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
失守
拼音
shī shǒu
引證詳解
1、謂沒有保住所守之物。
《左傳·宣公十年》:“凡諸侯之大夫違,告於諸侯曰:‘某氏之守臣某,失守宗廟,敢告。’”
《魏書·樂志》:“逮乎末俗陵遲,正聲頓廢,多好鄭衛之音以悅耳目。故使樂章散缺,伶官失守。”
唐·元稹《唐故河陰留後河南元君墓志銘》:“斯宇也,尚書府君受賜於隋氏,乃今傳七代矣。敢有失守,以貽太夫人憂,死無以見失人於地下!”
明孔貞運《明資政大夫兵部尚書節寰袁公(袁可立)墓志銘》:“於戲!慨日朝鮮失守,而登州從此多事矣。讀大司馬節寰袁公撫登章奏,知老成禦侮,其綢繆定傾如此。”
2、特指防地失陷。
宋·王安石《澶州》詩:“邊關一失守,北望皆胡騎。”
清·李漁《風箏誤·請兵》:“只為無兵救,沿山幾處城如斗,盡行失守,盡行失守。”
田漢《蘆溝橋》第一幕:“ 蘆溝橋一失守,北平就要陷於敵人四面包圍之中。”
3、謂喪失節操。
《左傳·成公十五年》:“前志有之曰:‘聖達節,次守節,下失節。’為君非吾節也。雖不能聖,敢失守乎?”
4、驚恐不能自持。
漢·蔡邕《巴郡太守謝版》:“府舉入奏,驚惶失守,非所敢安。”
《後漢書·皇甫規傳》:“臣生長邊遠,希涉紫庭,怖慴失守,言不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