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背景
奉節縣清真寺原名清真西寺,位於奉節縣城永安鎮北五道拐,三國蜀漢章武二年,劉備兵敗唬亭,屯兵白帝城,於此別置永安宮。故鎮以宮為名。五道拐在鎮中偏北,回族多數聚居於此,故而在此選址建寺。
初建
奉節縣清真寺據傳約始建於元代。
修繕重建
奉節縣清真寺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次重修”。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由當地阿訇周紹林、魏鳴遠主持擴建。
1939年寺大部被日軍飛機炸毀,僅存大殿。後由該寺阿訇蘇良相主持,在重慶、成都清真寺及穆斯林中募集資金重建,並將原辦經堂改為伊斯蘭國小。該寺原設有經堂教育培養海里幾,並自編教材開辦阿文培訓班。本省川東諸縣的阿旬多啟蒙於該寺、1983年、1984年由省財政資助7000元,另由穆斯林捐贈,進行全面修葺。改建沐浴室、教務室、殯禮室等,並立“修復碑”。
規模建制
奉節縣清真寺地勢平坦,坐東朝西。東至五道拐;南至華家街;西至城隍街;北至月牙街。奉節縣清真寺現占地2.7畝,建築面積618平方米。
建築特點
風格特點
奉節縣清真寺入內有照壁,在二門之前,教胞“舍白”、“乜貼”石牌林立,前後院落三進,主體建築為禮拜大殿、大殿為中國傳統式造型,八盞八角型大宮燈懸掛殿內兩側,望月樓屹立專南,邦克樓坐北,二樓對稱,婷婷玉立。相傳川東諸縣阿訇都曾在望月樓觀賞過聞名全川的“峽門秋月”。
主要建築
奉節縣清真寺寺內水房、廂房、客廳20多間對稱協調,講經堂又形成獨立大院,位於大殿之北側,10多間具有明代格調學府式廂房一字形坐北排開。
主體建築仍以禮拜大殿為主,外形廟宇式,內形宮庭式。大殿中梁保持原有中文手記“大明洪武二年起三次重修”及“中華民國叄拾叄年犧牲節柒日立”等原文,隸書漢字“清真寺”刻於門坊之首、大殿後院寬大芭蕉綠葉高聳,使整個寺院顯得更加雄偉肅穆。
寺院文化
現有學董5人,阿訇1人;教民273人,均系回族,屬格迪目。寺內藏有阿拉伯文經典33部,阿文初級教材手抄本多卷。
地理交通
奉節縣清真寺位於奉節縣城永安鎮北五道拐,人民路一巷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