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39中學

太原39中學

太原市第三十九中學校是一所成立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山西省義務教育示範學校。學校坐落在省城休閒勝地迎澤公園南側,緊鄰市區交通樞紐之一——雙塔西街和解放南路交匯處,環境優雅,交通便利。學校占地面積6.4畝,由辦學之初唯一的綜合樓發展為現在錯落有致的四幢樓(教學樓、藝術樓、綜合樓及附屬樓),教學面積翻了一番,教學設施更新換代,育人環境逐年最佳化。

簡介

太原39中學 太原39中學

學校實行八軌制辦學,現有班級30個,班容量控制在50人以下。每年向青年路、雙塔西街等周邊國小招收400餘名國小畢業生。現有在職教職工97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16人,中學一級教師40人,省市學科帶頭人、骨幹教

師、教學能手20餘人;達本科學歷的教師占教師人數的97%,參加新課程實驗的教師占任課教師的100%。

辦學特色

學校恪守“科技興校,特色辦學,全面發展”的宗旨,與時俱進,以人為本,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憑藉開拓型的領導集體,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創新的辦學理念,現代化的教學設施,特色的信息技術教育,優秀的教育教學質量,贏得了社會的讚譽,被評為太原市文明單位標兵,山西省義務教育示範學校綜合評估先進學校。2004年中考,太原三十九中考生人均分數超出市中考平均分數27分,受到市政府的嘉獎。2005年中考,太原三十九中達一類二類重點中學錄取分數線的考生121人,學校整體均分遠遠超出太原市中考平均分數線,再一次顯示出太原三十九中的實力。

校園面積

太原市39中占地6.4畝地,22個班1000多名學生的樓下活動空間僅為1325平方米,一個孩子的活動空間僅有1.26平方米,是國家標準的六分之一,相當於六個人擠在本應是一個人的空間裡鍛鍊。院子裡的兩個籃球架並排放著,據說如果要打全場比賽,必須在院裡斜著對放兩個籃球架才有足夠的空間。

解決辦法

副校長高天志說,青少年應多進行無氧運動,如跑百米,但校園小,沒有操場,學生根本沒有地方跑百米。我們現在沒有環境培養男孩子了,男孩子都成了學究模樣,缺乏陽剛之氣。

山西省體育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姝是一位體育專家,她為“火柴盒學校”出主意,在目前體育場地無法增大的情況下,學生可以選擇跳繩、撞拐拐、推手等運動,鍛鍊平衡,提高協調能力,可以練伏地挺身增加上肢力量,做仰臥起坐增強腰腹力量,也可以進行短距離來回的折返跑等。

有人說,既然場地小,基本是原地運動,那么學生可以練氣功,但劉姝否定了這種說法。她說學生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一定要選擇適合學生鍛鍊的方式。劉姝強力推薦跳繩,跳繩可以鍛鍊包括軀幹、腰腹在內的很多部位。在戶外跳繩時,可持續跳,提高有氧能力,也可以快速跳繩,限定30秒鐘,越多越好,這樣可以提高無氧能力,增強爆發力。

此外劉姝提出,可以選擇在學校附近的其他安全場地進行鍛鍊,如39中附近就有一家民營的健身場地,學校可以適當出錢讓學生到那裡鍛鍊。

記者在山西省教育廳了解到,這個省的許多中國小校都存在體育場地狹小的情況,尤其是作為省會城市的太原市更為突出,許多地方寸土寸金。由於歷史原因,學校在過去逐漸被周圍的民居、商業樓堂包圍,而學生人數又日益增多,體育鍛鍊已經成了讓很多學校頭疼的事。山西省教育廳體衛處調研員任向東告訴記者,有的國小即使從早晨8點開始,除去上課時間,一次三個班做操,一天要12個小時才能全部做完。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許多學校為解決操場小沒法全部學生一起做操的問題,行之已久的辦法是實行每周“一三五、二四”分操制,即一些年級在星期一、三、五做操,另一些年級在星期二、四做操。有的學校一批學生在院裡做操,剩下的在教室里做眼保健操。

太原市體衛藝處處長沈慶偉說,自從沁源交通事故發生後,教育部門要求各學校千方百計加強學生的體育活動。學校體育場地小現在是明擺著的事,學校目前要多組織小型比賽,組織學生在校園內開展“一隻毽子、一根繩”類的小型活動,如跳跳繩,踢毽子,打沙包,踢拐子,跳皮筋兒等。小孩子們是根據興趣運動的,在選擇適合場地小的運動時,學校要特別注意增強運動的趣味性。

劉姝告訴記者一個怪現象,在學校缺乏場地的同時,有些學校周圍的單位、廠礦、民營企業的健身場地平時卻閒置著,往往學生上體育課、活動課的時間正是上述場地空閒的時候。劉姝認為,為學校開放上述場地是當務之急,國有單位應主動打開大門,讓孩子們進行鍛鍊,教育部門應引導民營企業辦成半公益性的場地。開放上述場地並非是各家企業單位的事情,教育部門應出台相應政策、資金進行大力支持。

尾言

體育場地不足並非是山西的特色,全國普遍存在這種現象,而與此同時,教育部進行的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報告表明,近年來中國的學生體質呈下降趨勢。高天志說,學生缺乏鍛鍊,一方面影響學生體質,再有就是培養不了男孩子的陽剛之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