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四天后,日本的盟友德國也對美國宣戰。德國對美國的宣戰,為美國介入歐洲戰事提供了理由。在此之前,羅斯福政府通過一系列手段為英國、蘇聯提供了大量援助。甚至直接派出艦隊為其護航。此舉招來了美國國內一片反對之聲,甚至直接動搖到了羅斯福總統的位置。
德國對美國宣戰之後,這些反對之聲很快就在國內消失。美國人決心團結一致,打贏這場戰爭。英國首相邱吉爾為了確保美國介入歐洲戰事(儘管德國已經對美國宣戰,但德國並沒有威脅到美國的安全),在美國對德宣戰後的第一時間趕到美國會見了羅斯福。
在邱吉爾的勸說下,羅斯福同意將歐洲戰爭作為美軍主要作戰目的。羅斯福的這一做法使得盟軍在歐洲戰爭的實力大增,緩解了德軍的攻勢。但卻因此失去了太平洋戰場的主動權,最艱難的時候,美軍在太平洋上只有一艘軍艦能作戰。
1941年12月10日,英軍在馬來亞的多艘重要軍艦被擊沉,香港也在1941年12月25日被日本占領。在差不多同一時間,美國在關島和威克島的基地也被日本攻占。次年1月日本開始進攻緬甸、索羅門群島、荷屬東印度以及紐幾內亞,占領了馬尼拉、吉隆坡和臘包爾。日本侵略征服的道路是如此的神速:1942年2月新加坡、巴厘島與帝汶、3月仰光、爪哇、5月曼德勒都一一被日軍占領。而日本空軍也完全控制了這些地區的空中戰場,美英的空軍被完全趕出這些地區。日軍還對澳大利亞北部發起突襲,並掃蕩東印度洋,將英國艦隊趕出錫蘭 。
但盟軍的攻勢逐漸加強。4月的空襲東京(Doolittle Raid)雖然很大程度上是象徵性的,卻鼓舞了士氣;而美國海軍在珊瑚海海戰(Battle of the Coral Sea)雖失利,卻使得日本兩艘航空母艦無法參加6月份的中途島戰役,同時挫敗了日軍進攻莫爾斯比港(Port Moresby)的企圖。之後是6月關鍵的中途島海戰(Battle of Midway):在這場實力相近的戰役中,日本海軍遭到了決定性的打擊,中途島海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的轉折點。
1942年中途島海戰後,盟軍扭轉了戰局,開始發動反攻,1945年,美國在日本投放了兩顆核子彈,蘇軍也加入了對日作戰,並很快殲滅關東軍,占領中國東北和北韓;中國軍隊(包括國共兩黨的軍隊)也轉入了局部反攻陸地上,在緬甸的英國和印度軍隊在中國軍隊的幫助下開始還擊日軍,撤退速度也減緩了,澳大利亞軍隊在紐幾內亞成功地守住了莫爾斯比港,8月日本地面部隊在米爾恩灣戰役(Battle of Milne Bay)中遭到挫敗。同時美國和日本搶占瓜達爾卡納爾島(Guadalcanal)。在之後的6個月雙方部隊發生激烈戰鬥,最終美國取得了勝利。至此日本開始打一場防禦戰,盟軍變被動為主動。日軍被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拖累,從此便再也無法恢復元氣。日軍在其他戰場上也喪失了優勢,美國開始積極為麥克阿瑟在紐幾內亞的陸地推進以及尼米茲的太平洋島嶼戰爭鋪平道路。
在中國大陸,日軍也被拖入了持續作戰的泥潭,國民政府將領薛岳、陳誠抵抗住了日軍在湖南和重慶周圍進攻,三次長沙會戰的勝利大大鼓舞了中國軍民的士氣。國民革命軍創造了萬家嶺大捷 、台兒莊大捷、衡陽保衛戰、崑崙關戰役 、仁安羌大捷 等一系列輝煌戰果。中國共產黨在發動了“百團大戰”之後,利用游擊戰術不斷的打擊日軍的補給線。到1944年的時候,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失敗已經成為定局,歐洲的德軍也不斷退守,大陸交通線的打通對於日軍扭轉戰局並沒有起到太大的幫助。
1944年盟軍在一系列越島登入作戰中,突破了日軍在太平洋的內防禦圈,日本海軍遭到重創,隨後盟軍發起進攻菲律賓的登入戰役,在雷伊泰灣海戰中擊潰了殘餘的日本艦隊。盟軍在西太平洋獲得空中和海上的壓倒性優勢。
在硫磺島、沖繩島以及其他地方的苦戰使雙方都遭受嚴重的人員傷亡,不過這些戰役的成果是日本的緩慢撤退。隨著越來越多的資深飛行員喪身戰場,日本開始實行由神風特攻隊直接衝擊重要軍事目標,試圖減緩美國部隊的進攻速度。但同時,東京和其他城市還是遭到了美軍的轟炸。1945年2月3日,蘇聯同意介入太平洋戰事。
