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四川大足寶頂山石刻中的天龍八部](/img/0/61e/nBnauM3X3EjN3QTM4YDMwcDNxMTMwATO2AjMwADMwAzMxAzL2AzLw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天眾”,“天”是指“神”,包括著名的護法二十諸天中的大焚天、帝釋天、四大天王、韋馱等。在佛教中,天神的地位並非至高無上,只不過比人能享受到到更大、更長久的福報而已。佛教認為一切事物無常,天神的壽命終了之後,也是要死的。天神臨死之前有五種症狀:衣裳垢膩、頭上花萎、身體臭穢、腋下汗出、不樂本座(第五個症狀或說是“玉子離散”),這就是所謂“天人五衰”,是天神最大的悲哀。帝釋是眾天神的領袖。“龍眾”中的“龍”,和我國的傳說中的“龍王”或“龍”大致差不多,不過沒有腳,有的大蟒蛇也稱。事實上,中國人對龍和龍王的觀念,主要是從佛經中來的。佛經中有五龍王、七龍王、八龍王等等名稱,古印度人對龍很是尊敬,認為水中主物以龍的力氣最大,因此對德行崇高的人尊稱為“龍象”,“如西來龍”,那是指從西方來的高僧。古印度人以為下雨是龍從天海中取水而灑下人間。中國人也接受這種說法,曆本上註明幾龍取水,表示今年雨量的多寡。龍王之中,有一位叫做沙竭羅龍王,他和幼女八歲時到釋迦牟尼所說法的靈鷲山前,轉為男身,現佛之相。她成佛之時,為天龍八部所見。“夜叉”是佛經中的一種鬼神,有“夜叉八大將”、“十六大夜叉將”等名詞。“夜叉”是本義是能吃鬼的神,又有敏捷、勇健、輕靈、秘密等意思。“維摩經”註:“什曰:‘夜叉有三種:一、在地,二、在空虛,三、天夜叉也。’”現在我們說到“夜叉”都是指惡鬼。但在佛經中,有很多夜叉是好的,夜叉八大將的任務是“維護眾生界”。“乾達婆”又稱為“香神”,是一種不吃酒肉、只尋香氣作為滋養的神,是服侍帝釋天的專管演唱俗樂的樂神之一,身上發出濃冽的香氣,“乾達婆”在梵語中又是“變幻莫測”的意思,魔術師也叫“乾達婆”,海市蜃樓叫做“乾達婆城”。香氣和音樂都是縹緲隱約,難以捉摸。“阿修羅”這種神道非常特別,男的極醜陋,而女的極美麗。
阿修羅王常常率部和帝釋戰鬥,因為阿修羅有美女而無美好食物,帝釋有美食而無美女,互相妒忌搶奪,每有惡戰,總是打得天翻地覆。我們常稱慘遭轟炸、屍橫遍地的大戰場為“修羅場”,就是由此而來。大戰的結果,阿修羅往往打敗,
![天龍八部](/img/2/5b2/nBnauM3XzMzN4YDO1YDO4gjMxITM2cDN1YTMwADMwAzMxAzL2g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注釋
![天龍八部](/img/4/215/nBnauM3X4AjM2QTN3YDO4gjMxITM2cDN1YTMwADMwAzMxAzL2gzLz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摩睺羅伽:莫呼洛迦,譯作大腹行、大智行、大智腹行、大蟒、大蟒蛇、大蟒神。