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碼頭

分為東西兩處碼頭,實際人們通常指的是"西及古碼頭"。該碼頭投入資金55萬英磅。主要建築二層紅磚樓房,樓下設有地下室,為鍋爐用房。該樓坐北面南,石頭基礎,磚木桔構,所用紅磚皆從英國運來,建築面積2505平方米,占地面積6050平方米,左右護岸延長247米,還有碼頭工地和倉庫各一處。碼頭沿河排列,以美國松木樁夯實。
太古碼頭停泊船隻均為英國輪船,可通往上海、天津、香港及英國等地。當時經理由英國籍的一個遺孀擔任,聘用中國人協理事務。"九一八"事變後,英籍經理回國,由中國人代任經理,當時業務處於半停頓狀態。據史料記載: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該公司財產連同碼頭被日本人凍結。"九一八"勝利後復業,將公司房產、倉庫、碼頭租給華東貿易行。
傳說:太古輪船公司當時有輪船99艘,每當增加到100艘時便沉沒一隻,始終如此。有人說英國人侵占營口是達不到最後日的。實際上據史料介紹,太古輪船公司有輪船13艘,其中有新福號、福泰號、德安號、海光號等。從碼頭裝運出口的貨物有藥材、煤炭、雜糧,而進口的貨物有白面、日用品、煤油等都是些本國過剩的產品。
太古輪船公司招收的工人最多時達300餘人。"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人接收碼頭,對碼頭工人進行剝削和欺壓,工人每天干十來個小的活,收入卻很少,而且又被把頭、班頭、管帳先行剋扣。開資時不給現金,而只發給折合成價格的糧食票,當工作用錢時,拿糧食票兌換現金可又低於現金。碼頭作業條件十分艱苦,而且設施也很簡陋,時常出事。有一年入冬遼河將要封凍進,工人們裝卸貨物,船與碼頭中間由浮橋板相接,橋板寬只有一尺左右,一走三晃,嘴裡還叼著籌(用來計算數字的憑證,用竹子或木條做成)。由於貨物太重,橋板不牢固,工人們腳下沒踩穩,連人帶貨一齊掉到冰冷的水中。20世紀20年代末期,太古碼頭曾是中共營口地下黨的宣傳活動點。1928年6月,中共滿州省委派鄒立孟到營口開展黨的地下活動,發展黨員,組織工會。鄒立孟到太古碼頭後以賣香菸、給工人水喝為掩護,經過他的努力和發動,營口地下黨的工作在太古碼頭展開,碼頭工人在他的宣傳組織下多次罷工並同碼頭船主進行鬥爭。
1948年營口解放,太古碼頭歸為公有,工人們為碼頭的主人,50年代由盤錦葦場第三分廠(現大窪縣遼濱葦場)利用。如今為營口市日用塑膠廠址。
昔日的太古碼頭現已被修成陡峭的護岸,其樓房建築是歷史的見證,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