1945年4月5日,蘇聯政府在《蘇日中立條約》到期前,宣布《蘇日中立條約》不再有效。投機的史達林選擇在8月8日對日宣戰,並由百萬大軍進入中國東北地區。中國軍隊亦進行大規模的戰略反攻。而同月美國在日本的廣島(8月6日)和長崎(8月9日)投下了兩顆核子彈(長崎核子彈爆炸後在天空升起一個高度達 6萬英尺(18公里)的蘑菇雲)。
面對核武器的威脅與中國東北地區的喪失,日本裕仁天皇與內閣開始重新考慮投降。日本帝國在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英文V-J Day)正式宣布投降。最終的投降書是於1945年9月2日在美國戰艦密蘇里號上籤署的,此後麥克阿瑟將軍開始負責日本的重建。這段時期在日本被看作是美軍的占領期。美國總統杜魯門於1946年12月31日正式宣布,美日兩國已經不處於敵對狀態。
日本失敗原因
“大日本帝國”的先天不足
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國力、軍力逐漸上升,日本的政客們也紛紛做起“大日本帝國夢”。 日本人發現英國與日本的面積、地理位置非常相似,都是戰略縱深狹小、自然資源貧乏的島國,既然英國能夠發展成“世界工廠”和“日不落帝國”,為什麼日本不能?日本開始仿效了英國的工業化和侵略擴張。
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在數十年的時間裡日本通過戰爭等手段,先吞併琉球,把自己的勢力範圍擴張到中國近海。又通過甲午中日戰爭,吞併了朝鮮,取代中國成為東亞最有影響力的大國;接著日俄戰爭的勝利將日本整個民族的自信心和軍國主義思想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作為一個西太平洋島國,無論是自然環境,還是當時的世界局勢,日本都根本不具備成為“大帝國”的先天實力。
日本自然資源極為匱乏,沒有油田,缺少煤炭,銅鐵等主要礦產資源稀少,且農產品也較為單調,其國民主產業以農耕及手工小作坊生產為主,既日本土無法提供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所需的物質資源。因此,一旦走上工業化道路,日本就必然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資源進出口國,而所有進口的資源、出口的產品都必須經過海上運輸,這就使得日本的海上生命線很容易被外敵掐斷。
同時日本人沒有意識到,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是殖民時代的特殊產物,英國可以從其遍布北美、非洲、亞洲以及大洋洲的殖民地掠奪資源,並利用這些殖民地對自己的對手形成戰略包圍,這樣就彌補了英國資源不足和戰略縱深狹小的缺點。然而,當日本開始擴張時,帝國主義國家瓜分殖民地的狂潮已經基本結束,世界格局已基本固定,且部分殖民地人民也已漸漸覺醒,開始走向獨立。在這種歷史條件下,日本既面臨著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的壓力,又面臨著覺醒的亞洲人民的反抗,“大殖民帝國”這個夢想是注定行不通的。
戰略政策的選擇
日本是一個島國,其一直以英國作為自己的榜樣,認為自己應該走英國樣式的軍事發展道路,但事實上日本的大戰略一直是相互矛盾的,與英國堅定一貫的戰略成鮮明的對比。英國至始至終堅持自絕的海洋戰略,它的陸軍實力雖然無法與歐洲大陸國家抗衡,但其海軍實力卻一直是最強的。
