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夾江年畫是木版年畫,夾江年畫與綿竹年畫、梁平年畫並稱“四川三大年畫”。[1]產於四川省夾江縣焉城鎮謝灘村,夾江其他地方均不生產年畫。溯源
明代嘉靖年間,夾江縣就已經有人開始從事年畫創作了。董志和79歲,是目前健在的年齡最大的“年畫老人”。他爺爺早年也從事年畫製作。那時候,謝灘村一共有製作年畫的幾個大戶人家,分別姓董、羅、陳、李,最顯赫的一家叫“董大興榮”。盛時,年畫很大一部分都銷往雲南、貴州、廣西一帶,甚至是已經盛產年畫的綿竹,也有人前來批發購買。生意好的時候,臘月間董家都還在忙碌,“有的客人在謝灘一等就是五六天,自己帶著玉米粑,非得等到拿了年畫才走,”題材
在夾江的年畫裡,反映時令的生肖圖案較常見,“鬥神”是最擅長表現的一類題材。工藝
夾江年畫常用桔紅、槐黃、品綠、佛青、紫紅等色,雕版刀法粗狂、樸質,富有稚拙之美。其中,主以“黃丹鬥神”最為有名。主要以“黃丹鬥神”最為有名。黃丹鬥神的內容有天爺、灶爺、土地等,總之,凡是農家的每一扇門,都有其表現的鬥神。董大爺家用的刻板第一道基本上都是梨木的,一張年畫,所用的刻板有時候竟然達到20多個,第一道刻板印上去的是人物和圖案的基本輪廓,此後的刻板,有隻屬於眼睛的、鼻子的、嘴巴的……總之,一個刻板,都有不同的作用和意義。董大爺回憶說,他家那時候的刻板有專門一個用來放置的架子,“無比之大”,板子一共七八十個,“重得要命”。在謝灘村,大多數人是以“黃丹”的表現手法去詮釋年畫的民間精神的。“黃丹鬥神”的製作,完全使用刻板工藝。而另外一種手法,則是“畫工”表現形式,即第一道工序使用刻板,把鬥神的大致輪廓展現出來,而之後細緻的人物造型,便要求民間畫師一筆一畫將其完成,就像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工筆畫。因為“畫工鬥神”所付出的努力比“黃丹鬥神”要多得多,因而價格略高。傳承
上個世紀80年代,夾江縣文化館組織了好幾次年畫藝術的培訓,對象是當地的一群美術愛好者和中學生。據夾江縣文化館館長戴雨樵介紹,培訓後,他們還在樂山搞了一個“夾江年畫、夾江農民畫展覽”。不久,又有12件作品參加了四川省農民畫展覽。此後,日本有關方面先後派出專家考察夾江年畫,並很快又邀請到日本早稻田大學舉辦夾江年畫展覽。戴雨樵透露,他們目前正在積極準備夾江年畫的材料,準備申報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年近500歲的夾江年畫,遙遠得就像是一個縹緲的夢境——因為在現實中,夾江年畫實際上已在勉力支撐,後繼無人,難尋蹤跡。夾江年畫至今未被公布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造成今天夾江年畫的“失落”,原因不外有3個。其一,是“年味”對於現代人的淡漠,農村張貼年畫的人變少,更何況城市人了;其二,即便有人願意貼年畫,多半也是印刷性質的年畫圖片,那些年畫由於印刷精良,在某種程度上會吸引現代人;其三,則是因為夾江年畫在表現題材上和藝術彰顯上沒有過多創新,多數作品拘泥老一套的東西,沒有突破和發展。
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上榜“年畫”
楊柳青木版年畫
桃花塢木版年畫
楊家埠木版年畫
朱仙鎮木版年畫
梁平木版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