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描述
奇亞,學名芡歐鼠尾草,是一種屬於薄荷科的一年生植物。植株高度介於一米和一米半之間,四邊形的莖上覆蓋著白色小絨毛,向外延伸出不同的分枝。
葉子相互背離生長,邊緣呈鋸齒狀,葉長80到100毫米,寬40到60毫米。枝條末端有花穗,由淺藍色或白色的花朵組成。奇亞籽為橢圓形,表面光滑有光澤,長度在1.5到2毫米之間。不同種類的奇亞籽顏色有差異,有的是白色,有的是帶有不規則棕紅色斑點的灰黑色。奇亞由蟲媒授粉,即通過蜜蜂、黃蜂等昆蟲完成授粉過程。
分布與生態環境:奇亞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海拔從500米到2500米不等。它在生長期不能受到霜凍的干擾。它最適宜在砂質土壤培育;但是如果有完善的排水系統,也可以在粘土地生存。由於奇亞是薄荷科植物,自然抗蟲,生長期間不需農藥和殺蟲劑。
奇亞籽
形態
奇亞籽較小,一般為長1.87±0.1mm,寬1.21±0.08m,厚0.88±0.04mm,呈橢圓,表面光滑,顏色從米黃色到深咖啡色,表面帶有小黑點 。淺色的種子在重量、寬度、以及厚度上均比黑色的種子大。乾燥且潔淨的種子可以保存數年,這與奇亞籽本身富含的抗氧化物質是分不開的 。
營養成分
奇亞籽富含人體必需脂肪酸α-亞麻酸(ALA;18:3(n-3)),多種抗氧化活性成分(綠原酸,咖啡酸,楊梅酮,槲皮素,山奈酚等),是天然omega-3脂肪酸的來源,並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奇亞籽營養成分見表1:
表1 奇亞籽及其他幾種穀物的營養成分比較 (/100g)
營養成分 | 奇亞籽 | 藜麥 | 莧菜 | 亞麻籽 |
能量(kcal) | 486 | N/r | N/r | 450 |
蛋白質(g) | 16.54 | 14.8-25.7 | 14.9 | 20 |
總脂肪(g) | 30.74 | 5.3-6.2 | 9.1 | 41 |
游離脂肪酸(g) | 3.33 | N/r | 2.45 | N/r |
單不飽和脂肪酸(g) | 2.31 | N/r | 2.17 | N/r |
多不飽和脂肪酸(g) | 23.67 | N/r | 4.47 | 23 |
反式脂肪酸 | 0.14 | N/r | 0.02 | N/r |
歐米伽-3 | 17.83 | N/r | N/r | N/r |
膽固醇 | 0 | N/r | N/r | 0.09 |
碳水化合物(g) | 42.12 | 55.8-69.1 | 70.3 | 29 |
膳食纖維(g) | 34.40 | 8.8-12.1 | 12 | 28 |
註:N/r:未見報導; |
Omega-3:奇亞籽是含Omega-3最豐富,唯一不需加工直接安全食用的純天然食品。與魚油相比,奇亞籽的Omega-3脂肪酸含量更高,且無膽固醇,不會引起過敏,無營養富集的海洋污染物。
奇亞籽含有的PUFA占總脂肪含量的80.5%,且n-6/n-3多不飽和脂肪酸比例合理。人類膳食中n-6與n-3 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取比例失衡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癌症、炎症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2006年澳大利亞健康與醫療委員會推薦膳食中n-6/n-3 PUFA的最佳比例為(2~4):1,由於n-6與n-3 PUFA之間在生物體內不能相互轉化,代謝過程相互競爭,因此只有在二者的數量及比例合理的前提下,才能發揮更好的生理作用。
蛋白質:
奇亞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含量比大豆更高,是純牛奶蛋白含量的5倍。尤其是奇亞籽中的蛋白質是含有20種胺基酸的完整優質蛋白,在植物類的蛋白載體中是非常罕見的。
