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介紹
在河南社旗縣太和鄉有一座羅馬教堂式旋轉樓,始建於1942年6月,竣工於1946年8月,是當時富甲一方的蒙古族大莊園主李自炎出資興建的一座中學的遺址。1990年被河南省命名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特點
遠望近觀,均可讓人感到古樸典雅,氣勢雄偉。正面和天井院內一樓、二樓的四側均由數個連環拱圈支撐。上下、前後、左右完全對稱,既符合力學原理,宜於室內採光,又節省了材料,更能給人以和諧統一莊重高雅的美感。牆體設定的對開窗更利於空氣流通。最引人嘖嘆的是樓的前排和內側都有走廊,人在樓上可隨意走動,前後左右,四通八達,呈“回”字形,故有“轉樓”之稱。又因它是羅馬教堂式建築,所以又被當地民眾稱為“洋樓”。
文化底蘊
作為蔚文中學的校址,旋轉樓除了獨特的建築風格和頗具魅力的藝術價值外,尚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背景相補襯。清末京城大學士張東寅曾為該樓題寫“樂育樓”3個大字的匾額,懸於前樓正門兩側4根巨型圓柱的上方,使該樓陡增莊嚴神聖之氣概。國民黨元老、書法大師於佑任也曾為該樓題寫校名,上書“蔚文中學”4個金色大字的匾額懸於校門,曾吸引四面八方的莘莘學子聚此求學。令人遺憾的是,名人的珍貴墨跡均因戰亂等原因未能倖存下來。更當一提的是,解放戰爭時間,當時的中共地下黨員劉花年、左保乾等人,曾以教書為掩護,在學生中積極開展革命活動,為迎接新中國的誕生蘊積了革命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