《維摩經略疏》卷二雲∶摩侯羅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龍,無足腹行神,即世間廟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毀戒邪諂,多嗔少施,貪嗜酒肉,戒緩墮鬼神,多嗔蟲入其身而唼食之。此以摩侯羅伽為無足、腹行之蟒神。在新譯《華嚴經》卷一〈世主妙嚴品〉中,曾舉出善慧、清淨威音、勝慧莊嚴髻、妙目主、如燈幢為眾所歸、最光明幢、師子臆、眾妙莊嚴音、須彌堅固、可愛樂光明等無量摩侯羅伽王之名。又,《慧琳音義》卷十一雲(大正54"374c)∶‘摩休勒,(中略)是樂神之類,或曰非人,或雲大蟒神,其形人身而蛇首也。’ 此外,密教現圖胎藏界曼荼羅中,北邊安有三尊摩侯羅伽。其中央一尊,兩手屈臂,作拳舒頭指當胸,豎左膝而坐;左方一尊,戴蛇冠,坐向右;右方一尊,兩手吹笛,面向左。大蟒神,人身蛇首,樂神。《盧至長者因緣經》謂:“爾時四眾,天龍八部,四眾圍繞,王及大眾,五體投地,為佛作禮。”幾乎每部經都有類似的場面。亦寫作“天龍神王”、“八部天龍”。如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一》:“王斂舍利,用金作斗量,得八斛四斗,諸國王、天龍、神王,各得少許。”又如清·龔自珍《已亥雜詩》之八一:“遙知法會靈山在,八部天龍禮我言。”
小說簡介
![天龍八部](/img/1/4ce/nBnauM3X0IjN0QDNzUDMwcDNxMTMwATO2AjMwADMwAzMxAzL1AzLy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這部小說以“天龍八部”為名,寫的是北宋時雲南大理國的故事。大理國是佛教國家,皇帝都崇信佛教,往往放棄皇位,出家為僧,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十分奇特的現象。據歷史記載,大理國的皇帝中,聖德帝、孝德帝、宣仁帝、正廉帝、神宗等都避位為僧。《射鵰英雄傳》中所寫的南帝段皇爺,就是大理國的皇帝。《天龍八部》的年代在《射鵰英雄傳》之前。本書故事發生於北宋哲宗無祜、紹聖年間,公元一○九四年前後。天龍八部這八種神道精怪,各有奇特個性和神通,雖是人間之外的眾生,卻也有塵世的歡喜和悲苦。這部小說里沒有神道精怪,只是借用這個佛經名詞,以象徵一些現世人物,就象《水滸》中有母夜叉孫二娘、摩雲金翅歐鵬。天眾的代表,是蕭峰。蕭峰在整部書里給人的感覺就是“如天神一般”,無論是身材、相貌、氣質,還是武功、人品、性格。另外,蕭峰其實是書中第一主角,與天神的首領地位一致。釋名中說“天神的壽命終了之後,也是要死的。天神臨死之前有五種症狀:衣裳垢膩、頭上花萎、身體臭穢、腋下汗出、不樂本座,這就是所謂‘天人五衰’,是天神最大的悲哀。”蕭峰雖然如天神一般神武,但還是不免英年早逝,他的悲哀雖然與天神不同,但卻都是最令人扼腕的。蕭峰不但是天神,還是天眾中的首領——帝釋天。 龍眾的代表,是段譽。八部以天眾、龍眾最為重要,段譽是第二主角,可當這一位置。段譽是大理皇帝,在中國人眼裡,皇帝就是龍;古印度對龍的尊敬,也與段譽王子身份受人尊崇一致;龍王自幼向佛,這和段譽也一致。另外,大理歷代皇帝出家都在“天龍寺”,這足以證明大理皇帝與龍的關係,也暗指了段譽的“龍神”地位。
