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格局
建在山頂之上,建築保留了傳統的風格和平面布局,為二進山門,四合院落,廟台高築,似飄渺於古城之巔,大有瑤台中落之感。山下有石徑可俯拾而上,直達山門。中軸線上從山下古戲台拾級而上要經過閻王殿、南天門、中天門等。山頂觀內有一眼終年不涸的泉池,俗稱“天池”。後院殿堂有四頂奶奶泥木雕像一座,足踏蓮花,道袍寬適,面容慈祥,捻指間,似為百姓籌謀排難。
傳統廟會
香火鼎盛,歷久不衰,善男信女,若有災喜,多來朝拜。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是傳統廟會,周圍百餘里“雲集霧會,自昏達旦”。廟會期間,香客及游觀者平均每日達30萬人次。曾是由佛道共同主持的寺觀,又名香山寺,這種“佛道一寺”的現象是東晉、南朝時代道教信徒改宗佛教、唐太宗時期儒釋道互相吸引的“三教並行不悖”及明初奉行儒釋道兼容並行的歷史文化長期糅合的產物。
如畫美景
站在山門之前,南望古城,盡在眼底,殿宇參差,台閣相望,百雉之樓,錦冊漫捲,雲間天街,碧瓦滴翠,蒼蒼煙雨,座座樓台,盡入畫軸,使人不能不想起明人傅君錫《壽陽煙雨》所贊:“幾回憑眺難收拾,仿佛王維畫裡詩”。 向東眺望,則為淝水要津,舟楫南來北往,車馬東去西行,特別是夜幕徐落,一輪明月高懸渡口,石橋高臥,扁舟橫眠,點點漁火跳著微光,東山之寂,明月溶溶,如浴清泉,微風徐來,岸柳重露。待到遠村雞啼,曉氣浸潤,群山淡墨一痕,鳥鳴水浦,耕歌晨唱,野芳沁脾,依稀曉月,已漸隱晨曦之中。 向西南鳥瞰,為煙波浩渺之壽州西湖。若雲淡風清,紅日西墜,婀娜靜嫻,遠山透紫,岸柳披紅,漣漪千層,霞光萬道,可謂“微風萬傾靴紋細,斷霧半空魚尾赤。”更有鬱郁蘆葭,點點鷗鳥綴於天水之間,舟子暮歌、牧童晚笛和微風而起,蒼茫之間,回首壽春譙樓,已是萬家燈火。四頂奶奶能占據此山,修築廟宇,盡占人間地利,盡覽人間風流。此地歷史悠久,風景優美,乃仙山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