自古以來它被做為戰士和運動員增強免疫力的高能食物。
表2 奇亞籽胺基酸含量表
胺基酸名稱 | 含量g/100g | 胺基酸名稱 | 含量g/100g | |||
必需胺基酸 | 苯丙氨酸 | 1.016 | 非必需胺基酸 | 天冬氨酸 | 1.689 | |
蘇氨酸 | 0.709 | 絲氨酸 | 1.049 | |||
纈氨酸 | 0.950 | 谷氨酸 | 3.500 | |||
甲硫氨酸 | 0.588 | 甘氨酸 | 0.943 | |||
異亮氨酸 | 0.801 | 丙氨酸 | 1.044 | |||
亮氨酸 | 1.371 | 半胱氨酸 | 0.407 | |||
色氨酸 | 0.436 | 酪氨酸 | 1.016 | |||
賴氨酸 | 0.970 | 精氨酸 | 2.143 | |||
組氨酸(嬰兒必需) | 0.531 | 脯氨酸 | 0.776 |
膳食纖維:
奇亞籽是優質纖維食品,它的水結合力、陽離子交換力、吸水力均優於亞麻籽、香草、麥麩等,且營養含量也相對較高,可溶性膳食纖維是全麥麩含量的12倍。可有效增強飽腹感,促進腸道蠕動,防止便秘。
表3 幾種食物中總膳食纖維含量的比較(g/100g可食用部位)
奇亞籽 | 34.4 | 花生 | 8.5 |
亞麻籽 | 27.3 | 大豆 | 9.6 |
莧菜 | 6.7 | 蘋果(乾重) | 8.7 |
藜麥 | 7.0 | 香蕉(乾重) | 9.9 |
杏仁 | 12.2 | 桃子(乾重) | 8.2 |
抗氧化物:ORAC為9800(ORAC為抗氧化能力,藍莓的ORAC為2906)
除了普通的抗氧化元素(維生素E,C和卵磷脂)以外,奇亞籽內含有更豐富的天然抗氧化劑,是抗老防病防癌的必需:咖啡酸(caffeic acid) 可以預防動脈硬化; 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有效抑制癌變,並有減肥作用;其它抗氧劑如櫟皮黃素(quercetin),山柰黃酮醇(kaempferol)等也是防癌,抗老化的有效物質。
表4 奇亞籽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
物質 | moL/kg |
咖啡酸(非水溶性) | 6.6×10 |
咖啡酸(水溶性) | 13.5×10 |
綠原酸 | 7.1×10 |
楊梅酮 | 3.1×10 |
槲皮素 | 0.2×10 |
山奈酚 | 1.1×10 |
礦物質
奇亞籽礦物質含量豐富。與100g的牛奶相比,奇亞籽含鈣量為牛奶的6倍,含磷量為牛奶的11倍,含鉀量為牛奶的4倍,除此之外還含有鐵、鋅、銅等。與其他穀物如小麥、大米、燕麥、玉米等相比,奇亞籽的鈣含量約為13-354倍,磷含量約為1-12倍,鉀含量為1.6-9倍。鐵含量遠遠高於其他幾種穀物。
(下列數據的單位為:毫克/100克可食部分):
鈣:714(奇亞籽)、122(牛奶)
磷:1067(奇亞籽)、582(蝦皮)
鉀:700(奇亞籽)、484(花椰菜,又稱綠菜花)
鎂:390(奇亞籽)、199(黃豆)
鋅:3.7(奇亞籽)、4.7(牛肉)
鐵:16.4(奇亞籽)、15(豬血)
鈉:可忽略不計。注意:高血壓等疾病患者應當減少鈉的攝入量。
維生素
奇亞籽是B族維生素的優質來源。與其他穀物相比,尼克酸(VB3)含量高於玉米,大豆,燕麥,小麥等。
表4 奇亞籽維生素含量(/100g)
維生素 | 單位 | 含量 |
維生素C | mg | 1.60 |
硫胺素(VB1) | mg | 0.62 |
核黃素(VB2) | mg | 0.17 |
煙酸(VB3) | mg | 8.83 |
葉酸 | μg | 49 |
維生素A | IU | 54.00 |
維生素E(α-生育酚) | mg | 0.50 |
食用方法
許多重要的營養素如Omega-3和礦物質,是人體內不能合成也不能儲存的,需要每天從飲食中獲取。