夜叉,經常以集體名義出現,有“夜叉八大將”、“十六大夜叉將”等名詞。金庸提到:“現在我們說到‘夜叉’都是指惡鬼。但在佛經中,有很多夜叉是好的,夜叉八大將的任務是‘維護眾生界’。”可見,金庸的意思是夜叉並不都是人們想像中的惡鬼,夜叉也有好的一面。根據上面依據,我認為夜叉是四大惡人。四大惡人是金庸精心打造的一個組合,他們面目猙獰,兇惡殘暴,與我們常說的“夜叉”一樣。但同時四大惡人也有心中永遠的痛,也都有好的一面,就連雲中鶴這最壞的惡人也曾救過王語嫣。所以,四大惡人的夜叉組合告訴了我們沒有絕對的善惡。乾達婆是一種不吃酒肉、只尋香氣作為滋養的神,是服侍帝釋天的樂神之一,身上發出濃冽的香氣,“乾達婆”在梵語中又是“變幻莫測”的意思。香氣和音樂都是縹緲隱約,難以捉摸。從這段釋名中我們很容易想到,乾達婆就是阿朱。與“帝釋天”蕭峰關係最親密的兩個女性就是阿朱和阿紫,阿朱自然是服侍帝釋天的樂神之一。阿朱剛出場就“變幻莫測”,易容成多個角色,但她身上的香氣卻讓段譽識穿了身份。還有一層引申的含義,那就是:塞上牛羊空許約,阿朱對蕭峰來說只是縹緲隱約的,空留一縷香氣,卻帶走了蕭峰的心。從此,“帝釋天”蕭峰出現了“天人五衰”的徵兆。阿修羅毫無疑問是慕容復。阿修羅有以下特點:他經常率部和帝釋天戰鬥;他往往被帝釋天打敗;他性子暴躁、執拗而善妒;他權力很大、能力很大卻唯恐天下不亂;他疑心病很重,疑心佛祖偏袒帝釋。阿修羅的這些特點幾乎與慕容復完全一致:慕容復與蕭峰並稱“北喬峰南慕容”;慕容復被蕭峰打敗;慕容復性子執拗而善妒;他是大燕太子為了復國唯恐天下不亂;他疑心病很重…………儘管“阿修羅”慕容復總與“帝釋”蕭峰作對,但他永遠都是失敗者。
![天龍八部](/img/4/6c6/nBnauM3XwEjN5cjM1cDO4gjMxITM2cDN1YTMwADMwAzMxAzL3gzLw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釋名中寫道:“迦樓羅”是一種大鳥,翅有種種莊嚴寶色,頭上有一個大瘤,是如意珠,此鳥鳴聲悲苦,以龍為食。舊說部中說岳飛是“大鵬金翅鳥”投胎轉世,迦樓羅就是大鵬金翅鳥,它每天要吃一個龍及五百條小龍。到它命終時,
![天龍八部](/img/6/3ef/nBnauM3X3MDN2EDM4cDO4gjMxITM2cDN1YTMwADMwAzMxAzL3gzLx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作品賞析
![天龍八部](/img/8/2cb/nBnauM3X2gTN3MzM5cDO4gjMxITM2cDN1YTMwADMwAzMxAzL3g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喬峰來姑蘇,本是找慕容復了解丐幫副幫主馬大元被自己成名絕技所殺一事,誰知幫內突然發生大亂,他被指證為契丹人。為解開自己的身世之謎,他北上少室山,找自己的養父喬三槐和恩師玄苦,可二人已被害身亡,目擊之人皆認為是喬峰出手。
