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介紹
學校占地面積358畝,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環境優美,設施齊全,育人氛圍濃郁,擁有現代化的藝術樓、體育館、田徑場和高標準的教學樓、實驗樓、食堂、公寓等。為適應網路時代的發展,每間教室和辦公室都安裝了信息傳輸接口,為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搭建了聯繫和交流的平台。學校完善先進的教學設施和優雅的自然景觀,功能性、人文性、藝術性的高度統一,使天門中學成為莘莘學子生活的花園、成長的樂園。
學校現有在校學生5680餘人,專任教師260多人,其中特級教師11人,高級教師128人,研究生學歷教師35人,國家級、省級骨幹教師和市級學科帶頭人39名;有20多名教師分別獲得“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模、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師德標兵和省級優秀教師、師德標兵等榮譽稱號。
學校堅持“讓學生成為社會有用人才”的辦學理念,秉承“求實、嚴謹、勤奮、進取”的校訓,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堅持德育為首,科研興校,重視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1979年以來,共為高校輸送合格新生14500餘名,其中150多名學生考入北大清華,多次獲湖北省文理科高考狀元,教育教學成效顯著。學校連續三屆被評為省級最佳“文明單位”,連續三屆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單位。”2005年又被評為首批“全國文明單位”。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不斷開展多種形式的校際交流與合作,全國各省市都有兄弟學校來該校參觀訪問,清華、北大、科大等名校的聯誼會和中學校長論壇上,湖北省天門中學都占有一席之地。學校還跨出國門,大力培養與國際接軌的高素質人才。學校與新加坡華僑中學結成了友好交流學校,兩校互相免費開展師生短期培訓交流。每年聘請外籍教師到校任教,並定期選派優秀教師到國外進修和考察。
湖北省天門中學這所具有悠久的歷史、濃厚的文化底蘊和現代化氣息的學校,正以嶄新的姿態熱忱歡迎來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學子。面對新的挑戰,天門中學將“以質量立校、以科研強校、以創新興校、以特色活校”,朝著“一流的學校管理、一流的教師隊伍,一流的教育質量,一流的辦學條件”的目標昂首前進。
![天門中學校門](/img/8/375/nBnauM3X0YzM0gTM2cTNxIzN0ITM0QDOwQzMwADMwAzMxAzL3UzL0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辦學理念
讓學生成為社會有用人才
辦學思想
德育首位 教學中心
全面發展 辦出特色
辦學目標
創一流辦學條件
創一流管理水準
創一流師資隊伍
創一流教育質量
校風
團結 互相尊重 真誠相待
勤奮 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創新 銳總改革 勇於探索
教風
敬業 熱愛教育 樂於奉獻
嚴謹 兢兢業業 一絲不苟
博學 博覽群書 厚積薄發
學風
尊師 尊敬師長 態度誠懇
守紀 嚴守紀律 自治自理
好學 多思善想 頑強拼搏
向上 積極進取 全面發展
天門中學作為省內外有一定影響的重點高中,目前又制定了2001--2012年(即校慶100周年)遠景規劃正朝著全國“一流的學校管理、一流的辦學條件、一流的師資隊伍、一流的教學質量”的奮鬥目標闊步邁進!
春華秋實奠基業,木鐸金聲又一年。2007年9月10日是我國第23個教師節,為慶祝教師節,褒獎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增強廣大教師的光榮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教育部、人事部等有關部門隆重表彰了一批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天門中學被評為2007年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據《中國教育報》9月10日第7版刊載的2007年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表彰名單,湖北省被表彰的重點中學僅3所。
校友簡介
著名校友有:泰康人壽創始人陳東升,著名詩人鄒荻帆,《無線電》雜誌創刊人沈肇熙博士,中國試管嬰兒之父盧惠霖博士著名地質學家彭志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