反觀日本,從天皇到歷代首相再到軍部,各自有各自的算盤,日本的戰略政策也一直在“海洋”與“大陸”之間搖擺,始終未能形成統一的共識。做為一個島國,日本本可以像英國一樣擺脫髮展龐大陸軍這個包袱,走上海洋大國的道路。然而,由於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亞洲大陸仍處在封建時代,大多閉關鎖國,王朝腐敗,軍隊裝備落後。這無疑給了日本無數的誘惑,隨著朝鮮的不堪一擊,日本漸漸嘗到了甜頭。在日俄海戰擊敗了亞洲大陸強國俄羅斯後,日本人更是狂妄的認為再沒任何國家能阻擋日本的擴張。從此日本國內開始持續數十年的“陸軍與海軍之爭”,其實就是大陸政策與海洋政策之爭。大陸政策的核心是日本向大陸發展,以大陸的豐富資源養活日本本島,並把日本人大量遷徙到大陸,最終實現日本對東亞大陸的完全控制;海洋政策的核心則是立足日本本島,控制西太平洋地區尤其是東南亞的海上交通線,最終發展成太平洋上首屈一指的海洋強國。由於雙方誰都說服不了誰,誰都壓倒不了誰,日本在兩次世界大戰間隙實際上採用的是兩種政策的混雜,有時候稍微倒向海洋政策,有時候又稍微倒向大陸政策。
日本的國家戰略究竟是面向大陸,還是面向海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仍然沒有結論,所以日本同時打著兩場戰爭——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在工業能力、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上,日本根本不足以打贏這兩場戰爭,所以日本帝國的失敗和毀滅從戰爭一開始就不可避免了。
戰爭潛力
由於國家戰爭機器的高速運轉,全國的富餘勞動力都充實到軍隊及相關行業當中,日本國民經濟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前顯得空前“繁榮”,使得日本人錯誤地認為本國經濟與軍事實力都超過了與他們最大的敵人美國。而此時的美國已經歷了十年左右的經濟大蕭條。經濟危機的深遠影響使得整個美國經濟依然“疲軟”。但儘管如此美國的綜合國力仍遠高於日本。這裡簡單的舉例一組數據:
1、美國的人口高於日本近兩倍
2、美國的國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
3、美國的鋼鐵產量是日本的5倍
4、美國的煤炭產量是日本的7倍
5、美國的汽車產量更是日本的80倍
此外,美國工廠的現代化和自動化水平要高於歐洲和日本,美國人的生產管理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兩方面結合起來,美國工人的人均生產力是世界上最高的。
可以看出,本來國力就不濟的日本已經基本無潛力可挖掘,日本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前國內的軍事、經濟以達到頂峰,也就是說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現有的力量迅速消滅對手,那么進入消耗戰後,日本必敗無疑。
軍工生產
海軍方面
太平洋戰爭初期主要是日美海軍之間的較量,因此雙方海軍裝備軍艦的數量及質量往往左右著戰役的勝負。
1941-1945年日本共生產了航母17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63艘、潛艇147艘。而在同一時期美國生產了航母(包括護航航母在內)131艘、戰列艦10艘、巡洋艦48艘、驅逐艦355艘、護衛艦498艘、潛艇203艘。僅從數量上我們就可以看出日美在生產能力上的差距,更何況,美國的主戰航母在搭乘艦載機的數量上要遠高於日本(美軍的“中途島”號最多可以搭乘133架飛機,而日軍參戰時間最長的航母“鳳翔”號卻由於艦載機的不足只能搭載21架,其中6架是預備機)。
另外一點比較重要的就是驅逐艦與護衛艦的數量。日本作為一個島國,主要依靠其海上航運線維持其原材料進口。但整個二戰期間僅僅建成了63艘驅逐艦(另外一些所謂的“驅逐艦”以同盟國的標準來說也只能算護衛艦),而它的護衛艦還數量不明(根據非官方統計,數目也很小)。而美國在同一時期卻有七百四十餘艘反潛艦艇建成下水!而且這裡面還不包括用於其東部海岸線防範德國潛艇的武裝快艇以及驅逐艇。到戰爭結束時,美國海軍空前強大。實際上,到1945年,美國海軍已經比世界上所有國家的海軍加起來還要強!