他悲憤異常,百口莫辯,為救少女阿朱之命,大戰聚賢莊,與天下英雄為敵,後見殺戮太多,想自刎以求解脫,卻被一神秘的武林高手救走。在雁門關,他為自己的身世所苦惱、自卑,因見宋兵屠殺契丹百姓,如醍醐灌頂,立即頓悟,不再以契丹人自恥。為尋找仇人,他和阿朱往返千里,苦苦求索,途中情意互生,彼此愛戀,後又被馬大元之妻所騙,以致失手打死假扮父親段正淳的阿朱,悔恨終生。並答應阿朱,照料她的妹妹阿紫。阿紫是星宿老怪丁春秋的徒弟,滿身邪氣,不以他人之是非為是非。喬峰帶她至東北,從金人手中救出遼國皇帝耶律洪基,結為兄弟,幫助消除叛亂,被封為南院大王。逍遙派掌門人無崖子為尋找一個色藝雙全、聰明伶俐的徒弟,設下珍瓏棋局,為少林寺虛字輩弟子虛竹誤撞解開。相貌不佳,為人愚直的小和尚成為逍遙派的掌門人後,又被靈鷲宮主天山童姥帶至西夏皇宮中,盡得逍遙派真傳。天山童姥與西夏王妃李秋水同歸於盡後,虛竹成為靈鷲宮主人,並與跟隨王語嫣而來的段譽結為兄弟。為向方丈懺悔自己的罪行,虛竹回到少林寺,適逢天下各路英雄齊至少林寺,有丐幫、星宿派、姑蘇慕容、鳩摩智、大理段氏、四大惡人等等。原來阿紫在喬峰處耐不住寂寞,跑出遊玩,被其師丁春秋毒瞎眼睛,幸虧已學得少林寺武學秘籍“易筋經”的聚賢莊公子游坦之對她熱戀不已,並將她帶至丐幫。游坦之受丐幫內奸全冠清利用,以武功奪得幫主之職,並向少林寺挑戰,欲爭奪武林盟主之位。喬峰為尋阿紫,也率燕雲十八騎趕來,受到群雄圍擊。段譽、虛竹挺身而出,幫助大哥共同禦敵。一場龍爭虎鬥,喬峰用降龍十八掌打倒游坦之,虛竹以生死符大敗丁春秋,段譽將六脈神劍發揮得淋漓盡致,大勝慕容復。慕容復失盡顏面,舉劍自刎,被一突然出現的灰衣老僧制止,並教訓他身為大燕子孫,不可輕生,灰衣老憎正要與喬峰比武,又趕來一黑衣僧人,也就是當年救喬峰之人,他們是詐死的慕容博和大難不死的蕭遠山。
原來三十年前,慕容博為使中原武林與契丹結怨,假傳訊息,說契丹武士要往少林寺搶奪武功圖譜,眾武林豪傑在少林寺玄慈方丈的帶領下前往雁門關伏擊,殺死無辜的契丹武林高手蕭遠山的兒子和手下之人,蕭遠山奮力反抗,後見愛妻身亡,傷心跳崖,將周歲的兒子扔在昏迷的丐幫幫主汪劍通身旁,這個孩子就是喬峰——應該叫蕭峰。蕭遠山跳崖後並沒有死,隱姓埋名,潛入少林寺偷學武功。慕容博假傳訊息後,詐言身死,也不時去少林寺偷閱武林秘籍。玄慈殺死蕭遠山妻子侍從後,意識到自己被人欺騙,便和汪劍通一同托人照料蕭峰。如今真相大白,蕭峰苦苦追尋的兇手正是自己的父親;而更叫人難以預料的是虛竹是玄慈與無惡不作葉二娘所生之子,玄慈受少林寺規之罰後自盡,葉二娘殉情,蕭遠山、慕容博被少林寺藏經閣一神秘老僧點化,皈依佛門。此時西夏國張榜招婿,中人相繼趕來。慕容復為應招拒絕王語嫣的愛情;段譽救起傷心自殺的王語嫣,終於獲得她的芳心;鳩摩智貪練少林武功,走火入魔,幸被段譽吸去全身功力,保住性命,大徹大悟,成為一代高憎;陪同段譽而來的虛竹是唯一能夠回答西夏公主問題的人,原來公主是當初天山童姥偷來為虛竹破戒的夢姑,二人終於結為連理。段譽回大理的途中,誤入王語嫣的母親、段正淳的另一個情人設計捉拿段正淳的莊園之中;段延慶擒住段正淳和他的夫人、情人們,也趕來這裡,以殺死段譽要脅段正淳以皇位相讓。正在危急時分,王妃刀白鳳告訴段延慶,段譽是當年她為報復段正淳感情不專一面與叫花子段延慶所生之子。段延慶聞此,激動不已,一時不察,被慕容復下毒,內力全失。慕容復喪心病狂,欲拜段延慶為義父,竟殺死自己的部下和段正淳的四位情人,其中包括自己的舅媽王夫人,又舉劍向刀白鳳走去。