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太湖古村落,是指散落在蘇州市吳中區東、西洞庭山的明清時期遺留下來的江南古村落遺蹟。 蘇州西部地區是我國江南民居和古鎮古村分布廣泛、保護完好的地區之一,其古村以及古民居古建築密度之高,在江南乃至全國都是不多見的。東山、西山兩鎮又擁有很多古村,飽含著許多歷史年月遺留的信息,具有極為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諸如西山的東村,明灣,堂里,東西蔡,東河,後埠,後堡等;東山的陸巷。翁巷、楊
灣、湖灣、三山等。東、西山現存元、明、清古建築和大中型傳統古民居的數量多達百處以上(僅西山明灣、東村、堂里三村就有26處)。其中27處被列為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較為完整的明清建築,東山有軒轅宮、楠木廳、凝德堂、瑞靄堂、熙慶堂、明善堂、遂高堂、紹德堂、懷蔭堂、惠和堂、諸公井亭、春在樓、裕德堂及花廳、松風館、敦裕堂、秋官第、文德堂、椿桂堂等,西山有春熙堂、愛日堂、仁本堂、九沁園堂等。這些古建築古樸秀雅,多為院進式布局,外觀造型輕巧、色彩淡雅,內觀梁架工整、彩畫富麗,木雕、石雕和磚雕精緻,具有相當高的藝術、科學和歷史價值。這些古建築中不少還是江南蘇派古建築中的代表性作品,如元代的軒轅宮,其柱、昂、斗拱的做法是元代古建的代表性實例,存世極少。又如明代建築凝德堂,有“江南彩繪第一”之美稱;明善堂、瑞靄堂照壁的磚雕,是明代蘇派雕刻藝術的精華。再如存世絕少的西山涵村明代店鋪,全國僅存兩處,堪稱“國寶”。還有西山東村的棲賢衙門等,都是元、明時期江南古建築中的精華。這些古建築都具有明顯的時代烙印和吳地文化特色。其中陸巷,明月灣被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代表村落
陸巷陸巷是迄今吳中建築群中數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古村之一。全村尚存明、清時期的廳、堂 30 余處其中明基清建的惠和堂原為東山明代宰相王鏊故居,是古代東山官宦宅第的代表,又是大型群體廳堂建築的典
型,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毗鄰東山陸巷古村的寒谷山。是東山古八景中的一景。名曰:“寒山落照”。她由靜觀樓、試箭閣、可閱堂、仙人石等組成,一面是陸巷古村的明清建築群;一面是碧波蕩漾的太湖;使人們完全置身於自然山水的美麗畫卷之中,令人心曠神怡。陸巷古村聯票參觀景點包括惠和堂、寒谷仙境、懷德堂、懷古堂、萃和堂、保儉堂、古街牌坊。陸巷古村是明代正德年間宰相王鏊的故里,王鏊曾連捷解元、會元、探花,其門人唐伯虎稱他為“海內文章第一,山中宰相無雙”。王鏊母親姓陸,其村因此得名。
該古村位於山塢之中,背靠莫厘峰,面向太湖,東有寒谷山、西有箭壺,今稱鞏俐島,同太湖西山遙遙相望、依山傍水,風景秀麗。
村內保存的明清古建築有三十多幢,面積達上萬平方米。村民依山而居,村中築有六條直通湖畔的巷弄。
古村為《桔子紅了》的拍攝地。明月灣
明月灣古村位於太湖西山島南端,現屬西山鎮石公行政村,在石公山以西1.5公里處的大明灣自然村。因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攜美女西施在此共賞明月而得名明月灣,簡稱明灣,以環境優美、歷史文化遺存豐富多彩而著稱.