隨著日軍的南下,其海上運輸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首先日本要向散布在太平洋上的遙遠島嶼運送進攻和防禦所需要的大量物資。同時還必須維持其本土與其占領地之間的海上生命線以提供國內工業足夠的原材料。這對日本運輸船的數量和運輸能力產生了極高的要求。
美國在1943年前四個半月里的商船建造量超過了日本7年的商船建造總和,而日本直到1943年在商船建造數量上都沒有特別明顯的增長,這大概與他們的太平洋戰爭將在短期內結束的錯誤論斷所決定的戰略方針有關。
雖然日本在戰爭期間建造的商船比盟國少很多,但數量上的劣勢並不是日本在海上運輸方面失敗的最主要原因。真正原因在於日本缺乏對運輸船隊的有效保護,特別是缺乏對美國潛艇的有效打擊,導致了大量急缺的戰略資源、補給物資、戰鬥人員白白損失。要知道太平洋戰爭中的美國潛艇戰果並不比大西洋的德國狼群戰績遜色,甚至在對敵方戰爭潛力的打擊上還勝於後者,反觀日本帝國海軍從來對反潛都不重視,只一心一意只撲到“大艦巨炮”和“艦隊決戰”上,對潛艇戰和反潛戰根本不重視(與舊日本帝國海軍的建軍傳統和實戰經驗有關,一戰時日本加入協約國作戰,沒有受到過敵國潛艇戰的威脅),所以美國海軍的“噸位戰”和“破交戰”指導下,美潛艇部隊取得了“無限制潛艇戰”頗豐戰果,特別是在1943年9月MK14魚雷引信失靈的問題徹底解決後更是如此,尤其是1944和45兩年,這些採用狼群戰術和區域遊獵戰術的太平洋美國鯊魚們幾乎徹底切斷了日本帝國和其海外占領地的海上交通聯繫及石油運輸線,對日本帝國戰爭潛力的打擊不亞於航母特混群的威力!成為加速太平洋戰爭徹底勝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空軍方面
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在空軍方面擁有一定優勢,零式戰鬥機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要優於盟軍同類型飛機。而且日本戰鬥機飛行員經歷了大量戰鬥,不但訓練有素、擁有豐富的戰鬥經驗、並且士氣高昂。但隨著美國龐大的國家機器進入高速運轉,日本空軍的優勢很快就被轉換成了劣勢,大量的飛機被盟軍擊落,而本國的生產能力卻又很難及時彌補。
盟國不僅在飛機數量上占了上風,而且在戰爭中不斷推出新型飛機,到了戰爭後期美軍的飛機性能已經遠遠優於日軍。反觀日本,在整個二戰期間基本上都在使用“零”式或其改型。“零”式從很多方面來說確實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戰鬥機,但是到了1943年其性能已經明顯落後於美國的新機型(由於日軍輕視對飛行員的保護,只注重飛機性能,過量採用木質材料與蒙皮,“零”式在被擊中後很容易起火燃燒,導致機毀人亡)。在美國生產的飛機中約有97810架是多引擎轟炸機(雙發或四發),而日本僅僅生產了15117架(基本上是雙發機)。因此,無論是從飛機生產數量上,或是從飛機總載荷上看,兩國之間的差別都非常之明顯。
另外日本在飛行員的使用上也與其他國家有所不同,飛行員由於培訓周期長,投資大,本應是一個國家空軍的重要資源,而擁有豐富戰鬥經驗的飛行員更是空軍的寶貴財富,因為他們往往能左右一場空戰的勝負。但由於受到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影響,日本的飛行員在戰鬥機負傷或任務未能完成等情況下往往採用自殺性進攻,以求和敵人同歸於盡。這種狂熱的瘋子行為,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盟軍一定的損失,但大量擁有豐富經驗的飛行員就此喪生。因此到了戰爭後期,日本飛行員素質嚴重下降,已無力與盟軍抗衡。
陸軍方面