段譽見母親危急,掙脫繩索,打跑慕容復。段正淳、刀白鳳自殺殉情;段延慶飄然遠逝;段譽回大理繼承皇位。這一年,遼國發兵進攻宋朝,蕭峰不願生靈塗炭,中毒被囚。已換上游坦之眼睛的阿紫逃出遼國,傳信中原,天下豪傑聞風而來,救出蕭峰,並捉住遼國皇帝耶律洪基,逼他答應有生之年不向宋朝發兵。兩軍陣前,蕭峰脅迫皇帝、愧對族人,自殺身亡;阿紫抱著心愛之人的屍體,挖出眼珠還給游坦之,跳下萬丈懸崖;游坦之也高呼“阿紫”的名字,緊跟跳下;慕容復一心想做皇帝,最後發了瘋。故事到此結束。
![天龍八部](/img/b/b15/nBnauM3XxUDN0QzMykDO4gjMxITM2cDN1YTMwADMwAzMxAzL5gzL3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人物簡介
![天龍八部](/img/2/594/nBnauM3XzETO2MjN0kDO4gjMxITM2cDN1YTMwADMwAzMxAzL5gzL1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小說共五卷五十回,一共提到的人物有二百三十餘人,按他們和三位主人公的關係進行統計整理,如下所示: (一)、正式出場的人物段譽、段正明、段正淳、段延慶(惡貫滿盈)、皇妃、刀白鳳、秦紅棉、甘寶寶、阮星竹、王夫人(阿蘿)、王語嫣、木婉清、鍾靈、高升泰、巴天石、華赫艮、范曄、褚萬里、古篤誠、傅思歸、朱丹臣、南海鱷神(凶神惡煞)、雲中鶴(窮凶極惡)、鍾萬仇、崔百泉、過彥之、枯榮大師、本因、本觀、本相、本參、黃眉大師、破疑、破嗔、鳩摩智 蕭峰:蕭遠山、阿朱、阿紫、游坦之、馬夫人(康敏)、徐長老、白世鏡、項長老(傳功)、陳長老(孤雁)、吳長老(長風)、宋長老、奚長老、全冠清、張全祥、李春來、劉竹莊、易大彪、完顏阿骨打、耶律洪基、耶律重元、耶律涅魯古、和哩布、耶律莫哥、室里、頗拉蘇、游驥、游駒、趙錢孫、單正、單伯山、單仲山、單叔山、單季山、單小山、智光大師、朴者、向望海、祁六、鮑千靈、許卓誠、譚公、譚婆、譚青 虛竹:玄慈、葉二娘(無惡不作)、無涯子、天山童姥、李秋水、夢姑(西夏公主)、蘇星河、丁春秋、康廣陵、范百齡、苟讀、吳領軍、薛慕華、馮阿三、石清露、李傀儡、摘星子、天狼子、出塵子、烏老大、桑土公、玄黃子、章達夫、瑞木元、黎夫人、安島主、區島主、哈大霸、余婆、石嫂、符敏儀、程青霜、梅劍、蘭劍、竹劍、菊劍、左子穆、辛雙清、司空玄、不平道長、芙蓉仙子崔綠華、劍神卓不凡、珠崖雙怪、欽島主、霍洞主、司馬島主、於洞主、雲島主、龔光傑、容子矩、乾光豪、葛光佩、郁游標、錢光勝、唐光雄。
少林:神僧、玄渡、玄難、玄痛、玄苦、玄寂、玄慚、玄愧、玄念、玄淨、玄垢、玄鳴、玄石、玄滅、玄生、慧真、
慧觀、慧淨、慧方、慧輪、止清、止湛、止淵、緣根、青松;慕容:慕容博、慕容復、阿碧、鄧百川、公冶乾、包不同、風波惡 其他:神山上人、觀心大師、道清大師、覺賢大師、融智大師、神音和尚、哲羅星、波羅星、姚伯當、司馬林、諸保昆、諸葛中、馬五德、赫連鐵樹、努兒海、宗贊王子、趙煦(宋哲宗)、范祖禹、蘇轍、范純仁、瑞婆婆、平婆婆、嚴媽媽、幽草、小翠、小茶、小茗、諸師弟、姜師叔、孟師叔、阿洪、阿勝、老顧、老汪、小畢、老賈、金二 (二)、提到名字但未出場的人物玄悲、五葉大師、玄澄、靈門禪師、元元大師、七指頭陀、汪劍通、馬大元、柯百歲、孫三霸、九翼道人、秦伯起、章虛道長、都靈道長、司馬衛、秦公望、海風子、王維義、鶴雲道長、方大雄、喬三槐夫婦、駱氏(三)、隱含的重要人物 神仙姊姊(李秋水)、蕭遠山的師傅、慕容博的母親、慕容博的夫人。