唐代,明月灣已聞名遐邇,大詩人白居易、皮日休、陸龜蒙、劉長卿等,都曾到此,留下了讚美明月灣的詩作。南宋金兵南侵,大批高官貴族到西山隱居,到明月灣定居的,有以寫詩反對宋徽宗大辦花石綱而聞名的諫官鄧肅、抗金名將四川宣撫使吳璘的兒子吳挻等。明清兩代,大批明月灣人加入了號稱“鑽天洞庭”
明月灣現存古村面積約9公頃,有常住居民一百餘戶、近四百人,多為靠種植花果、碧螺春茶和兼太湖捕撈、養殖為生的農民,姓氏以鄧、秦、黃、吳為多,多為南宋退隱貴族繁衍的後裔。明月灣依山傍湖,三面群山環繞,終年蔥綠蒼翠,深藏不露,深得桃花源意境。村內設南北兩條東西走向的主要街道,兩街之間有多條橫巷,縱橫交叉,井然有序,俗稱棋盤街。街面均以花崗岩條石鋪設,下為溝渠,有“明灣石板街,雨後穿繡鞋”的民諺。街道兩旁多明清建築,高低錯落,斑駁蒼古。房前屋後,栽植四季花果,清代詩人沈德潛稱之謂“人煙雞犬在花林中”,清代詩人凌如煥稱之謂“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光深處有人家。”
明月灣的歷史遺存豐富多彩。彎彎地伸入太湖的古碼頭,曾是村民走向外部世界的主要通道;高高的古樟樹,如傘似蓋,已逾千年歷史,是古村的標誌;明月寺是農村鄉土信仰的實物例證;多處宗祠建築,是古村多家姓氏和睦相處、世代傳承的文化載體;敦倫堂、禮和堂、瞻瑞堂、裕耕堂、漢三房等多處明清宅第,是村民居住、生活的真實記錄。正是這些歷史文化遺存,組成了一幕幕水鄉山村田園生活的生動場景。東村
東村位於西山島北部,南倚青山,北瀕太湖。相傳漢初“商山四皓”之一的東園公曾隱居於此,因而得名,古稱東園村。東村建村乃在南宋寶祐二年(1254)徐氏東園始祖萬一公分居於棲賢山東園裡,加上其他氏族而逐漸形成,徐姓是主姓。村中一里多的古街仍為石板與青磚鋪成,兩旁古宅以清乾隆、嘉慶年間為多,共有二十多幢,如芳柱堂、慎思堂、留耕堂、仁德堂、敦和堂、敬修堂等,其中以敬修堂規模最大,價值最
高,占地一千八百六十六平方米,是西山現存最大的一處古宅,前後共有六進,既有寬敞高大的廳堂,又有低矮簡陋的平房,布局合理緊湊,組合靈巧,美觀大方。東村有一特色,即巷門較他處為多,舊有四座,今存兩座,一在棲賢巷,一在梧巷,供往來客商及村民歇腳躲避風雨。巷門之多,是因為北臨太湖,也有著防範湖匪的功能。村內大小古井有三十多口,分建於宋元明清。堂里村堂里位於西山島西部,人稱太湖有七十二峰,堂里有七十二堂。因古代民宅建築廳堂特別多而得名。南宋時平江知府徐吉軒因愛此山水,次子徐大本將其葬此,並在此守墓定居,遂形成集鎮。清乾隆、嘉慶年間最為繁榮,街上有東、南、西更樓。民國年間在此設鄉,1949年後曾是堂里鄉政府所在地,是西山西部地區的主要集鎮。鎮上以徐氏為大族,有仁本堂、容德堂、心遠堂、樹德堂、崇德堂、禮本堂、樂耕堂等清代宅第二十餘幢,其中以仁本堂、心遠堂、容德堂保存較為完好。仁本堂規模最大,號稱西山雕花樓,占地面積二千多平方米,其門樓磚雕和窗格木雕線條流暢,圖案秀美,造型活潑,雕刻精細,藝術價值在蘇州民居建築中堪稱一流。
甪里村甪里位於西山島西部,亦稱甪里灣,因漢初“商山四皓”之一的甪里先生曾隱居於此而得名。唐代時鄭氏定居於此,因而貫穿全村的河道稱作鄭涇港。今港上有永寧、孤星兩座古橋。舊時甪里村布局正規,有“鄭涇港兩頭通,文昌閣坐當中”的民諺,原有長壽寺、文昌閣等古蹟。村中以鄭氏為大族,村西有禹王廟景點。民國年間無錫至湖州的錫湖班輪船在甪里停靠,西山去錫、湖兩地的客人均從甪里上船,當時甪里商業繁
