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一些人在寫文章或說話時常常夾雜外文,尤其是英文。在百度、知乎等網路社區上,關於中英文“夾雜體”的討論一直不斷。語言作為一種交流工具和傳播媒介,是一個國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有人認為中英文夾雜使用破壞了漢語的純潔性。一些外企白領坦言,由於工作中說英文的頻率較高,自然而然形成這種“夾雜式”中文。而也有網友表示,如果在職場中這樣說話還能夠理解,而將這樣的說話方式帶到生活中就令人難免心生厭惡。現象
網路
網路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這個project(項目)的schedule(安排)有些問題,cost(成本)偏高。目前我們沒法confirm(確認)手上的resource(資源)能完全take(使用)得了。”僅僅兩句話中就用了6個英文單詞,令網友不禁大呼“還能不能好好說話了”。這可不是網路創作,而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存在。考試
剛畢業的大學生小張在參加一個面試時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雖然幾個面試官都是中國人,但他們說話時總會夾雜著一些英文。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其中一個面試官問我:‘遇到tough(困難)question(問題)應該怎樣handle(處理)’。”小張不明白,為何可以直接用中文說的詞卻要用英文來代替。
外企
對於在外企工作了3年的尤先生來說,這樣的情況很正常。雖然母語是中文,但尤先生經常和外國員工通郵件、討論問題,所以英文交流占據著一定比例。久而久之,有時在說中文時會遇到個別辭彙第一時間想不到恰當對應的中文辭彙,便直接使用英文單詞,於是就習慣了中英文夾雜使用。這樣的話語方式似乎已經成為公司隱性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你不說一點英文,你給人的感覺就是不professional(專業)”。
語境
中英文夾雜使用這一現象在語言學上被理解為“語碼混合”或是“語碼轉換”,即在同一個談話中使用兩種甚至多種語言或語言的變體。這種現象不僅產生在中文與外文之間,外文與外文間也很常見。多數學者認為這是在雙語環境或者多語環境下自然而又正常的產物。
語言是表達思維的一種工具,不同的使用習慣與說話人所處的專業領域以及社會背景有關。網友黃家蔚說,在他所研究的生物學領域,一些英文單詞或英文縮寫使用起來有更高的效率。比如,用“脫氧核糖核酸”代替“DNA”,或是用“聚合酶鏈式反應”代替“PCR”,既不好說,也不好寫,反而會給工作帶來一些困擾。
北京師範大學張和友博士認為,在國際化的今天,不同語言的民族交往頻繁,使用漢語的人在日常口語中夾帶上外語是可以理解的。一些網路熱詞也有中英夾雜的例子,“你out了”,有“落後”之意,也有“淘汰出局”之意,言簡意豐,新穎有趣。語言的交流變化反映著社會的融合發展。
而在一些不需要使用英文的場合,生硬地將中英文混合使用則顯得有些矯揉造作。小蔡的同事都是中國人,但她說也有人習慣於中英文夾雜著說話,如“把這個contacts(通訊錄)再update(更新)一下”。她覺得完全沒有必要。
規範
作為一種個人生活習慣,說話夾雜英文無傷大雅。但是在對規範化要求比較高的書面語中,要少用慎用。張和友認為,我們要保持母語書面表達的純潔性,不要隨意中英文夾雜,亦中亦洋。特別是在中國小語文教育中,要保證漢語得到健康純潔的使用。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苗笑武老師也認為,在正式場合的表達中,應堅持母語的純正使用,夾雜英語的現象必須得到糾正,否則會傷害中文使用傳統,甚至影響到語言文化的傳承。苗笑武還認為,當前一些國人對於使用英語存在著思想上的誤區,有人認為,說話時夾帶英語單詞顯得時尚,能夠提升自己的“檔次”和“品位”。這種想法比較膚淺,暴露了自身母語能力的缺失,也是文化上不自信的表現。
對於中英文夾雜使用的現象,我們既不必如臨大敵,也不可掉以輕心。有的場合中英文夾雜使用無傷大雅,有的場合則必須強調使用規範漢語。更重要的是,要在全社會範圍內倡導熱愛母語,以能夠規範地使用母語為榮,從青少年入手,培養母語意識和良好的用語習慣。對此,教育、新聞、出版等部門責任重大,而每一個漢語使用者也要從自身做起。
法規
2011年,教育部設定的掃盲標準中,在識字方面,要求至少會寫950個常用漢字,而嵌入中文的英語辭彙顯然不在此範圍內。隨著英語辭彙嵌入量的增加,豈不是會出現越來越多的文盲。
2001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三章第25條明確規定:外國人名、地名等專有名詞和科學技術術語譯成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由國務院語言文字工作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組織審定。
無論從法理角度,還是從實際使用角度,規範漢語都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