由於工業基礎和技術能力上的差距,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陸軍根本談不上機械化,其重型裝備供給量與實際需求之間差距甚遠。不過由於對手和戰場的特殊性,才使得這個致命的缺陷沒有釀成災難性的後果。日軍與美軍之間主要以海戰、島嶼爭奪戰或者東南亞叢林戰為主,機械化重型裝備的作用較為有限。真正讓日軍領教機械化部隊威力是在1939年諾門坎戰役,正是由於蘇軍強大的機械化裝備優勢,日軍才會選擇“南進”這個現在看來是錯誤的戰略方向。
1941-1945年,日軍只生產了604門口徑大於105毫米的野戰火炮和70-105毫米口徑火炮6512門,而同一時期美國卻生產了重炮7803門,其他中型口徑火炮27082門。1941-1942年,日本將坦克生產列入了A級(即最高級別),但由於科技水平和生產工藝的落後,日本只生產了中型坦克1065輛,輕型坦克1024輛。而美國卻生產了中型坦克24997輛,輕型坦克4052輛。要指出的是,二戰時期日本的中型坦克無論是火炮威力還是裝甲厚度都只能相當於盟軍的輕型坦克。由於日軍坦克在戰鬥中的表現欠佳,到了1943年坦克的生產被降到了D級。日本不但缺少坦克,車輛也是日軍的軟肋,日本車輛生產在頂峰時為1941年的47901輛,而美國在1943年的汽車生產量卻達到了621502輛。
除了重型裝備,其它武器日本的生產數量也是嚴重不足。1941年底日本的武器庫足夠裝備103個師團,陸軍戰鬥序列有51個師團和59個旅團。戰爭初期陸軍的武器彈藥的產量和消耗量大體相同,但隨著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軍隊數量急劇增,而日本的武器彈藥保有量卻沒有明顯的增加。1943年日本陸軍規模從240萬人升到310萬人,美國則從415萬人激增到了889萬人。到戰爭結束時日軍的武器彈藥雖然可以裝備104個師團,但其戰鬥序列卻達到171個師團,這還不包括日本大量的準軍事人員。
1945年時日本陸軍規模已經擴大到550萬人,人數雖然龐大,但大多為老弱殘兵,不但訓練不足,而且缺少相應的指揮人員和軍事裝備,特別是基層軍官和士官。由於盲從武士道精神,日本陸軍的基層軍官往往以和下屬一同陣亡為榮,導致了大批富有戰鬥經驗的軍官白白犧牲在了戰場上,因此在戰爭後期日本陸軍已經無法有效的形成戰鬥力。
其他方面
統率權問題
除了科技力量、國力、軍力的差別外,這裡有另一個造成日本戰敗的原因,即是統帥權獨立的問題。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國有一個由美國總統羅斯福與英國首相邱吉爾為代表的最高統帥部。而在日本,則有一個“大本營政府連絡會議”(即統帥部與政府的聯席會議),此聯席會議並無任何法律權威,而僅是一個包含海、陸軍的大本營與政府之間的諮詢機構,而這三者都是獨立的;於是這三者在每一個重大戰情發生時都要進行磋商。
這主要是由於帝國憲法第十一條規定:“陸軍與海軍服從天皇的命令”。它被解釋為“統帥權的獨立”,或是“國家行政機關與統帥權之間的平行獨立”。戰敗之後,“統帥權獨立”被判斷為戰敗的關鍵原因之一。
技術兵源短缺
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人口表面上尚能應付戰爭需要,1940年統計,日本本土人口7314萬,雖然強征了大量中國和朝鮮勞工,但並不等於這樣騰出來的本國人力就能形成戰鬥力強的部隊。事實上,太平洋戰爭前6個月日軍在東南亞和南太平洋的勝利正是依靠多年積累的精銳部隊。
隨著戰爭的擴大,軍隊戰鬥力開始因傷亡而明顯下降。1937年-1941年間,日軍在中國損失了185萬人,但這些部隊沒有遭受較大的、成建制的損失,特別是技術人員、保障人員的損失很少。然而1942年後,在與美軍的數次交戰中,日軍精銳部隊開始成建制的被消滅,技術型人員也隨之消耗。這些人員由於培訓周期長,短時間內難以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