奇亞籽口感清脆,沒有氣味和味道,再加上它富含抗氧化物,燒烤等加工手段不會影響它的營養品質。可以直接食用、用作配料(例如和果醬一起塗抹麵包,加到沙拉、菜餚、優酪乳、米粥里等等)、製作飲品(添加到清水、檸檬汁等果汁、牛奶優酪乳、奶茶等飲品中,會形成爽滑可口的飲料)、製作糕點等食品(製作各式點心,或者玉米餅、雞肉飯等主食)。
一些營養學家也開始致力於利用奇亞設計更合理更健康的食譜:法國營養學家普林薇爾所著的《奇亞糕點——降低膽固醇的簡易美食》一書(英文名為Pastrymaking and Baking with Chia- Easy and Tasty Recipes to Reduce Cholesterol),在詳細說明烹飪方法的同時,對食譜的營養構成進行了細緻的計算與設計,也因此榮獲美食世界廚藝書大獎(Gourmand World Cookbook Award)。
歷史
名字的由來
關於奇亞(chia)名字的起源有幾個不同版本的說法。目前多數科學家支持的說法為:阿茲特克語中用“chian”代指奇亞,但是從阿茲特克人的方言納華語翻譯過來,名字就縮短成了“chia”。
將“chia”翻譯為“奇亞”一方面是音譯的需要,另一方面是考慮到“chia”、“chian”與亞洲古國“China”相似的拼寫,以“奇亞”代指它更貼切。
歐美國家稱讚奇亞籽為“magic seed”、“super food”。“奇異籽”、“超能食品”就是對這兩個稱號的翻譯。
起源與復甦
奇亞起源於古代中美洲(墨西哥地區)——古印第安人與瑪雅人的故鄉,是阿茲特克人(Aztec)和瑪雅人的四大主食之一。早在公元前3500年,人類就已食用奇亞,人工培育的歷史也已有3000多年。它不僅可以用於製作糧食和飲料,還廣泛套用於醫藥和繪畫。它是祭祀時的聖品和獻給戰勝國的貢物,也是戰士遠征時隨身攜帶的高能糧食。但是當歐洲侵略者占領美洲新大陸的時候,它沒有逃過在文化侵襲與控制之下逐漸消亡的命運。
現代農業與醫學技術的發展、美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使這種幾乎遺失的作物重新走入了人們的視線。美國患心血管疾病幾率最低的墨西哥族引起了醫學人員和科學家的關注,他們經過研究發現,阿茲特克人的傳統四大食物(玉米、豆子、奇亞和莧菜)合起來,就已經滿足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頒布的現代營養需求。而針對地中海食譜的研究表明,Omega-3脂肪酸是這類食譜預防冠心病的關鍵所在。於是奇亞,目前已發現的唯一可以安全食用且富含Omega-3的植物,便成為了人類關注的焦點。
目前在歐美和日本的綠色營養食品市場上常常可以找到奇亞籽。歐盟已通過食品立法,將奇亞做為麵包的營養添加物;奇亞也被用於家禽家畜的飼養,以生產富含omega-3的肉類、牛奶和雞蛋。在北美地區,奇亞為眾多運動員和醫生所推薦。
奇亞之父
簡介
蔻博士,全名蔻韋恩(Dr. Coates Wayne),是奇亞研究和推廣的先導者,是率先進行奇亞價值探索和市場運作的少數幾人之一,他被人們譽為“奇亞之父”(Mr. Chia)。
研究成果
目前,蔻博士對奇亞的研究已達18年之久,他與艾嘉圖(Ing. Ricardo Ayerza Jr.)等工作夥伴一起,對商業化種植奇亞的方法、奇亞的營養學價值、影響奇亞籽質量的因素,以及如何利用奇亞提高食物的品質等許多方面進行了深入而廣泛的研究。
他對奇亞的研究成果可參見他與艾嘉圖共同撰寫的《奇亞——遺落的阿茲特克作物的復甦》(Chia- Rediscovering a forgotten crop of the Aztecs)。書中主要介紹了奇亞研究發起的背景、相關營養學知識、奇亞的歷史淵源及記載、鼠尾草的生物學分類及描述、奇亞的培育及環境因素對它的影響、各種Omega-3脂肪酸來源的比較、奇亞籽的用途、以及奇亞籽在西方世界的市場行銷及商業化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