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不花

至正八年,太平為丞相,力薦太不花可大用,召入,為中書平章政事。 劉哈剌不花者,太不花故部將也,以破賊累有功,拜淮南行省平章政事,時駐兵保定。 ”哈剌不花聞太平言,畏懼,噤不能發。

人物簡介

太不花,弘吉剌氏,世代為元朝外戚(國舅),官至淮南行省平章政事。

史書記載

太不花,弘吉剌氏。世為外戚,官最貴顯。太不花沉厚有大度,以世胄入官,累遷雲南行省右丞,歷通政使、上都留守、遼陽行省平章政事。至正八年,太平為丞相,力薦太不花可大用,召入,為中書平章政事。明年,太平既罷,脫脫復為相。太不花因黨於脫脫謀欲害太平,眾由是不平之。
十二年,盜起河南,知樞密院事老章出師久無功,詔拜太不花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加太尉,將兵往代之。未期月,平南陽、汝寧、唐、隨,又下安陸、德安等路,招降服叛,動合事宜,軍聲大振。十四年,脫脫以太師、右丞相總大兵征高郵,尋詔奪其兵柄,而升太不花本省左丞相,與太尉月闊察兒、樞密知院雪雪代總其兵。山東、河北諸軍悉令太不花節制。而太不花乃以軍士乏糧之故,頗驕傲不遵朝廷命令,軍士又往往剽掠為民患。十五年,監察御史也里忽都等劾其慢功虐民之罪,於是天子下詔盡奪其職,俾率領火赤溫,從平章政事答失八都魯征進。
頃之,復拜湖廣行省左丞相,節制湖廣、荊襄諸軍,招捕沔陽、湖廣等處水陸賊徒。會朝廷復拜太平為中書左丞相,太不花聞之,意不能平,嘆曰:“我不負朝廷,朝廷負我矣。太平漢人,今乃復居中用事,安受逸樂,我反在外勤苦邪!”及擊賊,賊且退,諸將皆欲乘勝渡江,而太不花乃反勒兵而退,以養銳為名。其後賊犯汴梁,守臣請援兵,至十往反,太不花乃始率兵援汴梁,而猶按甲不進。時睢、亳、太康俱已陷,邊警日急。或諫之曰:“賊旦夕且至,丞相兵不進何也?”太不花顧左右大言曰:“我在,何物小寇敢犯境邪?若等毋多言,我自有神算也。”既而縱軍出掠,百里之內,蕩然無遺。繼又渡師河北,聲取曹、濮,遂駐於彰德、衛輝。俄而曹、濮之賊奪竄晉、冀,大同亦相繼不守,遂蔓延不可制。朝廷以為憂,兩遣重臣諭以密旨,授之成算,而太不花恬不為意。是時,其子壽童以同知樞密院事將兵分討山東,久無功,嘗以事入奏,語言有驕慢意,帝由是惡之。
十八年,山東賊愈充斥,且逼近京畿,於是詔拜太不花中書右丞相,總其兵討山東。既渡河,即上疏以謂:“賊勢張甚,軍行宜以糧餉為先。昔漢韓信行軍,蕭何饋糧,方今措畫,無如丞相太平者,如令太平至軍中供給,事乃可濟,不然兵不能進矣。”其意實銜太平,欲其至軍中即害之也。時參知政事卜顏帖木兒、張晉等分省山東,二人者嘗劾壽童不進兵,太不花至,則以其饋運不前斷遣之。又以知樞密院事完者帖木兒為右丞之日嘗劾其非,亦加以失誤專制之罪,擅改其官,征至軍欲害之。事聞,廷議喧然。而太平與太不花久有隙,會其疏來上,以其欲害己也,遂諷監察御史迷只兒海等劾其緩師拒命之罪,而於帝前力譖之。於是乃下詔削其官爵,奪其兵柄,安置於蓋州,以知樞密院事悟良哈台總其兵。
太不花聞有詔,夜馳詣劉哈剌不花求救解。劉哈剌不花者,太不花故部將也,以破賊累有功,拜淮南行省平章政事,時駐兵保定。見太不花來,因張樂大宴,舉酒慷慨言曰:“丞相國家柱石,有大勳勞如此,天子終不害丞相,是必讒言間之耳。我當自往見上言之,丞相毋憂也。”哈剌不花即走至京,首見太平。太平問其來何故,哈剌不花具以其故告之。太平曰:“太不花大逆不道,今詔已下,爾乃敢輒妄言邪?不審處,禍將及爾矣。”哈剌不花聞太平言,畏懼,噤不能發。太平度太不花必在哈剌不花所,即語之曰:“爾能致太不花以來,吾以爾見上,爾功不細矣。”哈剌不花因許之。太平乃引入見帝,賜賚良渥。初,劉哈剌不花之為部將於太不花也,與倪晦者同在幕下,太不花每委任晦,而哈剌不花計多阻不行,哈剌不花心嘗以為怨。及是,知事已不可解,還,縛太不花父子送京師,未至,皆殺之於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