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
1925年,為增進太平洋沿岸各民族的相互了解,推動民族關係的改善,由檀香山的基督教青年會及一些學者、實業家發起,來自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夏威夷王國、日本、朝鮮(日占)、紐西蘭、菲律賓的代表在當地集會討論移民、外交、經濟、宗教、種族、文化等問題。太平洋國際學會自此成立。總部最初設在檀香山,後遷至紐約。
性質
學會“以研究太平洋各民族之狀況,促進太平洋各國之邦交”為宗旨。學會是非政府組織,強調“完全系個人的自由活動”。會員最多時包括中國、蘇聯、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印度、印度尼西亞、緬甸、日本、荷蘭、紐西蘭、巴基斯坦、菲律賓、英國共14個分會的團體會員及個人會員,其中來自學術界和教育界者占了相當的比重,余者依次分布於商界、新聞出版界、社團、法律界等。有自由主義和國際主義思想者在會員中占了很大比重。其發端雖與青年會有關,但成立後不久即擺脫了青年會的影響。學會以研究太平洋問題的學術機構自居,工作核心定在調查研究、會議討論及出版。
名稱
該組織的英文名稱為“the Institute of the Pacific Relations”,日文名稱為“太平洋問題調查會”,均未曾做過改動,但中文名稱則繁多。在20世紀20年代主要稱之為“太平洋國交討論會”。30年代以後則有多種稱呼,如“太平洋國際學會”、“太平洋學會”、“太平洋關係學會”、“太平洋國際協會”、“泛太平洋學會”、“太平洋會議”等。其中“太平洋國際學會”是1931年以後中國分會對這一機構的正式稱呼。
組織機構
學會的領導機構為太平洋理事會,常務機構為國際秘書處。學會設有研究委員會,制定研究計畫,與各分會開展合作,研究資金主要來自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卡內基鋼鐵公司及卡內基基金會的贊助。
活動
該組織當時最引人注目的是其每兩年舉行一次的會議。會議以“發現事實”為目標,最終不做結論,不尋求一致意見,不制定政策。然而學會並不尋求任何影響力,它著眼於“教育”層面,冀望其研究成果能夠對民意產生影響。在某些情況下,會員可能通過個人途徑對官方政策施以影響,這被視作會員的個人行為,是會議的一種“副產品”。
刊物
主要出版物有《太平洋事務》、《遠東文摘》等,此外另有千餘種相關書籍出版。
解散
1947年以後,太平洋國際學會不斷受到麥卡錫主義“親共”的指控和長期調查,1952年又被美國參議院指控為應對“丟失中國”負責。學會也因此失去了合作者和財政援助,只得於1960年宣布解散,享壽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