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俗名:白毛 開旗
學名:Kyphosuscinerascens
英文名:Snubnosechub,Rudderfish,topsaildrummer,Blueseachub,Blueseachub,Ashendrummer,Highfinrudderfish
中文名:天竺舵魚長鰭
科名:Kyphosidae
科中文名:舵魚科
同種異名:Pimelepteruscinerascens,Sciaenacinerascens
模式種產地:RedSea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分布
世界分布:印度至太平洋
地理分布: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自紅海、東非洲至夏威夷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中國台灣地區各岩礁岸均產。
棲息
棲息環境:礁區、近海沿岸、舄湖
棲息深度:1-24米
形態特徵
體呈長橢圓形,側扁,頭背微凸。頭短,吻鈍,唇較薄。眼中大或小。口小,口裂近水平。上頜骨不為眶前骨所覆蓋。頜齒多行,外行齒呈門齒狀,內行處呈絨毛狀;鋤骨、齶骨和舌上皆具齒。體被中大櫛鱗,不易脫落;頭部被細鱗;吻部無鱗;背鰭、臀鰭及尾鰭基部均具細鱗;側線完全,與背緣平行,側線鱗數49-55(通常為52-53)。背鰭硬棘XI,軟條數11-13(通常為12);臀鰭II-III(通常為II),軟條數11-13(通常為11);背鰭最長軟條同長於或短於最長之硬棘;尾鰭叉形。體灰褐色至青褐色,背部顏色較深,腹部顏色較淡,偏銀白色,身上有許多黃色縱斑;眼眶下方具白紋;各鰭色暗。
漁業利用
主要漁法為刺網及手釣,定置網亦常有所獲,產量不大,全年皆產。因食物鏈的關係,容易引起食物中毒,故需注意鮮度。肉質極佳,煮薑絲清湯最宜,煎炸食用亦可。
其他資料
最大體長:50cm
有毒魚類:是
經濟性:是
食用魚類:是
觀賞魚類:否