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岩寺

太平岩寺

太平岩寺,位於廈門市思明區萬石植物公園西南麓。是岩初為道教宮觀,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中祀玉皇大帝,稱太平觀。

基本信息

簡介

太平岩寺,位於廈門市思明區萬石植物公園西南麓,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

歷史沿革

太平岩寺太平岩寺
太平岩寺明末清初,鄭成功據金、廈兩島抗清,嘗以太平岩為閒暇時讀書之所。鄭成功東渡,遂毀。
清乾隆初年(1736—1745),南普陀寺住持如淵和尚募資復建,闢為蓮花道場,佛宇禪房,左右數椽。並於岩前大石上鐫刻“極樂天”三字,改太平觀為“太平岩”,並於偏殿保留奉祀玉皇大帝的“天壇”。
嘉慶年間(1796—1820),舉人林雲青倡修。
同治元年(1862)正月,佛堂火災,榱棟几案俱成灰燼。岩寺董事職員倡修繕完。十年,重邀李永仁康超英、葉如衡諸居士集資修復。清末民初,寺岩再度廢馳。
20世紀20年代初,南普陀寺住持轉逢和尚南渡星洲,募集資金翻修。
民國二十三年(1934),富商、居士蔣以德添建一大殿於寺左。
40年代初,南普陀寺執事釋轉岸任住持,因出國募化,寺務交由女弟子瑞孟姑主持。不久,復由萬石岩會泉法師女弟子李宏綢接手代理。時岩寺有僧侶1人、菜姑3人。抗戰勝利後,轉岸法師海外歸來,繼續修葺。民國三十七年,旅居菲律賓華僧性願和尚捐資創辦“覺華女子佛學苑”,由弟子陳珍珍主持教務(建國後,佛學苑遷往泉州復辦)。建國後,菜姑李宏綢主持寺務。
50年代中期,太平岩與妙清寺女眾聯合創辦蓮友棉紡廠,自救自養。
1958年,寺岩為駐軍接管。
1965年底,駐軍撤防,重修後交廈門市佛教協會,由佛協委派菜姑進住。時隔一年,“文化大革命”爆發,住寺菜姑被逐離寺,岩寺遭受嚴重破壞。
1975年,寺岩由市園林管理處收管,改為“茶人之家”,對外營業。
2000年8月,在聖輝大和尚的支持下,世澄法師自籌資金,並與園林管理局達成協定,正式恢復對太平岩寺的使用權,僧伽正式入住,並舉行隆重的觀音菩薩進殿儀式。倚山為圓通殿,坐北向南。兩邊為走廊,東側廊邊用房作寮房精舍。最前面為“茶人之家”舊門廳,上下兩層,原為門市,今仍為遊客休憩品茶之所。岩寺環境優雅,巨岩重疊,林木蔥鬱,山徑高崖夾道,狹窄如帶。岩前四塊巨石天然疊合,狀如笑口大開,上鐫“石笑”二字。側峰復有數方巨岩,形態酷肖大象朝拜。山中崖石,多名人題刻。
2001年制訂岩寺建設規劃,正組織實施。現有僧伽6人,釋世澄為住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