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
直徑大於5公里的小行星大約每600萬年就會碰撞地球一次。但跨度在140米左右的較小的小行星碰撞地球就更加頻繁,大約是每500萬年一次,而且,它們會導致巨大的破壞。
2007年10月,據國外媒體報導:由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研究人員馬塞米利諾·瓦西里領導的科研小組研究發現:太空鏡群能在小行星上集聚足夠的熱量,蒸發其表面,把小行星推往新的軌道。據稱,十面鏡子在六個月內就能夠移動一個150米寬小行星。
評估
研究小組根據3個方面的性能進行評定:一是每一方法會對小行星的軌道改變多少;二是需要多少警報時間;三是完成此任務需要多大的太空船。經過評估,得出最佳辦法是讓一排太空船全部裝上鏡子,從地球發射到小行星附近,並在小行星附近盤鏇,聚集太陽光到小行星的一個點上。
方法
最可控制和最安全的辦法是太空船來撞擊小行星,達到最能改變其軌道的效果,之後,再通過引力牽引來進行必要的微調。其可選方法還有動力撞擊辦法,即用太空船高速撞擊小行星。還有質量驅動辦法和推動辦法等等。
相比之下,核子彈爆炸的費用與太空鏡群差不多,但研究小組表示,其它方面卻不如鏡子盡人如意,比如,爆炸後的碎片可能還會撞擊地球。
作用
通過這種方法,它們可以將小行星表面的溫度加熱至2100℃以上,足可以讓它蒸發起來。當蒸汽從小行星上噴涌而出時,它們將會產生一個反向的小小推動力,從而改變小行星的運行軌道。科學家發現,10個這樣的太空船,每一個船上裝一面20米寬的充氣鏡子,大約在6個月內可以偏轉一個直徑150米的小行星的運行方向。如果用100個太空船,太空船一旦到達指定位置,只要幾天就能搞定。
這些鏡子群會產生所謂的引力牽引點,在這個點上,太空船隻在小行星邊上盤鏇飛行,通過太空船自身的微小引力將小行星推開。
專家評說
美國西南研究院的克拉克·查普曼表示這種用很少的時間作出最大的推動是錯誤辦法。查普曼表示,最可能撞擊人類的小行星是50-100米大的小行星。這種太空岩石需要較小的力量來推動,他表示搜尋近地天體(NEOs)將可能發現它們早期撞擊地球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