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廟[永城市芒山奶奶廟]

奶奶廟[永城市芒山奶奶廟]

奶奶廟即芒山寺,又叫泰山奶奶廟,原名碧霞元君祠,始建於唐朝,位於永城芒碭山保全山南峰山頂。登芒碭而望四省,沐漢風而越千年。奶奶廟坐北朝南,山門內有大殿廂房。大殿五間,重梁起架,黃綠琉璃瓦復面,單檐硬山式,系清代建築。寺院下方為漢梁孝王陵,在漢代該寺院為梁孝王祠廟,後稱為碧霞元君祠、泰山禪院、泰山奶奶廟。

基本信息

歷史

奶奶廟 奶奶廟
在芒碭群山中,有座山叫保全山,以前也曾叫南泰山,山上有座奶奶廟.山前有個柿園村,關於奶奶廟和柿園村名字的來歷有這樣一個美妙的傳說。
很早以前,山東境內的泰山叫北泰山,保全山雖小卻有南泰山之稱。北泰山前有一樵夫姓何名振公,此人吃齋好善.積德甚多,感動上帝,下凡三位姐妹,投胎到何家。何老漢一生無子,視三個女兒如掌上明珠。家務粗活不讓乾,大門二門不讓出。只在家中紡花織錦.做些針線。
三姐妹到底是天上神仙,下凡期限到了就要招回天宮。一天,上神託夢給三姐妹,保全山為她們建了廟,設了神位要她們擇吉日前往,天明各說其夢,內容相同。於是她們便覺此事是真.當下便商量如何去保全山一探虛實。此事本該大姑娘去的,怎奈她生性懶惰,怕吃苦,推脫身體偶有小恙,叫二姑娘走一趟。二姑娘也找了藉口不願去。這事自然落在三姑娘身上,她心地善良,自幼勤快,對大姐、二姐言聽計從,就辭別了二老爹娘,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奔保全山而去。
三姑娘歷盡艱險,來到保全山,只見崇山峻岭,古木參天,虎嘯狼嚎,一派淒涼景象,卻不見廟宇的影子。她心下暗想也許是時候不到,不如暫且住下,等一段時間再作理會。就投奔到山下一家土財主家裡當傭人。這財主心眼狠毒,讓三姑娘每天上山剖兩捆青草,幸虧三姑娘在家勤快,也吃得了這苦。
三姑娘天天到山裡割草,一轉眼到了冬天,雪花紛飛草木枯萎,百花凋謝。土財主可容不下別人在他家坐吃閒飯,便想趕走三姑娘,可一時又沒法張口。於是想了一條毒計.想讓三姑娘不攆自走。雖是寒冬天氣.仍然叫三姑娘每天上山割草,割不來草,不給飯吃。可她如同平時一樣.每天照樣割來青草,財主心中犯了疑惑,數九寒天,百草皆枯,她如何能割來青草呢?這天,三姑娘踏著積雪,又去山裡割草,財主悄悄地在後面跟著。只見她進山後往一個山坳里走去。財主跟過去一看,驚得目瞪口呆。但見一片青草迎著寒風長得格外茂盛。三姑娘在前割過去,草在後面又長出來。寶地!寶地!財主差點叫出聲來。他躲在一棵大樹後面,等到三姑娘走後跳出來,折下一根柿樹枝插在草地上,作個記號,準備第二天帶人來扒寶物。
天亮了,財主帶人進了山。到地方一看,滿山遍野都是柿樹。從此,這些柿樹年年結滿了柿子。遇上災荒年景.四面八方的人都來這裡摘柿子充飢,救了不少人的生命。他們也就在山前定居下來,這裡逐漸成了一個村莊,三姑娘的美名也自此傳頌開了。一些德高望重的人聯名上書,請求給三姑娘建廟立碑,官府順應民心,撥了銀兩大興土術。在保全山上建造了一座金碧輝煌的廟宇,並修了神位。三姑娘昔日的夢境實現了。這是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換來的。想想自己歷經的艱辛,兩行淚珠兒奪眶而出。 她不想再跑老遠去告訴大姐、二姐,這也是對懶惰的懲罰,姑娘坐上正位,立刻脫凡成神去了。
三姑娘一去幾年無音訊,家中等急了,大姑娘又讓二姑娘去看看。二姑娘啟程,來到保全山一看,廟宇已經建成,三姑娘滿面笑容地在正位坐著。她不回去告訴大姐,就坐在了偏首。
大姑娘在家等啊等啊,二妹、三妹都一去不回來,不知是何緣故,只好自己走一趟。她來到保全山一看,氣得眼斜鼻子歪,喉嚨眼裡冒青煙,正位,偏位都占住了,沒辦法,自己只好坐在了下首。三姐妹都脫凡成神了,人們為了紀念三姑娘和救人度荒的柿樹林,把保全山的廟叫做“奶奶廟”,把山前的村子叫做“柿園村”。三姑娘脫凡成神的日子——農曆三月二十日,成了人們進香朝拜的日子。這事越傳越遠,燒香朝拜的人越來越多。從此在保全山興起了香火廟會。雖歷經改朝換代,但盛況不衰,一直延續至於今。

結構

大殿中供奉三尊神像,中為碧霞元君,左為佩霞元君,右為紫霞元君,俗稱“三仙奶奶”。山門裡,大殿前兩側各有對稱的三間廂房,有十殿閻君塑像。另有南屋三間為勤雜僧侶住處。

景觀

泰山奶奶廟廟會 泰山奶奶廟廟會

自從唐代開始每年農曆三月二十至三十逢泰山奶奶香火廟會(芒碭山古廟會),豫、皖、蘇、魯四省商賈雲集,好戲連台,善男信女們日夜蜂擁登山進香,日客流量達十萬人次。解放後泰山奶奶廟被拆除, 1992年台灣中道學苑主持真華法師捐資為家鄉重建該寺院,更名為“芒山寺”,現主持為寂明法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