榮,茶館、肉鋪、飯店、南北貨、藥店、理髮店、裁縫店、豆腐店、魚行等一應俱全,抗戰後商業集市逐漸衰敗。但正因為人氣凋敝,故甪里至今古風依然,舊貌尚存。東西蔡村東西蔡位於西山島南部,縹緲峰下。南渡始祖蔡源,原籍河南汝寧府新蔡縣,為宋徽宗朝進士,官至煥章閣直學士、秘書郎,夫人趙氏為皇室長公主,蔡源隨高宗南遷至杭州,紹興二年(1132)病卒,長子維孟、次子繼孟以葬父為由,於紹興十二年(1142)自杭州奉母移居西山消夏灣。長子居西,即西蔡里;次子居東,即東蔡里。明清時為山南首鎮,民國時期先後在此設東蔡鎮、消夏鎮、消夏鄉,上世紀五十年代設縹緲鄉,今屬東里村。東蔡與西蔡、秦家堡相鄰,街道多以花崗石、青石鋪就,明清建築保存較多,以秦家堡的芥舟園、東蔡村的春熙堂花園、西蔡村的愛日堂花園為有名。
楊灣村楊灣位於東山島後山的西部,民國時期曾是楊灣鎮鎮公所駐地,楊灣街成十字形相交,各長五百米,現存老街東起楊灣浜場,西至軒轅宮,依山近湖,橘樹成林,古木參天,風景優美,是東山保存比較完好的一條古街。街道由青磚鋪就,構成“人”字和水波形圖案,古街西邊保留著懷蔭堂、熙慶堂、淨雲庵等二十多幢明清宅第,被譽為“明代一條街”。街西軒轅宮為元代遺構,亦稱楊灣廟,初祀伍子胥,後祀東嶽大帝。街西
明善堂,建於明末清初,是一幢建築水平極高的民間住宅,以磚石雕刻著稱。街西還有明基清建的猛將堂和民國時期所建的洋龍間(救火會)等。三山島村三山島位於東山島以西的太湖之中,距陸巷碼頭約三點五公里,居江浙兩省交界,因島上有大山、行山、小姑山而得名,面積二點二平方公里。山清水秀,風光旖旎,世稱“小蓬萊”。1985年,考古人員在島上發現了古哺乳動物化石和舊石器時代的石製品,說明早在一萬年前,已有先民在這裡生活。島上有三十餘幢明清建築,並有板壁峰、十二生肖石、疊石、龍頭山、金雞石、獅身人面像等怪石奇景,以及吳妃祠等古蹟。三山島歷來為蘇、湖、杭和錫、湖、杭航線之咽喉,在唐鹹通年間,明嘉靖、天啟年間,清乾隆、嘉慶年間,頗為興盛。
後埠村後埠位於西山島東北部,舊稱梅梁里,因古時其地前為湖灣(前灣),後為船埠,故名後埠。後埠以南宋雙井與元代井亭最為知名。北宋時河北永清府教授徐汴河攜家由衢州移居開封府,其三子徐揆,系新科舉人,
尚未授官,于靖康二年(1127)隻身到京郊兵營中索還被扣的徽、欽二帝,結果被金人當庭擊殺,成為大宋烈士。宋高宗南渡時,汴河公攜孫即徐揆之子元吉南渡,於淳熙年間移居梅梁里。徐氏在此鑿雙井,並使用轆轤汲水,此井成為西山望族來自北方的重要實物見證。元初大德年間,里人蔣騰芳在雙井上添建井亭,雙井附近還有清代承志堂古宅群及費孝子祠等古蹟。植里村植里位於西山島北部,以建於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的古道、古橋而知名。古道用四百四十八塊長一百五十厘米、寬三十五厘米、厚二十厘米的花崗條石鋪築,平正筆直,寬一點五米,長一百五十八米,高一點五五米,兩旁都是稻田。古道以北的永豐橋,單孔拱形,花崗石砌,橋邊有一株清代老樟樹,乾矮葉茂,形如
巨傘。古道、古橋、古樹、小橋、流水、人家,構成了一幅絕妙的山村圖景。植里老街位於永豐橋北,與夏涇老街東西貫通,共長七百多米,街上古風盎然。在夏涇村東,臨環山公路處,有五棵千年樟樹,遮天蔽日,氣勢恢弘,為西山佳景。徐灣村徐灣在太湖長沙島楊梅山丘上(即太湖大橋中橋西北端),屬胥口鄉。古村南臨太湖,東為水灣,民宅參差,依山勢錯落;山道曲折,隨地形蜿蜒。村前一方池塘,老石駁岸,古樹虬曲。與太湖諸多古村落不同的是,村內眾多古建築不以精美氣派見長,而以簡潔質樸取勝,沒有雕樑畫棟,不施油漆裝飾,與山水渾然一體,宛若自然天成,蒼涼無比。村中居民已搬遷至狀元樓賓館東側的居民區,老村已成寂寥空村,亟待修繕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