊古崇經,惡華好朴,對盛唐詩歌的繁榮興盛有倡導之功。著述甚多,《全唐詩》、《全唐文》各存詩文若干。李降基精於音律,曾在“安史之亂”奔蜀途中雨中聞鈴,采其聲為《雨霖鈴》曲。演奏、度曲、作詞,堪稱兼擅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