書里人物雖然眾多,但是作者寫來卻也能寫出各自的特色,比如南海鱷神、包不同、風波惡,還有丐幫的四大長老也各有特色,確實是了不起的作品。作品後記
![天龍八部](/img/2/278/nBnauM3X3YTN3MDO3kDO4gjMxITM2cDN1YTMwADMwAzMxAzL5gzLz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陳先生的信中有一句話:“猶在覓四大惡人之聖誕片,未見。”那是有個小故事的,陳先生告訴我,夏濟安先生也喜歡我的武俠小說。有一次他在書鋪中見到一張聖誕卡,上面繪著四個人,夏先生覺得神情相貌很像《天龍八部》中所寫的“四大惡人”,就買了來,寫上我的名字,寫了幾句讚賞的話,想寄給我。但我們從未見過面,他托陳先生轉寄。陳先生隨手放在雜物之中,後來就找不到了。夏濟安先生曾在文章中幾次提到我的武俠小說,頗有溢美之辭。我和他的更淺,始終沒能見到他一面,連這張聖誕卡也沒收到。我閱讀《夏濟安日記》等作品之時,常常惋惜,這樣一位至性至情的才士,終究是緣慳一面。《天龍八部》於一九六三年開始在《明報》及新加坡《南洋商報》同時連載,前後寫了四年,中間在離港外游期間,曾請倪匡兄代寫了四萬多字。倪匡兄代寫那一段是一個獨立的故事,和全書並無必要聯繫,這次改寫修正,徵得倪匡兄的同意而刪去了。所以要請他代寫,是為了報上連載不便長期斷稿。但出版單行本,沒有理由將別人的作品長期據為己有。在這裡附帶說明,並對倪匡兄當年代筆的盛情表示謝意。曾學柏梁台體而寫了四十句古體詩,作為《倚天屠龍記》的回目,在本書則學填了五首詞作回目。作詩填詞我是完全不會的,但中國傳統小說而沒有詩詞,終究不像樣。這些回目的詩詞只是裝飾而已,價值相等於封面上的題簽——初學者全無功力的習作。
網路遊戲
《天龍八部》是一款採用全3D人物和場景製作的純國產網路遊戲。《天龍八部》是由搜狐暢遊公司投入巨額資金,歷時三年精心自主研發的武俠網遊大作,目前已與暢遊公司合作。故事背景取材自武俠泰斗金庸先生的同名小說,並得到了金庸先生的正式授權。2007年5月9日,《天龍八部》正式開啟公測,截止2009年3月同時線上人數已突破80萬。該遊戲融匯了濃厚的武俠文化底蘊,以精良的美術製作、人性化的功能設計、海量的任務及副本、相輔相承的生活技能,智慧型化的寵物系統等諸多新穎別致的玩點,打造出一個和諧完美的虛擬武俠社區。《天龍八部》極盡精良的美術製作、人性化的功能設計、忠實原著的劇情副本、新奇豐富的技能系統、貼心的珍獸及幫派系統等諸多新穎多元的玩點,為玩家塑造出和諧完美的虛擬武俠社區世界,帶來超乎想像的精彩遊戲體驗。
基本信息
遊戲中文名稱:天龍八部
遊戲英文名稱:Dragon Oath
遊戲類型:3D MMORPG(角色扮演)
遊戲平台:PC
國 家: 中國
中文版本:有
收費模式:道具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